顿丘花红(沙果)

黎云昆2022-09-24 08:38

顿丘花红(沙果)

黎云昆/文


顿丘,河南清丰古称,曹操曾任过顿丘令;花红(Malus asiatica Nakai),蔷薇科,又名沙果、林檎、苹婆、频婆、萘等,是一种类似苹果的水果,味道甜美, 也是我国最古老的水果品种之一。

“顿丘花红”,是清丰的特产(图1)。

图1

清丰县阳邵乡霍町村东黄河古道沙丘上,有一株千年以上的古花红树,号称“霍町花红”,这便是最古老的“顿丘花红”了。

古花红树生长在高出地面的沙丘上(图2)。

图2

沙丘前,当地人专为“顿丘花红”建有一庙(图3)。

图3

庙前立有石碑一块(图4)。

图4

碑文如下:

“霍町花红(顿丘花红),位于清丰县阳邵乡霍町村东黄河古道沙丘上。六十年代前该村(应为树)生长旺盛,枝繁叶茂,占地一点二亩,年产花红二千公斤左右。后因无人管理,人为破坏,使其失去大半,实乃憾事。

顿丘花红,现今树高六点五米,东西长十八米,南北长二十九米,覆盖面积为约为半亩左右,被市文物局列为古树重点保护对象。顿丘花红,年代已久,相传杨贵妃逃难时经过此地,品尝后赞不绝口,临死前还提出要吃顿丘花红。”

此碑立于2013年10月。碑文前半段讲述了当年古花红树的风采,上世纪六十年代前枝繁叶茂,后人为破坏,失去大半。

碑文后半段讲了两件事。一是,顿丘花红现今的状况;二是,杨贵妃逃难时经过此地,品尝后赞不绝口,临死前还提出要吃顿丘花红。

杨贵妃逃难的过程是这样的:天宝十五年(756年)六月十二日,唐玄宗在得知潼关失守,河东、华阴、上洛等郡守将皆弃城出走后,决定逃往成都。六月十三日唐玄宗、杨贵妃及太子一行于凌晨自禁城延秋门(西门)仓皇出逃,当时亲王,妃主、皇孙以下多从之不及。他们于次日,即十四日,达到马嵬驿(今陕西兴平市西北23里)。当日,杨贵妃便死于马嵬驿的兵变。

杨贵妃从逃出长安至死亡仅有两天的时间。在这万分危机的关头,杨贵妃根本没有时间,也不可能绕道河南,跑到清丰品尝顿丘花红。而况,这时的河南那已经成为安禄山占领,成为沦陷区。

2018年农历10月10日,庙前又立了一座新的石碑(图5),

图5

碑文如下:

“霍町花红,又称顿丘花红,位于清丰县阳邵乡霍町村东黄河故道沙丘上。六十年代前,占地一点二亩,产果约二千公斤。一九六零年,该树被砍掉大半。今树高六点五米,冠幅东西十八米。南北二十九点三米。覆盖面积零点五二亩。仍枝繁叶茂。

顿丘花红,年深岁久,果实鲜美。吃过霍町花红的人,百病消失,助人兴乐。传说唐朝杨贵妃在逃难中,临死前提出要吃顿丘花红,食后缢死。这个故事说明该树年代已久,历史活文物,绿色老寿星。为保护千年古树,个人相赞,刻碑铭记。损坏名木,千古罪人。保护古树,人人有责。让国宝霍町花红树,世世代代永葆常青。

王培勤撰文 一九九九年十月

公元二零一八年农历十月十六日立”

此碑文对古花红树的描述与2013年10月所立碑文基本相同。但对杨贵妃的故事却做了修正。前碑文讲,杨贵妃逃难时路经此地,显然与史实不符。于是,将此段改为杨贵妃临死前想吃顿丘花红,吃罢慨然赴死。

但这样描写仍旧有问题。

杨贵妃死于天宝十五年农历六月十四日,即公元756年7月15日。花红果子成熟的时间应为8月至9月,也就是说杨贵妃临死前即便有这个闲情逸致,想吃花红,也吃不到,因为果子还没有成熟。

唐玄宗与杨贵妃,这对公公与儿媳演绎了中国历史上最甜美的爱情故事,这个故事千百年来不断地被人们所传颂。一直到今天,“贵妃醉酒”依然是“国戏”中的绝唱。在高力士像拖一只狗一样将杨贵妃从唐玄宗身边带走,并被活活勒死的时候,杨贵妃恐怕没有那个闲情逸致提出什么要吃水果的要求了。

不过,清丰人还真的认准了杨贵妃就是吃过顿丘花红。他们在生长古花红树的沙丘前所修建的庙,供奉的就是杨贵妃(图6)。

图6

那么,杨贵妃真的吃过顿丘花红吗?

