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岛/文 赵珩老谈论美食文化的新书《老饕三笔》在三联书店出版了,迫不及待买来,书很小很薄,每天偷闲看一点,读完了。
我很喜欢读赵珩老的文字。他是老派人,珍视传统,擅谈旧时风物。写文章不疾不徐,娓娓道来,读着如沐春风,没有压力,很舒服。“老饕”系列,是赵珩老的招牌,有风味,有人情,有掌故,有岁月。2001年出了《老饕漫笔》,后面接过《老饕续笔》,到今年,是第三本了。
赵珩老在前言里说,写作《三笔》,最想谈的体会,就是在《漫笔》时还健在的许多文化老人,如今已是“老成凋谢”,他自己也成了老人。读完《三笔》,我能体会到,他对于逝去的人、事、物的怀念,更让他依依不舍的,是被现代化和工业化冲走的传统美食文化。
书里一共收入了42篇文章。我最喜欢的,是第四部分,以谈论掌故和情怀为主的文章。《从前店后厂说起》《温度与火候》,写了古早饮食文化的流失,可以结合起来读:“前店后厂”指的是前工业化时代,饮食业的生产方式,即“前堂进食、后堂操作”,与之相对应的是真空包装、流水线和料理包;《温度与火候》是一篇书评,在天然气时代怀念“煤火”,让我想起南京江北的一家,现在很少见到的柴火馄饨,炉子搭到街边,店面很小很破,大家就默默排队,不惜蹲着吃,文中还写到四川大邑安仁古镇乡间一家小饭铺,厨房里的煤火大灶,此情此景,令人向往。
《苏东坡游赤壁都吃了些什么》,很好玩,把苏东坡的吃货精神写得形象活泼,让我想起央视拍的纪录片《鲜生史》,惹得我恨不能飞回到北宋去,只为求一次吃东坡菜的机会。《耳目之餐》和《话说“食不甘味”》,讲的是饭搭子和吃饭的环境心境,同样深得我心,当下大环境嘈杂,节奏过快,吃饭已沦为工具而非享受,回味过往,悠闲难得。
《说家宴》《古代与旧时的外卖》和《旧京馆子的付账》有浓厚的历史感。如今大家聚会吃饭,十有八九都是下馆子,有多少人会不厌其烦,在家摆席?《家宴》一文,是回味真挚朴实的亲情友情。现代的外卖一出,烹饪的乐趣全无,但追溯古代,外卖倒还有故事。电子支付风靡之后,付账已经简化到无甚可说,在《付账》一文中,赵珩老再次引经据典,把各式各样的“支付方式”还原了出来。
本书前面的文章里,谈个人的更多一些。《春初早韭,秋末晚菘》,讨论春秋两季的时令菜;《关于白水羊头的记忆》《记忆中的几样冬令小菜》和《爆肉炒饼》《虾的历程》,都将作者的童年回忆融入了食物之中;还有《三晋面食数平城》《牛肉锅贴与皮肚面》《再到台北天然台》《乐清小吃一瞥》等,则属于边走边吃的系列,辅之以地方风情;至于《巴塞罗那的街边小吃》《约克烤肉》,能看出赵珩老“嘴大吃八方”的吃货本质来。
不论贫富贵贱,每个人都要吃饭。谈论吃,写吃,门槛很低,写好却不易。就事论事,那是工具书,是菜谱。一个劲儿拽文,则属于掉书袋,不接地气。赵珩老的书,以及逯耀东先生的《肚大能容》《寒夜客来》和《出门访古早》之类,还有汪曾祺、陆文夫,之所以能常年伴随手边,时时翻阅,正因为他们不仅热爱美食、亲近生活,也钟情于传统和文化。笔墨虽淡,情感却深。
但愿未来的未来,这些文字不会真的变成纯粹的旧时风物。有时日子还是过得慢一点好。
图片来源:图虫创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