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评论 | 民营企业发展需要公平的舆论环境

陈白2023-03-07 13:10

陈白/文 支持民营经济发展,再度成为了两会期间的热门议题。

3月5日上午,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切实落实‘两个毫不动摇’”。政府工作报告还提出,“鼓励和吸引更多民间资本参与国家重大工程和补短板项目建设,激发民间投资活力”,“依法保护民营企业产权和企业家权益,鼓励支持民营经济和民营企业发展壮大,支持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发展”,“更大力度吸引和利用外资”。在今年全国两会上,也有全国政协委员提出,在社会舆论层面鼓励支持民营经济发展壮大,坚决反对丑化、污名化民营企业的言论。

事实上,在去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就明确提出,要从制度和法律上把对国企民企平等对待的要求落下来,从政策和舆论上鼓励支持民营经济和民营企业发展壮大,依法保护民营企业产权和企业家权益。

从“两个毫不动摇”到最高决策层反复的强调民营经济的重要性,从政策层面来看,民营经济的发展已经有了重量级的“压舱石”。但从今天的环境来看,或许值得追问的是,为什么以民营企业为代表的市场主体还是容易出现较大的不确定感,希望提振预期?舆论环境可能是影响因素之一。

舆论环境本身就是营商环境的重要组成,社会言论的判断势必会直接左右着人们对于企业的观感,也有可能影响政策。当然,在市场主体发展壮大的过程中,可能会产生不正当竞争、商业与社会的利益冲突等问题,面对存在的问题,民营企业需要正视不同的声音,回答公众的拷问;但与此同时,如何避免因为存在相应的问题就动辄“给部分民营企业家扣上‘资本家’的帽子”,同样值得注意。

过去一段时间,一些没有事实依据的“污名化”、“扣帽子”的言论确实干扰了企业。如今,当我们提出不断优化营商环境,其中应当包含给与企业一个基于公平和法治的舆论环境。

民营经济的重要性在舆论层面已经被反复强调。这些年来,相信许多人都对这组被简称为“56789”数字相当熟悉:民营经济税收贡献超过50%,国民生产总值占比超过60%,技术创新和新产品研发占比超过70%,城镇就业超过80%,企业数量占比超过90%。国家知识产权局最新发布的报告显示,2021年,我国发明专利授权量达69.6万件,排名前十位的国内企业中,民营企业占据7席。民营企业在新一代信息技术、互联网技术、电子设备与智能终端、新能源等领域加快国内发明专利和国际专利布局,大大提升了全球竞争力。其中,华为、腾讯、比亚迪是2021年发明专利授权量最多的民营企业。

但与此同时,当落到具体的民营企业发展层面,这种对于民营经济的重视和强调往往就容易失焦。非常典型的是,这些年来,我们所熟悉的很多知名民营企业家,在舆论场中都处于下风口。

当然,随着逆全球化浪潮席卷、地缘冲突、贸易壁垒等问题相继出现,公众的现实焦虑和道德诉求,确实容易对一些具体的话题解构化或放大化。在这种情况下,可能需要来自决策层的声音来正本清源。好在近段时间以来,从中央到地方党政部门都在反复强调对于民营经济的“舆论支持”,相信这能够也让更多的民营企业家获得话语场上的主心骨。

对于民营企业来说,接下来更为值得期待的是,如何将从制度和法律上把对国企民企平等对待的要求同样推至舆论环境层面,这也是民营企业家能够提振信心、不怕遭遇“污名化”的底气所在。

版权声明:以上内容为《经济观察报》社原创作品,版权归《经济观察报》社所有。未经《经济观察报》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否则将依法追究相关行为主体的法律责任。版权合作请致电:【010-60910566-1260】。
经济观察报商业评论主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