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城市强者恒强 | 中小城市缺拔尖 | 养老设施亟待改进 ——清华城市健康指数2022发布

宋馥李2023-02-22 22:54

经济观察网 记者 宋馥李

2023年2月21日,《清华城市健康指数2022》(下称《指数》)在京发布。《指数》显示,从总体趋势上看,全国城市健康水平稳步提升;中小城市组城市健康水平增速较快,与大城市组差距逐渐减小。在核心格局方面,大城市组京、沪、杭、宁、深引领全国;中小城市组湖州、衢州、威海、黄山、本溪位列前五名。

围绕“健康中国2030”战略和“健康中国行动”目标要求,清华大学万科公共卫生与健康学院、清华大学中国新型城镇化研究院、清华大学健康中国研究院联合发起“清华城市健康指数”这一城市健康水平第三方评价工作。自2020年3月工作启动以来,已连续三年发布多期成果报告,课题组利用时空大数据挖掘技术,完成中国式现代化城市“健康画像”,并在2022年首次实现对中国296个地级以上城市的全覆盖。

清华大学校务委员会副主任、清华大学中国新型城镇化研究院院长姜胜耀在发言时说,该报告是基于2021年数据开展的中国城市健康水平综合评价,《指数》课题成果可协助各级政府在健康问题上研判发展趋势、塑造独特优势、提升治理效能,为健康城市建设的“中国方案”提供智力支撑。

《指数》显示,2021年全国城市健康水平稳步提升,及格线以上城市从四成增长到七成,中小城市健康水平增速较快,与大城市差距逐渐减小,健康环境独具优势。同时《指数》体现了新冠疫情带来的负面影响:人们的户外运动水平明显下降。

大城市强者恒强,中小城市中尚无尖子生

此次《指数》以城区人口规模为依据,将城市分为大城市组、中小城市组分别解读评价结果,在对大城市组的评价中,《指数》显示超过三成的大城市为引领级和优质级城市,且无追赶级城市。从城市排名来看,城市健康水平领先城市多为东部或中心城市,东部地区大城市平均分数第一,为64.78分;东北地区大城市的三年增速第一,达2.63%。

大城市组

“清华城市健康指数”2022年评价结果 - 大城市组健康水平分值

而在中小城市组的评价中,仅6%的中小城市为优质级城市,无引领级城市。从城市排名来看,城市健康水平领先城市多为东部城市,湖州、衢州、威海、黄山、本溪位列中小城市前五名。从地理分区来看,东部地区中小城市平均分数第一,为62.65分,且增速第一,达3.06%。

中小城市健康服务水平、健康设施处于良好及以上的比例分别为:21.43%、17.62%。健康服务指标主要取城市中每千人拥有的医院床位数作为参数,在这方面也不乏表现良好的西部城市,例如林芝和铜川。而健康服务水平落后的地区,却多分布在华中和华南地区。

在主要由空气质量决定的健康环境这一指标中,优秀的城市有三亚、景德镇、林芝、龙岩和防城港,总体上呈现“南高北低”的特征,华北和西北的一些城市健康环境亟待改善。

在健康效用指数这一指标中,以居民体质水平为主要参考,则呈现出另外一番景象,湖州、榆林、克拉玛依和安康表现优异,其他良好水平以上的城市主要分布在华东和华中,华中和华南区域的城市水平较差。

总体来看,中小城市缺乏健康产业、健康行为水平表现优秀的头部城市。大部分中小城市健康产业、健康行为处于中等及以下水平。在健康产业方面,西部地区中小城市健康产业水平相对落后。在健康行为方面,表现较好的中小城市主要分布在长三角城市群,大部分中小城市运动习惯水平表现较差。

小城市组

“清华城市健康指数”2022年评价结果 - 中小城市组健康水平分值

大健康产业稳步提升,养老设施仍是主要短板

《指数》显示,从2018年以来,大健康产业企业数占比逐年增长,且增速加快。大健康产业发展已经初具规模。课题组梳理识别了 19 个产业链、60 余万家大健康企业,显示大健康产业投资规模正稳步提升,科技支撑能力也在不断增强。从大健康企业主体数与增速来看,优势产业主要有医药、医美、医疗、园林绿化等,部分基数低增速高的方向也值得重点关注。

课题组认为,社区周边1公里内覆盖四类关键健康设施(医疗、养老、体育、公园),则该社区的健康设施完整性为达标。以此标准来看,中国58%的社区存在“最后一公里”问题,养老设施是主要短板。健康设施不完整的社区中,94.7%的社区是因缺乏养老设施所致,社区周边养老设施不足依然是主要问题,而且近五年来无明显改进。在健康设施方面,东北地区大部分中小城市健康设施水平相对较好,西南地区部分中小城市相对落后,差异主因在社区健康设施建设。

在所有指标方面,近八成的三级指数水平呈现增长,但仍有6项指数水平出现下降。其中,基本医保住院费用实际报销比、重污染天数防治等三级指数提升明显,而户外运动时长和距离、人均体育运动设施数、社区健康设施完整性等指标则有所下降。

清华大学中国新型城镇化研究院高级研究专员李栋认为,中国城市健康状况面临环境变化、城市服务、人群生活行为、城市交通安全等内外部多种冲击和挑战,需要更加系统性的视角进行整体应对。

版权声明:以上内容为《经济观察报》社原创作品,版权归《经济观察报》社所有。未经《经济观察报》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否则将依法追究相关行为主体的法律责任。版权合作请致电:【010-60910566-1260】。
城市版主编
城市与政府事务研究院院长
专注地方时政和区域经济,以中观视角观察中国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