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行“链长制”应避免产业封闭市场割据

种昂2022-05-10 11:56

经济观察网 种昂/文 当下,“链长制”大行其道。

粗略统计,目前已有浙江、河北、广东、江西、山东、河南、广西、黑龙江等省区公开推行“链长制”,梳理重点产业链,绘制每条产业链图谱、清单,出台相应的政策“建链、补链、延链、强链”。

“链长制”主要由“链长”和“链主”两部分组成。“链长”多由地方政府主要官员甚至一把手担任;“链主”则是地方龙头企业。简单来说,“链长制”就是“链长”统一协调内外部资源,协同“链主”等各方行动,以重点产业“补链”“延链”“强链”为目标的一种制度设计。

随着“链长制”在全国各地逐渐兴起,越来越多城市,甚至县、区,也开始以“链长制”谋划区域产业的发展,声称要打造一条或多条完整产业链。如浙江第一位由地级市市长担任的链长诞生在丽水。广东揭阳市某县还设置了“县级链长”“镇(场)级链长”。

各地重点产业链普遍按照行政区划所在范围进行设计、规划。随着“链长制”遍地开花,范围越来越小;“链长”行政级别也越来越低,从省长到市长,后来直至县长、镇长。可实际上,产业链各环节分布往往受地理、资源、市场、人才等多重因素影响,往往很难局限于某一行政区划之内。

王缉慈是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经济地理学教授,对产业空间分布以及产业联系研究了三十多年。在她看来,任何一个产业都是一个复杂的生态系统,国际上普遍是以“产业系统”、供应链、价值链来描述,而“产业链”的概念则是兴起于中国。

产业链侧重于产业间各环节联系,本无地理空间的概念。可近些年来,在贸易战、新冠肺炎疫情之下,原本跨国界、跨区域分布的产业链屡屡断裂。由此,中国各地纷纷提出建链、补链、延链,试图在局部区域搭建起一条条产业链,形成自成体系、自我循环的产业链闭环。

提出产业集群(Clusters)理论的美国著名战略管理学家迈克尔•波特(MichaelE Poter)认为,竞争全球化时代的经济地理正呈现出一个矛盾的现象:一方面,理论上地理位置已经不再是一种可以形成竞争优势的因素——开放的全球市场、快速的运输手段、高速的通讯方式,使得大公司能够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找到任何所需要的生产资源;另一方面,当今的世界经济版图却日益呈现出产业群聚的特点。

在多年的调研中,王缉慈发现,部分工艺简单、技术含量低、产业成熟度高的产业聚集于一个地理空间内,有助于提高生产效率,降低运输成本。比如,纸包装、零部件等配套企业与核心产品制造商的集聚,珠三角在部分电子产品的生产上也形成了较为完整的产业集群形态(仍有关键零部件和元器件依赖国外进口)。

迈克尔•波特所说产业群聚的形成是从世界经济版图的范围,由市场和企业自主选择产生的结果。由于产业集群的自发性,产业集群在各个行业的分布也是不均衡的。中国社会科学院财贸研究所倪鹏飞博士通过调查研究发现,在全部的175个大小行业里,化纤纺织、丝绸纺织、制衣、制鞋、电子信息、医药、塑料、汽摩配件、精细化工、五金制品是出现产业集群较多的几个行业,且多以轻工业为主,绝大多数产业集群的最终产品是居民消费品。

可是,如今各地梳理规划、追逐打造的重点产业链往往都有着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的特点,要想在一定地理空间内聚集完整的产业链绝非易事。

有的高精尖产业或核心技术环节,几乎不会搬迁到其他国家或地区;有的产业链较为复杂,涉及环节众多,供应商、配套商不计其数,即使是一个国家也都无法涵盖所有的工序和零部件;有的产业须全球配置资源,保证人才需求、成本优势,才更有市场竞争力;有的跨国企业从供应链安全考虑,刻意要求供应商分散布局、不能集中在一个区域;有的地区则面临着矿产等自然资源的天然缺失……这些都会成为各地政府“补链”“延链”难以逾越的障碍,让追逐打造高精尖产业链闭环可能成为一个短期内无法实现的“伪命题”。

在各地规划的重点产业中,新能源汽车、人工智能、新一代信息技术等成为热门产业被争相追逐。对此,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规划研究所新兴产业研究室副主任曹茜芮呼吁,国家层面需要加强统筹,鼓励各地根据地方优势和特色来布链,实现差异化发展,不要强行建链。

由政府主导,在一个省、市,甚至在一个县,片面追求完整的产业链,往往可能伴生非市场化的手段来变相行政干预,干扰区域产业生态自我演化的节奏和市场化要素流动机制。笔者在采访时就曾遇到,某大型知名企业尽管自身智能化水平较高、供应链完备,却在当地政府的劝说下,只好上马同城另一个企业的工业互联网系统。有些地方政府为了达到“补链”“延链”目的甚至不惜在招商中承诺不应有的条件。

王缉慈认为,有些产业链所缺失的高增值环节,不是一天两天就能补齐的,需要做好“种好技术树”的长期准备。通过“延链”“补链”来搭建完整的产业链,应加强实地调研,了解企业真实需求,要遵循产业发展的规律,按照市场化规则,不能由某个行政领导者出任的“链长”大包大揽。如果各地纷纷通过行政力量,让产业知识不足的行政领导者行使配置经济资源和要素的权力,可能带来地方产业结构雷同、市场“条块分割”等问题,反而会影响企业家和创业者的经营与创新。

日前《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意见》正式出台。其中特别提出“加快建立全国统一的市场制度规则,打破地方保护和市场分割,打通制约经济循环的关键堵点,促进商品要素资源在更大范围内畅通流动,加快建设高效规范、公平竞争、充分开放的全国统一大市场”。

这一意见的出台或许正是针对国内各地不顾自身资源禀赋、强行追求产业链闭环所形成的“地方保护和市场分割”现象提出警示、及时纠正。

尽管当下全球兴起了一股反全球化逆流,技术壁垒、贸易封锁、经济脱钩甚嚣尘上,中央却恰恰在这一背景下提出,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要求各地充分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的优势,推动中国的高质量发展。而国内国际相互促进的双循环正是符合产业开放发展的规律、符合市场配置资源的原则。

从全球来看,一条完整产业链往往是由不同国家或地区依托比较优势承担不同的制造环节。中国制造业崛起正是得益于国际分工体系下全球生产线向国内搬迁转移。产业分工与协作,能够促进生产要素在市场的流通,有助于推动统一大市场的建立;而计划经济时代“大而全”“小而全”早已对这一类似现象给出了明确的历史答案。

版权声明:以上内容为《经济观察报》社原创作品,版权归《经济观察报》社所有。未经《经济观察报》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否则将依法追究相关行为主体的法律责任。版权合作请致电:【010-60910566-1260】。
深度调查部资深记者
关注石化、钢铁、机械制造以及山东地区区域新闻报道,擅长公司新闻分析、人物特写、深度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