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资支付机构:再战东南亚热土

万敏2022-05-17 18:15

经济观察网 记者 万敏  东南亚地区经济复苏带来的增长潜力,正在吸引更多中国支付企业布局。

4月中旬,蚂蚁集团宣布和东南亚支付行业的头部企业之一2C2P达成战略合作伙伴关系,而此前,蚂蚁集团首次任命了一位东南亚区域总经理。

2022年3月31日,连连国际上线印尼本地收款账户,助力中国B2B外贸商家拓展海外市场。此前,连连国际已经接入了东南亚如“Shopee、Lazada”等当地电商平台的收款功能,可为中国跨境卖家收取相关平台为其结算的销售货款。

除了电商,新的支付方式也在加快渗透东南亚居民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今年五一假期开始,菲律宾用户可以通过蚂蚁运营的Alipay+,用本地人熟悉的Gcash进行爱奇艺的内容付款。在新加坡等地的餐饮、买菜等线下支付场景中,二维码的普及程度也在疫情过后追上了信用卡刷卡、现金等传统付费习惯。

而当国内拥有成熟的技术与运营管理模式的支付机构选择“南下”时发现,这一方投资热土的竞争活力,与不同于国内的、小而散的市场对即有模式的挑战,都远超过往。

新热潮

现在,打开国内的搜索引擎,搜索“东南亚”相关词条,出现最多的答案不是旅游,而是跨境电商。在各大社交平台,也有博主在发布如何将网店开到越南、泰国、菲律宾去的教程。

连连国际CEO朱晓松观察到,目前看到的中国商家在印尼销售的商品仍然以消费品类为主,例如手机、手机配件、服装、配饰、美妆等等。中国的产业链完整性强,能为消费者提供各类物廉价美的产品。

由谷歌、淡马锡和贝恩公司联合发布的《2021年东南亚数字经济报告》显示,东南亚数字经济在新冠肺炎疫情下实现逆势增长,互联网用户数量和数字经济规模都持续扩大。其中,到2021年底,电商产业商品交易总额将超过1200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将超过60%,2025年有望达到2340亿美元。线上媒体、线上旅游、出行和外卖以及电商是东南亚互联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电商行业依然是东南亚互联网经济最大的增长动力,这种势能将一直维持到2025年。

据世界银行和亚洲开发银行分别发布的《2022年东亚与太平洋地区经济半年报》、《2022年亚洲发展展望》报告,2021年东亚与太平洋地区国家经济平均增长7.2%。东南亚国家中,印尼、越南已超过疫情前水平,柬埔寨、马来西亚、菲律宾、泰国将在2022年实现这一目标。其中,“涉外经济领域将成为柬埔寨、新加坡、泰国和越南的重要增长动力。”

在线下消费中,随着东南亚地区疫情影响逐渐缓和,扫码支付等方式的接受度也在快速提升。

“在疫情前,新加坡的餐馆一般是你坐下来就会给你递一个纸质的菜单,”蚂蚁东南亚区域总经理郏航说,如果现在到新加坡的餐馆,会发现现在很多新加坡的餐馆,全部在做数字化的转型。这在国内已经早就司空见惯,但是在新加坡其实是蛮新颖的一种方法,就是桌上贴了一个二维码,然后客人用手机扫码,就可以点菜单甚至结账,现在新加坡的菜市场上也开始大量的使用二维码扫码支付了。

移动互联网绕过了有线通讯时代对基础设施建设的门槛,年青人的手机迅速进入APP时代。同时,当地金融监管部门也对数字化支付持开放鼓励的态度,如越南央行将6月16日定为无现金日。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数字经济研究院高级研究员金天认为,东南亚地区是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新兴市场,且当地传统上以线下零售和现金交易为主,无论是电商业务还是支付数字化都有显著的增长潜力。疫情后的“无接触”要求加速了当地用户行为的转变,为中国支付企业进入提供了更有利的契机。

从全球金融科技的投资方向来看,支付依然是更获得资本青睐的赛道。CBInsights发布的《2022年Q1全球金融科技投融资报告》(State Of Fintech Q1’22 Report)显示,2022年Q1,支付科技融资交易创下新高,共完成261笔,融资金额为77亿美元,占2021年全年的 23%。而相应的,自 2021 年 Q3,银行科技融资金额持续下跌。2022 年 Q1,该领域的融资金额跌至 44 亿美元,几乎是 2021 年 Q2 融资(84 亿美元)的一半。从地域来看,2022年Q1,亚洲地区的初创公司融资交易创下388笔的新高,相较于2021年Q4而言,环比增长了6%。

探索两种2B模式

移动支付网发布《2020年中国支付业跨境与出海报告》显示,“一带一路”国家战略的深化,加速了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中国支付巨头也加速拓展海外市场,从服务出境游的中国人,逐渐过渡到服务本地市场。与此同时,大量的中国支付产业链上下游以及海外华人初创企业,将技术、产品、服务、模式、人才带向全球,掀起了全球从卡基支付向账基支付转型升级的浪潮。

在此过程中,不同支付机构根据其资源技术基础不同,也出现了服务B端业务模式的分化。

今年3月31日,连连国际上线印尼本地收款账户,助力中国B2B外贸商家拓展海外市场。朱晓松表示,通过连连国际开通印尼本地收款账户的中国外贸商家,可以像印尼当地企业一样,收取当地买家货款,完成收款后,还可以选择结汇成人民币入境或者直接使用印尼盾再进行广告、物流、仓储等境外付款。

目前,连连国际已为全球超50个主流电商平台、近120个站点提供跨境收款服务,覆盖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累计服务超过120万中国跨境电商卖家。

