结婚登记数创新低:为婚姻创造更好的社会环境

聂日明2022-03-24 18:56

聂日明/文 近日,国家民政局公布2021年全国结婚登记数为763.3万对,继2020年跌破900万对后,2021年结婚登记数跌破800万对,为1986年以来最低。

人口学家分析表示,适婚人口数量减少、初婚年龄推迟、性别比失衡等成为数据下滑的原因。

结婚登记数变动主要取决于三个因素,适龄男女数量,结婚年龄与结婚意愿。因生育政策的冲击,最近40年中国年度出生人口有较大的波动。上世纪八十年代是人口出生高峰,到1990年达到高峰,据七普数据,当前人口中于1990年出生的人口高达2597万人,随后一路下跌到2003年的低谷,不到1400万人。按平均25岁的初婚年龄算,1990年出生的人将在2015年开始进入婚姻,因此从2015年起中国的结婚登记数会进入下降趋势。数据上确实如此,每年结婚登记数从2013年1347万对的高峰开始下降,逐年降低到2021年的764万对。到2003年出生的人开始结婚时——也就是2028-2030年,会达到历史性低点。结婚登记数在未来的七八年还会继续下降。

性别比也会影响结婚人数。性别比较高,意味着适龄女性更少,可以结婚的对数就越少。1990年以来,每年的出生人口中,男性都会比女性多出100万人左右,2000年以后更是保持在110-120万人的高位。未来这些人到了结婚年龄,男性的婚姻挤压会很严重,同样的出生人口规模,结婚登记对数会更少。

其次,结婚年龄也会影响结婚人数。当年度出生人口越来越少的时候,结婚年龄推迟,适龄人口会延迟到未来结婚,这就意味着当年结婚的人数会更少。普查数据显示,上世纪八十年代末以来,中国初婚年龄持续上升,从1990年的22.35岁上升到2020年的28.4岁,上升了6年多。尤其在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的冲击导致适龄男女推迟了结婚计划,大大提高了初婚年龄,2010年以来,平均初婚年龄每年提高约0.2-0.4岁,但2020年比2019年提高了1.5岁。尽管初婚年龄提高在降低当前结婚率的同时,也会适当提高未来的结婚率,但宏观来说,初婚年龄提高,会造成全部人口中未婚人口占比提高,婚姻家庭人口比重会降低。

最后,适龄男女的结婚意愿在降低。因为性别比失衡、人口迁移、母职惩罚等原因,组成家庭的机会成本越来越高,婚前有彩礼、买房压力,婚后有育儿、养家的困扰,这些都抑制了适龄男女的结婚欲望。中国目前的终身不婚率仍然处于低位,随着当前的年轻人群走向中年,他们可能会像西欧和日本等发达国家曾经发生的那样,有较高比例的人群终身不婚。

婚姻是家庭的开端,所谓成家立业。尤其在东亚文化圈,婚生子女仍然占生育的绝大部分,因此结婚登记数的变动对于社会稳定有着重大影响。从前述数据可以看到,出生人口周期影响了结婚数,在未来又会影响到出生人口的数量,因此稳定结婚登记数量也是平稳这些周期的重要环节。前述分析也可以看到,新冠肺炎疫情人们的结婚意愿,如何平衡疫情管控,让人们的生活最大限度回到常态值得考虑。

从更长期的视角来看,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倡导的晚婚晚育可能不再合时宜,应该把决定结婚、生育的权利还给个人和家庭。例如,法定结婚的最低年龄应当调低至18岁,中国参军入伍的最低年龄是18周岁,一个人在18岁的时候可以保卫国家,他们为什么不能自主决定组建家庭?虽然法定结婚年龄降低到18岁以后仍然有很多人选择晚婚,但那些想早结婚的人就可以如愿结婚。

家庭是社会的中坚,它们为社会创造财富,为未来抚育人才,一个健康向上的社会也必然是重视家庭的社会。要重视家庭,就要创造一个婚姻友好、生育友好、养育友好的社会,这样人们才愿意结婚、愿意组建家庭。在中国生育率持续走低的时代,这些领域的改变格外重要。

(作者系上海金融与法律研究院研究员)

版权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经济观察网立场。
上海金融与法律研究院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