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观察报 记者 万敏 胡艳明 “现在钱都不知道怎么投资了。”陈女士发愁道,最近发现现金理财的收益都比较低甚至是负的。
和陈女士有相同困扰的还有银行理财经理。4月25日,一位在某国有大行北京地区支行工作的理财经理秦先生对记者表示,由于3月时银行理财“破净”,现在给客户推荐理财产品更加谨慎了,更建议风险承受力低的客户考虑一些养老理财、存款、国债产品。
不过,现在连存款的利率都开始下调了。
与此同时,多位受访的银行支行行长都在考虑,如何将更多贷款在“不亏本”的前提下投放出去。
客户在烦恼如何理财,银行在烦恼贷款需求不足。曾经“以存定贷”的行业规律,似乎正在转向为贷款“保本”、存款“降本”。
存款利率降了
陈女士在北京工作,夫妻二人都在科技行业工作,家庭年收入60万左右,除了房贷,平时的大额支出不多。对于手头富余资金的理财安排,是她近期较为头疼的问题。
在她看来,考虑到目前的经济形势,手头流动性还是比较重要的,但是现在想找到一款既能满足流动性灵活、又能有较稳定收益预期的理财产品真的太难了。
银行存款这个“浓眉大眼”的居民储蓄理财选项,近期也开始调降利率了。
4月22日,记者线上咨询招行时即被告知,该行3年期大额存单年利率2.9%,且20万起存和30万起存都是一样利率。民生银行APP显示,3年期大额存单20万起存,年利率3.4%。工商银行网站显示,今年发行了6期3年期大额存单,20万起存,利率都是3.35%。兴业银行APP显示,3年期大额存单20万起存,利率为3.55%。此外,浦发银行、平安银行的3年期大额存单也是20万起存,年利率3.55%,但额度紧张。
而仅相隔一个周末后,4月25日开始,多家银行三年期大额存单利率下调了0.1个百分点。工行一支行客户经理表示,三年期大额存单利率为3.25%,且额度不好抢。此外,兴业银行APP显示三年期大额存单年利率3.45%,较上周下调了0.1个百分点。平安银行三年期大额存单年利率3.4%,较上周下调了0.15个百分点,且已售罄。招行、民生银行则尚未继续下调。
相较于同期限的普通定期存款,大额存单的优势之一是储户可以在持有中途转让。经济观察报记者在招行APP上看到,三年期大额存单的利率下调,使得先前利率较高的存单产品成了抢手的转让产品。比如在转让区的一单4月7日刚起息的一单三年期大额存单,原利率3.45%,剩余期限1082天,转让后测算年化还有3.17%利率,在早上9点开售后很快就被售出了。
尽管利率有所下降,但相对于权益市场,存款的安全性依然吸引了较多储户的青睐。
平安银行一支行理财经理告诉记者,今年预期进入降准降息周期,存单利率以后可能会越来越低,但是购买的人还是很多,额度一放出就没了。
浦发银行的支行理财经理也表示,每周五和周一早上9点可以在该行APP上购买新出的存单产品,但基本上几秒钟就会卖完。“近期股票基金的表现不佳,也使得低风险产品更受欢迎了。”一位大行的理财经理表示,不止是存款产品,国债发行的时候,也有年长的客户在头一天夜里10点就开始在银行门口排队。
三年期大额存单的“高光时刻”是2018年左右,当时三年期利率达4%以上,且可以按月付息。此后,大额存单利率一路下行,与三年期普通定期存款的利率优势越来越小,比如招行三年期整存整取利率为2.75%,较同期限大额存单利率低0.15个百分点。此外,工行、建行、平安、浦发等多家银行的客户经理告诉记者,三年定期存款的利率仅比大额存单低0.01个百分点,客户实际利息收入相差不大,如果遇到大额存单额度售光的情况,也可以考虑做定期存款。
招行的一位客户经理还表示,各地分行可能会根据情况有活动优惠,最后购买的存款产品利率以APP显示的为准。
陈女士在2021年初曾在线上购买过民营银行的存款,当时不少民营银行的存款一个月利率就超过4%,但现在这类产品,即使是5年期的定期存款,利率也到不了4%。陈女士告诉记者,近期不少地方小银行存款也爆雷,钱还是放在大银行安心,但大银行存款和理财的收益又普遍比较低。她开始考虑过提前还房贷,她的房贷利率是5.39%,比大部分理财产品利率都高,提前还房贷可以节省部分利息。
企业“挑”银行
“都在说今年是银行贷款最好用的一年。”山东地区一位科技企业负责人对记者表示,银行贷款的获得感明显变强了。这位负责人的企业已经属于中型企业,就在2年前,要找贷款还是很困难的,要靠社会资源、人脉关系找银行贷款,贷款期限一年,利率较基准上浮35%,并且需要有固定资产作为抵质押物。“2021年开始,贷款就好拿了,感受到了很明显的变化。”这位负责人说,他的企业在2021年拿到了几家银行的贷款,500万、1000万额度不等,都是一年期的信用贷款不需要抵押,利率也按照基准利率没有上浮。
从想尽办法找银行贷款,到现在可以挑选银行的贷款,这位企业负责人表示,目前其接触的银行还没有在贷款利率上打“价格战”,给到的贷款产品都差不多。
2020年以来,LPR(贷款市场报价利率)的多次调降,使得银行资产端收益率持续走低,另一方面,新冠肺炎疫情的反复令经济“稳增长保就业”压力抬升,多方面政策要求银行“让利实体”,加大信贷投放力度的同时,也要降低企业信贷成本。