唐张鷟撰《朝野佥载》载:“贞观(唐太宗李世民年号)中,顿丘县有一贤者,于黄河渚上拾菜,得一树栽子大如指。持归,莳之三年,乃结子五颗,味状如柰,又似林檎多汁,异常酸美。送县,县上州,以其味奇,乃进之,赐绫一十匹。后树长成,渐至三百颗,每年进之,号曰‘朱柰’,至今存。”

因此可知,这号称“朱柰”的“顿丘花红”在唐贞观年即已作为贡品了。

宋朝李昉《太平广记》转引《洽闻记》载:“唐永徽(唐高宗李治的第一个年号)中,魏郡临黄王国村人王方言,尝于河中滩上,拾得一小树栽,埋之,及长,乃林檎也。实大如小黄瓠,色白如玉,间以珠点,亦不多,三数而已,有如缬,实为奇果,光明莹目,又非常美。纪王慎为曹州刺史,有得之献王。王贡于高宗,以为朱柰,又名五色林檎,或谓之联珠果。种于苑中。西城老僧见之云:‘是奇果亦名林檎。’上大重之,赐王方言文林郎,亦号此果为文林郎果。俗云频婆果。河东亦多林檎,秦中亦不少。河西诸郡。亦有林檎。皆小于文林果。”

临黄县,北魏初置,北宋端拱元年 (988) 废,治所在今河南范县临黄集,该地距今之清丰县界仅二十几公里。历史上,临黄县设县之时,便属顿丘郡。因此,此种林檎也即“顿丘花红”。当时,有人将此花红献与纪王——唐太宗李世民第十子李慎。李慎又以此进贡给他的哥哥唐高宗李治。唐高宗“大重之,赐种果人王方言文林郎,号此果为文林郎果。”,因此可知,“顿丘花红”在唐高宗时作为贡果是可以肯定的。

唐太宗、唐高宗两朝均将“顿丘花红”作为贡果。唐玄宗李隆基是唐高宗与武则天之孙,“顿丘花红”作为贡果延续到天宝年间也是十分可能的。因此,杨贵妃吃过“顿丘花红”,并不是空穴来风。

花红是很好的水果。清汪灏《御定佩文斋广群芳谱》载“来禽,一名蜜果,此果味甜,能来众禽于林,故有林檎、来禽、蜜果之号。”花红富含蛋白质,脂肪,糖,粗纤维,无机盐,并含有钙、磷、铁和多种维生素。花红最宜鲜食,也可沏茶、泡酒,还可加工制作成果脯、罐头、罐装果汁饮料等。

三国魏明帝曹叡曾以花红赐诸王,陈思王曹植为此写下谢表。

北朝杨炫《洛阳伽蓝记》记载,白马寺浮图前柰林实“味殊羙冠于中京,帝至熟时常诣取之,或复赐宫人,宫人得之转饷亲戚,以为竒味。得者不敢輙食,乃厯数家。”因此可知,花红确为人们所喜爱。

花红作为水果还有止咳化痰、润喉开胃的功效。

花红也是可以观赏的水果。明袁宏道瓶史:“林檎苹婆,姿媚可人,潘生之解愁也。” 潘生即指潘安,西晋著名文学家、政治家。潘安美姿仪,被誉为“古代第一美男”。花红貌比潘安,确非一般水果可比。

花红树作为大乔木,也有很好的观赏效果和庇荫效果。

《御定佩文斋广群芳谱》转引《燕都韦园记》载:“去园(韦园)里许,有柰子古树,婆娑数亩。春时花盛开,望之如雪。三夏叶特繁密,列坐其下,微雨烈日俱不到,被荫若夏屋。” 韦园即韦公寺,花红春时花开如雪,夏日庇荫如屋,确是京城人们赏花休闲的还去处。

对于韦公寺花红描写的更精彩的是明朝的刘侗,他在《帝京景物略》写道:“寺(韦公寺)南观音阁,苹婆一株,高五六丈。花时鲜红新绿,五六丈皆花叶光。实时早秋,果着日色,焰焰于春花时。实成而叶竭矣,但见垂累紫白,丸丸五六丈也。” 由此可见,花红树不仅在于春季的花时灿烂,而且,秋时果色鲜红,冬季红果仍高挂枝头,实为京城一大景观。

韦公寺,在左安门外二里,明武宗朝常侍(太监)韦霦建。今已不存。遗憾的是,此花红树也就不在了。

顿丘花红是花红中的上品,而且丰产。现今在现代化农业的管理条件下,一般花红树株行距按三乘四米计算,每亩44棵。亩产也就1500公斤。而“顿丘花红”在六十年代前,经营管理条件并不是很好的情况下,一株树的产量就是2000公斤。

顿丘花红在唐代就已经是一大致富树种了。据唐张鷟撰《朝野佥载》载:“德、贝、博等州,取其(顿丘花红)枝接,所在丰足。”

德,即德州;贝,即贝州,北周始置,治武城县,今河北省邢台市清河县西北,宋庆历年间废;博,即博州等州。也就是说,今河北、山东一带均有“顿丘花红”的引种。且种植“顿丘花红”的百姓们都过上了丰衣足食的日子。可见当时顿丘花红已经作为一个富民的产业来发展了。

“顿丘花红”是很好的果树、观赏树、长寿树、致富树,可以在我国很多地区广泛种植。

不过,现今清丰的“顿丘花红”古树已仅余部分残根断干,所幸尚有新枝从中生(图7)出,但已然没有古树的踪影了。因此,清丰的“顿丘花红”古树亟待抢救性的保护,此外还应创造条件进行古树的无性系扩繁,以便培育可以推广种植的苗木。

图7

“顿丘花红”有很好的文化内涵与产业发展前景。应当将“顿丘花红”继续弘扬光大。

版权与免责:以上作品(包括文、图、音视频)版权归发布者【黎云昆】所有。本App为发布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服务,不代表经观的观点和构成投资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