伟伟道来 | 俄罗斯天然气未来将输向何方

2022-07-28 12:22

经济观察网 王义伟/文 有两方面的消息,让外界对于俄罗斯天然气未来将要输向何方产生了猜想。

一个是俄罗斯利用北溪1号天然气管道拿捏德国和欧盟。

北溪1号的输送量是每日1.67亿立方米。俄乌冲突爆发后,为反制欧盟的制裁,俄方将输气量降至每日1亿立方米,随后又降至6700万立方米。7月11日,俄方宣布对北溪1号进行年度检修工作,停气10天。虽然是例行检修,和往年一样,但这次检修却在欧洲引发了恐慌。欧洲人担心检修过后,俄方会继续停止供气。所幸10天之后也就是7月21日,管道恢复运营,输气量也恢复至检修前的每日6700万立方米。

就在整个欧洲松了一口气之际,7月25日,俄方突然宣布,从27日起供气量将由每日6700万立方米降至3300万立方米,仅为最高供气量的20%。也就是在北溪1号停气检修期间,7月17日,德国联邦网络局局长穆勒在接受该国《图片报》采访时称,如果没有俄罗斯天然气,德国“无法度过这个冬天”。

另一个是俄罗斯向中国输送天然气又有了新的消息。

7月18日,根据英国《金融时报》的报道,蒙古国总理奥云额尔登告诉这家新闻机构,蒙古国预计,俄罗斯将在两年内开始建设途经蒙古国、通往中国的“西伯利亚力量2号”天然气管道项目。这个管道长度达到2600公里,将首次把供应欧洲的天然气田与亚洲连接起来。

将上述两个信息放在一起比对,似乎很容易就得出一个结论,俄罗斯的天然气出口正在向东方转移。

俄乌冲突爆发之后,欧盟发起多轮针对俄罗斯的制裁,并计划尽最大努力、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摆脱对俄罗斯能源的依赖。这个背景强化了俄罗斯能源出口向东转移的迹象。

果真如此吗?

笔者的看法是,未必。

首先,从俄罗斯的角度看。欧洲是俄罗斯天然气对外出口的最大客户,也是最优质客户。俄罗斯的天然气超过一半是出口到欧洲的,其中的德国、意大利等发达国家,用气量大,是长期、稳定、有信用的客户。俄罗斯是希望长期拥有这样的客户,并扩大交易量的。正因为如此,俄罗斯才不顾美国的制裁和反对,在原北溪1号的基础上,又修建了一条北溪2号天然气管道。

其次,从欧盟的角度看。2021年的数据显示,欧盟约有45%的天然气来自俄罗斯,可以说,俄罗斯天然气支撑起了欧盟天然气消费的几乎半壁江山。虽然欧盟多次发出“誓言”,要完全摆脱对俄罗斯能源的依赖,但是,要在国际能源市场找到如此庞大的卖家来替代俄罗斯天然气,谈何容易。更让美国和欧盟尴尬的是,天然气储量的全球排名,第一名是俄罗斯,第二名是伊朗,也是美国和西方国家的死对头。抛开俄罗斯和伊朗,欧盟到哪里去找这么多天然气。

第三,从俄乌冲突的角度看。俄罗斯出口到欧洲的管道天然气,很多管道途径乌克兰。乌克兰完全有能力将途径本国的俄罗斯管道掐断、破坏。但是,开战迄今,乌克兰没有这么做,也没有说过类似的话。可见,乌克兰也十分清楚俄罗斯天然气对于欧洲经济发展、民众生活的重要性,不敢动这样的念头。

第四,从向中国出口的角度看。一方面,中国作为能源消费大国,为了保障自己的能源安全,采取的是多方位、多渠道进口策略,不会让自己对某一个能源渠道依赖过深。另一方面,俄罗斯对于修建“西伯利亚力量2号”天然气管道,似乎也不着急,大家都是按部就班地进行。按照规划,这条管道大约要到2030年才能投入使用。所以,蒙古国高层才在接受西方媒体采访时表示,是“预计”,而不是肯定在两年内修建这条管道。

俄罗斯的天然气已探明储量大约为37.9万亿立方米,2021年俄罗斯对外出口天然气(含管道天然气和LNG)为2520.2亿立方米。以此计算,俄罗斯的储量足够其出口150年。即使俄罗斯自己消费和对外出口各占一半,也可以出口75年。

俄乌冲突能持续75年吗?

综上,笔者预计,在俄乌冲突结束、或缓和、或达到某个临界点之后,俄欧天然气贸易大概率会恢复正常,欧盟将依然是俄罗斯天然气的最大海外客户。

中国也将成为俄罗斯天然气对外出口的重要客户。

版权声明:以上内容为《经济观察报》社原创作品,版权归《经济观察报》社所有。未经《经济观察报》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否则将依法追究相关行为主体的法律责任。版权合作请致电:【010-60910566-1260】。
经济观察报海外部主任,台海问题专家,长期关注民营经济、国际经贸和反倾销,对宏观经济也有深入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