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微企业盈利能力、信贷需求减弱 如何提升经营韧性?

胡群2022-11-15 21:26

经济观察网 记者 胡群  “今年生意一直不好,前几个月几乎都在亏损,也就8月份之后才实现盈亏平衡。”11月15日,一位在北京开了牛肉汤小店的老板向记者表示。

去年底,他向银行借款又盘了一家店,但今年经营实在困难,上个月还和几位合伙人商量如何还贷款,现在看到央行延期还本付息的通知,正好可以缓一缓还款压力,希望能尽快和银行信贷经理沟通下如何办理延期还款。

小微企业期盼政策能尽快落地背后是受疫情反复影响,小微企业及个体工商户面临的生产经营困难加剧。

陆金所控股联席CEO计葵生的感受是“今年以来小微经营和金融健康状况恶化。”

如何持续提升小微企业及个体工商户的韧性,引起普惠金融业务人士的热议。

盈利能力几何

11月14日,央行等六部门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大对小微企业贷款延期还本付息支持力度的通知》,对于2022年第四季度到期的、因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暂时遇困的小微企业贷款(含个体工商户和小微企业主经营性贷款),鼓励银行业金融机构与借款人按市场化原则共同协商延期还本付息,延期贷款正常计息,免收罚息。还本付息日期原则上最长可延至2023年6月30日。

“四季度疫情扰动升温,一些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经营困难加剧。因此,着眼于保就业、稳增长,政策面正在加大对小微企业的定向支持力度,重点是缓解这些市场主体的流动性压力。”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高级分析师冯琳预计,在该项政策的支持下,四季度小微企业贷款(普惠金融口径)还将保持高增势头,年末同比增速有望较三季度末同比增速略有加快。

银行三季报显示,疫情反复冲击下小微客户信贷需求偏弱。同时,小微企业的盈利能力在减弱。平安普惠的调研结果显示,小微盈利能力不容乐观,能够实现盈利的小微企业不足50%。

11月10日,计葵生在“2022年中国普惠金融国际论坛(IFCFI)”上表示,经营方面,小微企业的注册注销比从2020年的2.46下降至2021年的2.25,2022年9月进一步降至1.94。这表明小微经营活力出现下降。此外,今年7月平安普惠对2072个小微客户的调研中发现,仅49%的小微能够实现盈利,另有34%打平、17%亏损,小微盈利能力不容乐观。金融方面,小微贷款迁徙率在疫情影响期间显著抬升,表明小微经营状况、资金状况受到明显冲击。

“对于小微企业,尤其是长尾小微、个体工商户来讲,目前基本经营都是非常困难的,普遍表现为资金紧张,销售难、汇款难、融资难;二是盈利性,利润恶化,竞争激烈,销售乏力,成本高企,这一定程度上也是受到疫情的影响。”平安普惠金融研究院副院长程瑞称。

韧性如何提升

“在疫情影响下,整个金融行业都能感受到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受到的冲击。”蚂蚁集团客户体验及权益保障事业部总经理周芸称,没有金融健康的消费者和小微企业,就没有可持续发展的普惠金融生态,也不会有普惠金融企业的长期发展。

虽然小微企业面临盈利能力、还款能力、信贷需求减弱等困境,但仍表现出足够的韧性。

“以上海地区为例,4-5月疫情最严重的时期,小微贷款迁徙率相比年初大幅恶化,但进入6月后迅速回落至低于年初水平并持续稳定,反映出小微具备在遭受经营冲击后快速恢复正常资金周转的能力,从一个侧面印证了小微的经营韧性。”计葵生称。

“小微市场主体的存续韧性及其带来的经济增长潜力是维系经济健康增长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小微经营主体向来是我国经济层级中不可或缺的一环”。中国人民大学中国普惠金融研究院《中国普惠金融发展报告(2022)》显示,虽然疫情的冲击放大了小微企业的脆弱性,但实际上,平均生命周期本就较短的小微企业时时刻刻都在经历生存的不确定性。如果能够通过机制与技术的革新赋能小微企业拥有更强的财务韧性,更全面地准备、更容易地获取发展所需资源,将直接有助于提升创业创新和就业市场活力。

如何提升深陷困境的小微经营韧性?

“从金融服务机构的角度,着重还是会去做两方面的考虑。”周芸表示,一是要在风险可控基础上,在充分的风险识别的基础上适度地为受疫情影响的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提供一些金融贷款或服务接触的贷款,甚至贷款重组安排,帮助他们渡过难关。二是对小微企业进行金融教育,让他们能够更合理地,更长期地预估未来企业的现金流,合理地安排杠杆。

“没有生产经营功能就谈不上营运甚至盈利。”《中国普惠金融发展报告(2022)》显示,小微经营主体的业主应该还应具备三项能力:日常财务管理能力、金融规划能力、融资能力。

针对于当前小微企业而言,能否在即使在不接受来自外界的额外帮助下,依然能够独立存活并且发展壮大?

“金融只能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小微企业走出困境并实现可持续发展,但只有金融是远远不够的。小微企业不仅需要融资服务,当前小微企业更需要提升经营能力。”平安普惠金融研究院的报告显示,比如营销获客、商机撮合、政策解读、创业辅导等相关服务,金融机构不能仅满足小微企业的融资需求,要尽可能为小微企业的经营赋能,从而帮助小微企业穿越周期。平安普惠已开始尝试通过培训小微业主的金融能力,期望提升小微客户经营的稳定性、盈利性,改善他们的财务韧性,构建金融企业和小微主体健康发展的共赢生态。

“在眼下我们所处的经济周期中开始对小微经营主体业主群体进行金融能力培训,实为亡羊补牢,旨在为这个经济核心群体树立在更长的各类经济、金融和政策周期中以成熟的金融资源配置技巧成功生存下来的意识。”《中国普惠金融发展报告(2022)》指出,金融服务提供商只有将自身的战略发展视角代入到小微业主的全周期业务发展视角,在短期商业利益和长期客户基础之间寻求有效平衡,才能更好地实现金融部门和生产经营部门间共生共赢的长期可持续发展。

版权声明:以上内容为《经济观察报》社原创作品,版权归《经济观察报》社所有。未经《经济观察报》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否则将依法追究相关行为主体的法律责任。版权合作请致电:【010-60910566-1260】。
金融市场研究院主任
主要关注银行、信托、fintech领域市场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