据央行此前公布的《中国普惠金融指标分析报告》,2020年新发放贷款金额1000万元以下的小微企业贷款平均利率为5.15%,同比下降0.81个百分点。2021年,新发放普惠小微企业贷款平均利率为4.93%,比2020年全年水平下降22个基点。
对不少银行的一线员工来说,在政策鼓励方向和商业可持续之间找到平衡,成为日常工作中必须接受的现实挑战。
北京地区一家股份行某支行行长对记者说起了苦恼,“感觉银行这几年,其实本身的资金都挺富裕的,放贷资金充裕,关键是价格。价格高了,那些大客户根本不要,银行投放不出去,价格低了,银行又亏。”他表示,在北京地区,贷款投放还是一个难点、重点,该支行一直在通过一些补贴机制等手段促投放。
北京地区的大企业扎堆,这类企业本身融资渠道多,贷款信用度高,是银行青睐的对象,银行争夺好客户的压力一直存在。而在一些二线城市,银行同样感到找到合适的贷款客户难度在增加。
济南地区一家城商行的支行作为服务科技企业的特色网点,感到近年来竞争激烈起来。该支行行长介绍,该行服务“专精特新”企业有40余家,以前国有大型银行没有进入这一规模企业类型的客户贷款市场,但现在大行之间的竞争也激烈起来。“对我们来讲利率冲击比较大,我们贷款基本上在4%左右,但国有大行利率现在都是3点多,基本是LPR的水平。我们如果按这个做就是亏的。”
据这位城商行支行行长透露,今年以来贷款投放量下降,总行要求不再放房地产、政府平台隐形债务,因为这两块是以前投放的重点,现在不让放了。找科技型企业,一家投放几百万,和之前一下放几个亿完全不一样。
政策合力“降本”
2021年6月,市场利率定价自律机制将商业银行利率浮动的机制由“基准利率×倍数”,改为“基准利率+基点”。当时,有研究观点认为,调整后,对活期存款、1年以内的定期存款影响不大;对定制存款、大额存单、协议存款等会有30基点以上的调降幅度。
在此之前,监管部门对各类“高息揽储”的产品已经分别展开规范整顿。2020年,受到资管新规影响,银行保本理财收益率下降,不少银行推广与保本理财功能定位类似的“结构性存款”。当年6月,银保监会就银行机构结构性存款违规展业问题下发专项文件,要求银行科学审慎设计结构性存款,不得发行收益与实际承担风险不相匹配的结构性存款,避免银行机构盲目提升存款成本。
2021年年初,央行、银保监发文要求全面下架互联网存款,要求商业银行应当加强业务风险评估与监测,强化资产负债管理和流动性风险管理,合理控制负债成本。
2021年年报显示,多家银行计息负债成本率同比下降,交通银行下降了12基点、招商银行下降14基点、平安银行下降11基点、浙商银行下降15基点、南京银行下降了18基点。
4月中旬,有传闻称市场利率定价自律机制召开会议,鼓励中小银行存款利率浮动上限下调10个基点(BP)左右。作出调整的银行或将对其宏观审慎评估(MPA)考核有利。
4月15日,央行下调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0.25个百分点,对没有跨省经营的城商行和存款准备金率高于0.5%的农商行,额外再多降0.25个百分点。降准将进一步降低银行负债端平均成本,刺激存款基础好的银行释放更多低息资金支持实体,也有利于减轻银行的利差压力。
上述济南地区城商行支行行长坦言,前段时间银行总利差已经很低,甚至已经倒挂了,如企业存款结构性存款利率3点多,贷款利率也是3点多,基本上就没有利差了。
近两年来,央行针对普惠小微、绿色低碳、三农等领域出台了多项再贷款、专项额度等工具,引导金融机构加强对这些“不挣钱”领域的信贷投入。
但对银行来说,收益与风险是共存的。小微企业在疫情影响下生存面临太多不确定性,上述济南地区城商行支行行长表示,以前可以做贷款的贸易客户、餐饮行业客户,肯定面临了很大的难题,贷款太多,会担心未来几年不良率的问题。
4月28日,央行宣布设立科技创新再贷款,通过向金融机构提供低成本资金,引导金融机构在自主决策、自担风险的前提下,向科技企业发放贷款,撬动社会资金促进科技创新。科技创新再贷款额度为2000亿元,利率1.75%,期限1年,可展期两次。
中国银行研究院研究员李晔林认为,此次科技创新再贷款的支持对象以“高新技术企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等为主,较少涉及科创型小微企业或初创企业。这些规模较小、实力较弱的科创企业融资难度相对较大、金融需求更加复杂,银行业应积极探索适当的服务方案,通过为“毛细血管”持续“输血”,形成万众创新乘数效应,推动新动能加快成长。
上述科技企业负责人则表示,一季度企业的项目经营情况“非常惨”,作为科技型企业,贷款用途主要是流动性资金需要,除了银行贷款,还有股权融资、融资租赁等渠道获得资金支持,目前来看到期还贷没有什么问题。但还是希望经济环境能尽快摆脱目前的状态,项目能顺利落地。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85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