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途公共交通出行频发带娃冲突,完善相关政策及配套设施是破局关键

融创新视角2023-05-04 12:16

4月23日,重庆高铁上两名女子争吵的视频在网络上获得不少热度,视频中前排女子对后排带孩子的宝妈大喊:“不要觉得带个孩子就了不得”。原来,行车过程中前排女子想睡觉,后排的婴儿一直哭闹导致她无法休息,于是双方发生冲突。像这样发生在高铁、飞机等长途公共交通工具上因为儿童哭闹产生的冲突事件在社会上屡见不鲜。此前,一家长带3岁孩子乘坐飞机,孩子在旅途中哭闹不止,乘客同家长起冲突,被家长指责:“你这辈子别生孩子了。”

针对本次的重庆高铁事件,一部分网友认为前排女子自己也要当妈妈了,为什么不能忍耐一下,成年人应该多点包容与理解;还有一部分网友认为后排女子的小孩确实打扰到别人,在公共场所还是要管好自己的孩子。更有网友向宝妈列举了正确做法:就在今年三月份,一对天津的夫妻带六个月宝宝乘坐高铁,怕孩子哭闹影响其他乘客,于是花费一万多元包下整个商务车厢;此前,一位山西的妈妈带22个月的孩子乘坐飞机,提前为其他乘客准备了100份小礼物。大家似乎都在探讨到底谁对谁错,怎样做对,怎样做错……

如果类似冲突只发生一两次,或许可以将原因归咎于某位乘客脾气暴躁、素质低下等,但长途公共交通出行过程中带娃冲突已经屡见不鲜,几乎成为一则“月更新闻”,这种情况下再将矛盾归咎于个人的孰是孰非似乎是将问题降维了。而所谓的正确做法,包下整个车厢、准备礼物等都是高于普遍道德水准的行为,带小孩出行不是原罪,不需要每个人都做到这份上。各类长途出行带娃冲突已不再是一则简单的舆情事件,只有将它上升到制度化层面才能获得根本解决之道。各部门进一步细化相关政策、完善相关配套设施的建设才是破局关键,才能真正免除各位家长带娃出行的后顾之忧,调和家长与普通游客的潜在冲突。

在儿童玩闹扰民事件中,家长应不应该管,管不管得住等问题往往颇具争议。一部分原因是因为我国对于儿童玩闹扰民的界定并不清晰,在德国,根据联邦污染保护法,婴幼儿和儿童制造的噪声对环境无害,在法律意义上不被认为是噪声,而是属于自然声,婴儿的哭闹是一种与年龄相符的、暂时性的行为,他们无法控制自己,他们的父母也常常无能为力。因此,不管他们什么时候哭闹,哭得多大声,居民都必须接受和容忍。如此看来,若重庆高铁事件发生在德国,争议点将减少很多。

当然,我国社会结构与德国等西方国家不同,法律法规也不能完全适用,但是德国这样将法律法规精细到生活各个方面、各种特殊群体的做法确实值得我们借鉴。不一定强制要求所有人忍受儿童的哭闹,至少对于儿童哭闹时的具体情况做出规定,例如年龄范围,哭闹事由,以及哭闹时家长是否做出管理行动、家长的态度等等,力求能够明确普通乘客的权益边界,带娃乘客的责任范围。事实上,随着2021年《民法典》的实行与不断完善,公共交通工具带娃冲突等问题也将迎来更详细、更包容的解决方法。

但是,即使确认了责任范围,儿童尤其是婴儿哭闹仍是一种不可控制的未知因素,怎样应对这样随时可能发生的突发情况?这就对相关配套设施的建设提出要求。

欧洲许多国家的火车都设置了专门的亲子车厢,这些亲子车厢不仅仅在装饰上充满童趣,而且根据车厢设置、上车动线、旅途需求等多方面考虑。芬兰国铁的亲子车厢有上下两层。下层有两排娃娃车停车场,家长不用手忙脚乱地收车,车子停好就可以入坐。车厢上半层为孩子们留出了足够大的游戏空间,足以打发旅途的枯燥,稳定儿童情绪。下层车厢还有婴儿护理空间和家庭包厢,家庭包厢里面有4个大人座位、2个儿童座位和一个迷你的游戏区,包厢的门可以关上,享有不被打扰的私人空间。

瑞士的快车上总会有一节家庭车厢,这种车厢设有儿童乐园,且靠近餐车,方便就近满足孩子渴了、饿了等需求。

德国的亲子车厢除了设有儿童乐园外,还有一个个私密小包厢供家庭使用,包厢内插座、灯控等一应俱全,可以满足换尿布、热牛奶等多种需求。

其实早在2019年,就有网友提出在我国高铁上设立“亲子车厢”或“儿童车厢”,将带娃乘客和普通乘客分开,但是一直颇受争议,至今未能实施。部分网友认为,在购买动车票时是没有门槛的,一节车厢几十个人,就是一个小小的社会缩影,而隔离车厢则是把儿童连带其家长隔绝在这个多元的“社会”外,不利于社会的长久发展。而且根据橙柿互动与民航、高铁等部门的沟通,当前我国铁路运输资源并没有大家想象的那么充裕,碰到节假日可能会有较多儿童出行,但是平时儿童出行量不大时,亲子车厢不能被很好的利用起来,这就造成了资源的浪费。

总之,亲子车厢的设想在我国还未到落实的成熟时机,更多细节有待商榷。目前我国高铁上可供选择的只有静音车厢,担心被打扰的乘客可以在购票时选择带有“静”的车次。

虽然隔离车厢的设想还不成熟,但在普通车厢里,适当增设满足不同需求的配套设施却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当婴幼儿哭闹时,一个密闭又温暖的母婴室是再好不过的去处。但当前我国多数高铁、飞机等公共交通工具没有母婴室,有需求的家长只能使用高铁第五节车厢中的无障碍卫生间,或买票时选择飞机机舱的头部或尾部,这些地方私密性以及卫生等条件远远达不到要求;少数高铁设有母婴室,但也要与残疾人共用,且设施简陋,甚至没有插座。我国公共交通工具上母婴室设施的完善还需提上日程。

另外,对于年龄稍大一点的儿童,一个在合理利用资源情况下设立的隔音儿童房是不错的选择。当儿童因为旅途的枯燥而哭闹时,家长可以将他们带去儿童房,不管是让孩子玩玩具分散注意力还是放任孩子在房内大哭一场都不会打扰到其他乘客。

公共设施对特殊需求群体的“偏爱”是一个社会的人性关怀的体现,这种“偏爱”能大幅度提升社会幸福感和认同感,有利于促进社会发展。例如,如果能够完善公共交通出行等多个方面与“养娃”有关的配套设施建设,减少家长对孩子喂养、教育、发展等方面的担忧,或许可以加强年轻人的生育意愿,破除当前我国生育率下降的困境。

总之,衣食住行是人们生活的基本需求,儿童又是一个特殊群体,在政策与设施上给予适当的“偏爱”很有必要。带娃出行不应该成为家长的心头刺,遇到带娃的乘客也不应该是一件“倒霉事”。儿童带给社会的应该是童趣童真和欢声笑语,而不是指责与骂战,和谐美好的出行体验需要更加完善的政策及配套设施保驾护航。

作者:左孟祎

指导老师:路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