而蚂蚁的2B模式还包括将支付、数字化营销的技术输出到东南亚本地支付企业。

从2015年起,蚂蚁集团相继在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泰国、菲律宾、马来西亚、印尼、韩国、中国香港等亚洲范围内超过9个国家和地区,联手当地合作伙伴建设了超过9个本地钱包。

目前,东南亚本地的钱包数量多而分散,电商、打车、聊天、游戏甚至航空等等,几乎每个App都想开发自己的电子钱包做闭环交易,据印度国家银行RBI数据则显示:印度的本地钱包数量一度超过了90个。

钱包之间争夺用户的价格战正趋于白热化,郏航以印尼市场为例,钱包之间给用户的购物补贴从20%、30%……在印尼市场见过的,打折最厉害的情况是,用钱包支付打折60%。也就是说,用户只需要四成的钱就可以买到东西,剩下的钱包给补贴,“已经到疯狂的程度。”他这样形容。

蚂蚁的Alipay+全球跨境支付解决方案,则不再参与这种直面C端用户的价格战,而是搭建一个钱包、银行、清算机构、商家都能参与的跨境支付平台,通过技术的连接帮助更多电子钱包间共享技术资源和商户网络,解决电子碎片化的问题。

东南亚地区的支付市场还在持续发展中,相对中国市场而言,暂未发展出主导型的在线支付力量:银行卡、储值卡、便利店代缴、支付钱包等均是用户日常生活中常用的消费手段,消费者及企业对现金、支票等传统支付方式仍高度偏爱。随着各种类型支付机构在东南亚的业务深入,未来一段时间当地支付格局或将被重新改写,进一步向数字化产业迈进。

目前,新兴的移动支付科技公司仍在吸引投资的风口期,2021年末,印度支付巨头Paytm完成了印度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IPO,融资额22亿美金。韩国最大电子钱包Kakao Pay上市,市值破200亿美金。

对于已经可以看到国内发展空间天花板的中资支付科技企业来说,走向海外,服务跨境、技术输出,或将是更能面向未来的一种选择。

支付合规出海

2017年左右,由于国内对现金贷展开清理整顿,一批现金贷平台涌向东南亚,在菲律宾、印尼等国家复制现金贷的业务模式,这批“出海”热潮下,有的平台方做“高利贷”,追逐短期内高收益,收费和利率、催收等环节不规范,引发了当地对这类资本的负面印象。

一位清算机构人士对记者表示,这些业务在东南亚国家基本都以烂尾收场,比如当地还没有将手机号码与身份证实名关联,风控和催收遇到很多问题,发生业务纠纷时,当地政府和法院也会偏袒本地居民。

而跨境支付业务在国内的审批准备就已经走过了相当长的时间。2013年10月,外管局正式下发了《关于开展跨境电子商务外汇支付业务试点的批复》,批准17家第三方支付机构开展跨境电子商务外汇支付业务试点。直至2017年,拥有跨境支付资格的支付平台数量达到了30家。2019年4月,国家外汇局发布《支付机构外汇业务管理办法》,要求满足条件的机构提交备案申请,支付机构跨境外汇支付业务由试点到正式开展。

金天认为,与东南亚本地支付企业相比,中国企业具备更加突出的技术优势,其应对大流量、高并发等场景的实战能力得到多次检验,且其在中国国内市场上已经积累了大量的线上运营、营销管理经验,从而在东南亚支付市场数字化转型过程中取得较大优势。

而对有志于出海的支付机构来说,最大的挑战依然来自业务合规。

2019年,连连泰国子公司获得泰国央行颁发的“银行卡支付”牌照和“授权支付”牌照,成为泰国历史上首家以纯外资公司身份获得支付牌照的企业。2021年9月,连连数字新加坡子公司STARLINK FINANCIAL TECHNOLOGIES PTE. LTD.(STARLINK)正式被新加坡金融管理局授予大型支付机构牌照(Major Payment Institution),授权在当地开展账户发放、境内汇款、跨境汇款、商户收单、电子货币发行5项服务。截至目前,连连在多个国家和地区获得60个支付牌照及相关资质。

朱晓松表示,相比国内业务而言,支付公司在跨境业务的合规、风控方面必须要采用更高标准的系统与更加严格的管理体系,才能使跨境交易资金更加安全的运行。例如在跨境电商领域的反洗钱方面,由于其“小额、高频”的行业特性,如何利用有效的系统核验贸易真实性是对跨境支付企业最为重要的一项考验。

朱晓松表示,连连国际综合运用了多重技术手段以提升交易数据的不可篡改性及相关数据的可追溯性,并投入大量经费建立了跨境支付业务大数据库及智能风控监控系统,确保及时、有效识别虚假贸易,防患于未然。此外,同时拥有境内外支付牌照也可确保企业的合规政策采用统一标准,确保资金链路在同一个体系内运行,形成贸易真实性信息流与资金流的“双闭环”,使得信息传递、风险把控更加有效。

“从2015年开始做本地钱包、摸东南亚的市场的时候我们就知道,其实这种市场的碎片化,以及各个市场的不同的文化、监管、法律环境,对业务本地化运作产生了很多的新挑战以及成本提升。”郏航说,东南亚往往被视为一个大市场,但东南亚有十来个国家,在核心的东南亚六国,也有六套不同的监管体系,六套不同的规则和要求。在这些国家,企业都需要根据监管的要求、根据开展业务的种类和程度去设立实体、申请牌照,以及设立相应的岗位,确保符合当地监管的要求。

版权声明:以上内容为《经济观察报》社原创作品,版权归《经济观察报》社所有。未经《经济观察报》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否则将依法追究相关行为主体的法律责任。版权合作请致电:【010-60910566-1260】。
金融市场研究院记者 关注包括但不限于金融、互联网、财富管理、理财相关领域。探索金融新闻新的写作方式。 新闻线索可联系邮箱:wanmin@eeo.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