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深圳GDP预期增长目标6%,分析称“深圳不应追求GDP总量最高”,而是要作为创新中心“输出想象力和技术变革”

张锐2022-04-12 15:03

经济观察网 记者 张锐 4月11日,“深圳发布”微信公众号公布的《深圳市政府工作报告》相关信息显示,2021年深圳全市地区生产总值3.07万亿,增长6.7%;2022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中,地区生产总值增长目标为6%左右。

此前,3月5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公布的《政府工作报告》显示,2021年,国内生产总值114万亿元,增长8.1%;2022年的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目标为5.5%左右。

从上述两组数据的对比来看,2021年,深圳地区生产总值的增速明显低于全国水平,而今年深圳GDP预期目标增速则重新回到高于全国水平的状态。

“变化”的背后

2021年,深圳6.7%的GDP增长是“北上广深”四个城市中,唯一全年地区生产总值增速低于全国水平的,且与另外三个城市的增速存在较大差距:

北京市统计局发布的《北京市202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2021年,北京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0269.6亿元,比上年增长8.5%;上海市统计局发布的《2021年上海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2021年,上海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3214.85亿元,比上年增长8.1%;广州市统计局发布的《2021年广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2021年,广州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8231.97亿元,比上年增长8.1%。

另外,2021年,深圳也是珠三角四个“万亿”城市中增速最低的,并且也显著低于同期广东省水平:

广东省统计局发布的《2021年广东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2021年,广东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24369.67亿元,比上年增长8.0%;佛山市统计局发布的《2021年佛山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2021年,佛山实现地区生产总值为12156.54亿元,比上年增长8.3%;东莞市统计局发布的《2021年东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2021年,东莞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0855.35亿元,比上年增长8.2%。

深圳的“压力”

北大汇丰智库宏观组回复经济观察网记者采访时表示,比较不同城市间的GDP同比增速时,存在受基期影响而判断有误的风险。深圳经济在2019年经历“失速”、2020年受疫情冲击而后迅速反弹,过去3年的基期变动较大。如果将2年平均值作为2021年的真实增速,2017年以来,深圳的实际GDP增速确呈逐年下降趋势;但如果观察2021年相比2019年的2年平均增速,深圳的增速为4.9%,与北京4.7%、上海4.8%相近,但低于广州的5.4%和全国的5.1%。

华中科技大学国际贸易学领域教授、武汉光谷自贸区研究院院长陈波向经济观察网记者表达了相似的观点。陈波认为,2020年,深圳在全国率先复苏,那一年整体表现比全国其他城市更好,因此深圳2021年对比上一年时存在基数高的影响,两年平均增速更具有参考性。

根据北京、上海、广州、佛山、东莞各地统计局以及国家统计局发布的202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信息,2020年,前述五个城市当年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比2019年增长分别为1.2%、1.7%、2.7%、1.6%、1.1%,全国为2.3%,而深圳为3.1%。

“从2021年的数据比对看,深圳好像出现了什么问题,但进一步解读也会看到另一面,甚至得出相反结论。”陈波说,从经济学者的角度来看,他不认为深圳本身在经济政策、产业政策或者发展战略方面出现了问题,“降速”现象是由客观因素造成的。

“华为是深圳的风向标,深圳是全国的风向标。”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银湖新能源战略研究中心副主任韦福雷向经济观察网记者表示。对于深圳的2021年,韦福雷认为可以从内因和外因结合来看。外因方面,其一,深圳是典型的外向型经济强市,在中美贸易摩擦中首当其冲,尤其华为等龙头企业经营受到非常大的影响;其二,去年全球能源、原材料等大宗商品和海运运费涨价,对深圳制造业造成较大冲击;其三,亚马逊“封店”事件对跨境电商头部企业打击非常大。

华为官网公布的2020年和2021年年度报告显示,2021年,华为年度营收约为6340亿元,净利润1137亿元人民币;2020年,华为实现销售收入8914亿元人民币,净利润646亿元人民币。两年相对比,华为在2021年营收下降和利润上升都表现非常剧烈。

内因方面,主要包括前述提及的2020年较高的基数,以及制造业外迁和房地产调控的影响。其中,深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数据显示,2019年-2021年,深圳每年迁出企业数量分别为1857户、3627户、4344户;每年迁入企业数量分别为506户、1061户、2568户。

广东省统计局数据显示,2021年,深圳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金额和商品房销售面积,分别出现15.4%和11.6%的同比下降。

此外,陈波亦提到,深圳近两年还受到 “香港冲击”的影响。“深圳和香港的经济联系紧密度,在全国各个城市当中显然独一无二,疫情和一些其他因素导致香港整体经济不振,对深圳一定会产生负面影响。”陈波表示,这个重大冲击,对深圳的影响要远远高于其他城市,即使比广州都要大很多。

他认为,正是在各种叠加因素下,才使得深圳去年GDP“降速”表现尤其明显,但深圳所经历的转型升级阵痛对中国来说也具有先导意义。

“输出想象力与技术变革”

深圳市统计局2017年-202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和2021年深圳经济运行情况数据显示,深圳近五年经济增速为8.8%、7.6%、6.7%、3.1%和6.7%,第二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则分别为40.1%、39.6%、38.5%、37.8%、37%。

北大汇丰智库宏观组认为,深圳经济增速呈现放缓同时存在较大的波动性,相较其他一线城市增速先放缓。从短期冲击中,可以看到深圳经济存在面对供给或需求冲击韧性相对不足的隐忧,主要还是在产业层面集中度过高、过度依赖某些行业和企业,受冲击影响就更大。

他们认为,从中长期看,按照发达国家的经验,GDP增长的放缓一般与人均GDP而非GDP总量正相关。当前深圳的人均GDP、地均GDP均位居全国最前列,资源瓶颈带来的土地、劳动力成本抬升的压力也是相对较大的。因此相较其他一线城市增速先放缓并不难理解。

同时,近年来部分中高端的制造业面临成本压力向周边城市外迁,也可能预示着深圳的第三产业受上述规律影响而占比将继续上升。

北大汇丰智库宏观组认为,深圳在这样一个阶段,不应与其他一线城市比较经济总量,如果一定要比较,也应是深莞惠都市圈放在一起来比。站在全国的视角,深圳的目标不应是做GDP总量最高的城市,而是要能作为创新中心输出想象力与技术变革。

不过,一位曾就2019年深圳经济“失速”情况向广东省政府高层提交内部分析报告的专业人士向经济观察网记者表示,尽管深圳的经济增长速度放缓属于正常现象,但对“下降的速度是否过快,第二产业占比应该是多少为合理”存有讨论空间。而他的意见倾向于认为,企业外迁、第二产业占比下降的速度可以“慢一点儿”。

这位人士向经济观察网记者展示其得到高层的回复是“分析深刻”。

“深圳的经济增长降速,其实也是全国经济增长降速的一个缩影,也就是一个大型城市、一个国家,或者说一个单独的经济体,在发展过程中从高速发展变成中高速,因为基数越来越大,增长的空间也会越来越小,动能相对来说会降低。“陈波认为,这个不是深圳特例,而是全国乃至全球的通例。

“深圳的发展仍然是中国整体发展的一个标杆”。陈波说。

版权声明:以上内容为《经济观察报》社原创作品,版权归《经济观察报》社所有。未经《经济观察报》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否则将依法追究相关行为主体的法律责任。版权合作请致电:【010-60910566-1260】。
广州采访部记者
关注华南制造业领域,包括食品、纺织、家具、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等。
联系邮箱:zhangrui@eeo.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