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海油披露A股IPO结果:发行价10.8元,弃购金额2.4亿元,投资者热议是否会破发

张晓晖2022-04-18 18:48

经济观察网 记者 张晓晖  2022年4月18日,上海证券交易所(以下简称“上交所”)披露了中国海洋石油有限公司(600938.SH,以下简称“中国海油”)首次公开发行结果。

中国海油成功IPO意味着国内“三桶油”企业:中国海油、中国石油、中国石化齐聚A股市场。

中签率0.43%,弃购2.4亿元

本次中国海油的发行价格确定为10.80元/股,中签率为0.43%。其中,网上投资者缴款认购的股份数量1,360,142,222股,网上认购总金额约146.9亿元,网上投资者弃购22,425,778股,弃购金额约2.4亿元;网下投资者缴款认购的股份数量367,561,990股,网下投资者弃购55,200股,弃购金额约59.6万元。

在本次A股IPO中,中国海油通过战略配售引入了12家机构,认购总金额为133亿元。战略配售名单包括:中国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基金有限公司、国新发展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国新投资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石化集团资产经营管理有限公司、中国航空油料集团有限公司、国家能源集团资本控股有限公司、安徽省能源集团有限公司、工银金融资产投资有限公司、中国华融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

本次回归A股,中国海油拟募资规模为350亿元,将用于发展公司主营业务。其中300亿元用于油气田项目开发,50亿元用于补充流动资金。

油气田项目具体为:圭亚那Payara油田开发项目;流花11-1/4-1油田二次开发项目;圭亚那Liza油田二期开发项目;陆丰油田群区域开发项目;陵水17-2气田开发项目;陆丰12-3油田开发项目;秦皇岛32-6/曹妃甸11-1油田群岸电应用工程项目;旅大6-2油田开发项目。

在中国海油官网,置顶的是一篇4月11日的文章《中国海洋石油40年发展成就及经验启示》,文章表示,中国海油自1982年成立以来,已经走过40年不平凡发展历程。40年逐梦兴海强国,一代代海洋石油人始终高扬“我为祖国献石油”的主旋律,在中国海上谱写了一曲壮丽的蓝色史诗,推动我国海洋石油工业实现了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跨越式发展,有力保障了国家油气安全稳定供应,为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投资者热议是否会破发

中国海油公布中签结果之后,0.43%的中签率,意味着中国海油成为今年散户最容易打中的新股。

近日,A股市场新股破发频现,一些投资者开始讨论,中国海油会不会破发?

中国海油的发行市盈率23.88倍,这是对2020年的,对2021年的是6倍。从分红来看,中国海油一直大额分红,近十年平均股息率超过了5%。2022至2024 年,该公司表示全年股息支付率将不低于40%,绝对值不低于0.70港元/股,算起来股息率在5%以上。从净资产收益率来看,中国海油为15.4%,远超中石油的7.4%和中石化的9.5%。

有投资者认为,作为主板新股,中国海油破发可能性很小。中国海油本次A股IPO的发行规模为26亿股,其中约一半的发行规模为战略配售,真正流通盘不多;同时中国海油此次发行采用了“绿鞋”机制,在上市30日之内,主承销商可以根据市场情况,以不高于发行价的价格买入股票,对短期股价波动形成支撑。因为有“绿鞋”机制,至少在30日以内,中国海油能够保住不破发。

所谓“绿鞋”机制(Green Shoe Option orOver-Allotment Option),又称绿鞋期权,是一种证券发行模式,因美国波士顿的绿鞋制造公司于1963年首次公开募股时率先使用而得名。

根据中国证监会2006年颁布的《证券发行与承销管理办法》第48条规定:“首次公开发行股票数量在4亿股以上的,发行人及其主承销商可以在发行方案中采用超额配售选择权”。这其中的“超额配售选择权”就是俗称绿鞋机制。该机制可以稳定大盘股上市后的股价走势,防止股价大起大落。

中国海油发布的2021年度业绩显示,其全年收入达到2461.11亿元,同比增长58.4%;净利润达到703.2亿元,同比增长181.8%;每股基本盈利1.57元,达到历史最好水平。

此外,其预计2022年第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约为690亿元至830亿元,同比增长32%至58%;归属于母公司股东净利润约为240亿元至280亿元,同比增长62%至89%。

除了有部分投资者担心中国海油上市破发之外,在股吧论坛,有一位投资者喊出“中国海油控制着整个海域的油气资源,万亿市值是起点!20元见!”

还有投资者讨论中国海油会在哪一天挂牌交易,有很多人猜测应该会在本周,即4月22日之前在上交所挂牌交易,目前尚未有确定的消息公布。

经济观察网记者将继续追踪报道。

版权声明:以上内容为《经济观察报》社原创作品,版权归《经济观察报》社所有。未经《经济观察报》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否则将依法追究相关行为主体的法律责任。版权合作请致电:【010-60910566-1260】。
资本市场部记者
从事新闻行业超过12年,专注于时政、公司新闻报道,擅长采访、调查、取证和突破。2006年起在经济观察报华东新闻中心(上海)工作,2008年派驻重庆,负责西南地区新闻报道。常驻重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