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太空中培养微生物 我国商业航天首颗空间生命科学试验卫星成功发射

郑晨烨2022-12-09 20:09

经济观察网 记者 郑晨烨 2022年12月9日14时35分,中国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组织捷龙三号运载火箭在我国黄海海域成功发射,将我国商业航天首颗空间生命科学试验卫星“火炬一号”顺利送入预定轨道。

据记者了解,“火炬一号”卫星由火箭派(太仓)航天科技有限公司设计研制,重12.798公斤,搭载了微重力生命科学试验载荷及对地观测载荷。

卫星入轨后,将完成对食品工业微生物微重力条件下生长情况的观测,并实现地面对观测数据的接收。

空间生命科学的前景

一直以来,太空中的失重及微重力环境都被视为一项宝贵的实验资源,利用太空中的特殊环境开展空间生命科学研究,是“太空经济”中重要的细分赛道。

国际宇航科学院理事、生命科学部院士,火箭派首席科学家庄逢源向经济观察网记者表示,我国载人航天已进入载人空间站时代,微重力环境对制药、生物技术、诱变育种、材料科学、营养学等几个主要行业来说是一次颠覆性的历史机遇。

“它能大大缩短新药和疫苗的研发周期,加快蛋白晶体和新材料的开发进程,其潜在的科学价值和商业利益都是巨大的。”庄逢源称。

记者注意到,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于今年初发布的《2021中国的航天》白皮书中曾指出,“未来五年,我国将开展空间环境下的生物、生命、医学、材料等方面的实验和研究,培育发展太空生物制药、空间试验服务等太空经济新业态,提升航天产业规模效益。生命科学试验卫星可以为空间微重力环境下研究微生物、细胞、蛋白质结晶等在轨试验提供基础条件。”

“微重力条件下干扰蛋白质单晶长大的因素,如结晶母液的对流、晶核的附壁等基本消失,对晶体长大有利,细胞、蛋白质结晶等在太空中会有又大、又纯、又快的特点。”火箭派联合创始人、副总裁王瑞璟如是告诉记者。

火箭派创始人兼CEO程巍亦向经济观察网记者表示,目前国内的商业航天尚处于起步阶段,各类火箭、卫星、载荷公司等,基本都是以“技术”为导向。行业现阶段迫切需要找到除国家航天任务以外的规模化商业航天应用场景。空间生命科学是目前商业航天最具发展前景和可操作性的应用领域。

“在此时点,构建空间生命科学生物实验室,将带动并引领我国商业航天产业发展。”程巍表示。

实验成果将用于何方

据记者了解,火箭派此次的微重力生命科学试验任务,是基于火箭派与山东海阳东方航天港合作建立空间生命科学试验室的合作框架下,由东方航天港(山东)发展集团有限公司提出,火箭派负责卫星载荷研制和在轨科学试验。

“火炬一号”由卫星服务舱和生物载荷试验舱两部分组成:卫星服务舱由热控、姿轨控、电源管理、星务计算机、数传及推进等分系统组成;生物载荷试验舱由微重力微生物培养设备和两台观测相机等组成。

火箭派卫星、飞船总设计师闵长宁告诉记者,“火炬一号”卫星在研制过程中,相继解决了试验载荷气密性设计、生物培养装置温度控制、微生物观测光学设计等问题,为微重力条件下对微生物生长情况的研究提供了基础保障。

“本次试验主要是检测空间环境(包括微重力、宇宙辐射等因素)对肠道中好氧菌及厌氧菌生长情况的影响。”闵长宁表示。

据农业农村部食物与营养发展研究所任广旭副研究员透露,未来“火炬一号”的实验成果将为开发改善航天员肠道健康的益生菌产品以及功能性食品提供科学依据。此外,未来还能筛选出产业化性能更强的益生菌亚种,服务于食品工业。

关于此次发射任务,火箭派创始人兼CEO程巍表示,自2021年发射了我国首个商业航天生物载荷“火种一号”以来,火箭派以每年一个里程碑按部就班地完成着公司“三步走”阶段性计划。

他告诉记者,火箭派未来计划在2023年底发射国内首枚星箭一体化液体运载火箭“达尔文二号”,该型运载火箭具备生物载荷适配性、快速反应、低成本和航班化等特点,具有极高的性价比。

3223

“火炬一号”空间生命科学试验卫星(受访企业提供)

版权声明:以上内容为《经济观察报》社原创作品,版权归《经济观察报》社所有。未经《经济观察报》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否则将依法追究相关行为主体的法律责任。版权合作请致电:【010-60910566-1260】。
深圳采访部记者
关注新能源、半导体、智能汽车等新产业领域,有线索欢迎联系:zhengchenye@eeo.com.cn,微信:zcy096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