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智联招聘执行副总裁李强:今年大学生就业更主动了

田进2023-05-12 19:00

经济观察网 记者 田进 从2021年开始,高校毕业生规模每年以百万级增长与青年失业率走高正在同时发生。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自2020年以来,16-24岁劳动力调查失业率(以下简称青年失业率)曲线呈逐年上扬态势,并且曲线每年均呈倒“V”型增长,7、8月达到年内高点。而2023年3月青年失业率已达19.6%,为2018年1月此数据定期公布以来的历史次高。按季节走势判断,目前青年失业率可能仍处在爬升阶段。

5月4日,智联招聘发布的《2023大学生就业力调研报告》(以下简称“报告”)也显示,2023年春招季过半,截至4月中旬,在有求职计划的应届毕业生中,50.4%已收获offer,较去年提升3.7个百分点,较2021年下滑12.4个百分点。

智联招聘执行副总裁李强说,春招与大学生就业的节奏有所不同,截至4月中旬关于大学生的调研,不能说明大学生在整个求职周期的就业情况,主要反映的是每年4月这一时间节点的情况。从今年情况看,这届毕业生对于找工作的态度更加主动,选择参加工作就业的意愿在上升,这是一个积极的现象。在接下来2个月左右,大学生们还有充足的时间找工作,相信会有更积极的结果。

同时,失业率高并不意味着应届生不想找工作。《报告》显示,毕业去向上,2023届毕业生工作意愿上升,更加“靠谱”。 2023届毕业生选择单位就业的比例从去年的50%上升到58%,选择自由职业的比例有所下降。

2023年,大学生就业形势究竟如何?接下来将呈现怎样的走势?青年失业率逐年走高的原因?为促进大学生就业,应采取哪些举措?针对这些问题,近期经济观察报专访了李强。

李强表示,近几年高校毕业生规模不断攀升,加之过去几年遗留的往届未就业群体,2023年大学生求职人数持续累加,就业压力的“滚雪球”效应明显。同时,技能错配和偏好错配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就业难度。

经济观察报:一季度,青年失业率持续走高,并且各月数据均高于2022年同期。哪些因素导致青年失业率的走高?

李强:一是年轻人“求稳”心态增强。一些毕业生持续考公、考研,希望获得稳定职位,客观上延缓了就业。

二是年轻人的就业观念发生变化。一部分年轻人不太愿意当打工人,更愿意从事时间和工作地点自由的灵活职业。也有一部分年轻人不仅要找工作,更要找好工作,在面对自己不太满意的工作时,会选择慢就业、缓就业。《报告》显示,2022届高校毕业生中“慢就业”比例约为15.9%,今年这一数据上升到了18.9%。

三是产业结构升级调整过程中的结构性矛盾仍存。目前,中国正处于产业结构调整阶段,过去吸纳大学生就业的主力军——民营企业,以及互联网、教培、房地产等主要行业,人才招聘需求同步受到转型升级影响;同时,数字经济、平台经济正在兴起,灵活就业的“蓄水池”也正在发挥更大作用,网约车司机、外卖送餐员、网络主播、视频博主等新型职业快速发展,但仍需要进一步规范,才能得以解决更多现实问题、释放更多就业机会。

经济观察报:近几年,多方数据显示大学生更偏向考研、进体制,认为这会是大学毕业生就业的长期偏好吗?

李强:短期来看,大学生更偏向考研和进入体制工作可能是当前较为明显的趋势,这主要因为就业压力较大。随着高校扩招,大学生数量剧增,就业竞争日趋激烈。考研和进入体制工作被视为稳定就业的手段,能在一定程度上减轻就业难度;其次,体制内薪酬福利较为有保障;第三,相关政策支持。国家近年来出台了扩招研究生和机关事业单位公开招聘等政策,这也推动和鼓励了大学生的相关选择。

但是,从长期发展来看,这种偏好还是会有所改变——产业结构升级将带来更多机会。随着经济增长方式变化,新产业新业态不断涌现,这必将为大学生带来更多创业、灵活就业等新选择;观念逐渐转变。随着社会进步,个人自主发展的观念会更加显著。不少大学生会选择更加贴合个人兴趣与所学专业的工作,不再过度依赖体制内工作;政策并非长效因素。扩招研究生和公考政策虽在短期内提振了部分大学生选择体制内工作的热情,但政策红利终会被消化,其作用也会减弱。

总体来说,考研和进入体制工作的偏好在短期内会持续并较为明显,但从长期发展角度来看,这种趋势还是会逐渐改变,大学生的选择会更加多元化。

经济观察报:在高校毕业生每年创新高和高青年失业率的背景下,本科学历无用论引起一些讨论,如何看待此观点?

李强:这种观点还是有失公允的。本科学历作为人才培养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个人基础知识、思维品格养成等方面依然有重要作用,不可能完全无用。

然而,本科学历的用处正在发生变化。以往本科学历被视为一种先决条件和门槛,是取得良好工作和发展机会的基本要求。而如今,受网红经济和产能变革等因素影响,学历的作用有所减小,它仅是影响就业的诸多因素之一,不再具有直接的压倒性作用。

因此,本科阶段的学习重心需转变,应加强应用型学科教育,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与实操能力,使其更好适应未来工作或创业需要。个人发展重心从“怎样得到学历”转到“怎样利用好学到的知识”。重要的不再是追求越来越高的学历,而是在一定学历基础上,如何发挥所学专长,借助相关的实践与工作体验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能力。

同时进入职场后的晋升、加薪,需要毕业生发挥更多主观能动性,在工作态度、技能提升、经验积累等方面作出更多努力,而不只是依靠学历与学校。在面临就业压力时,大学毕业生应当更加释怀,在实际工作中坚持学习,提高工作能力,努力奋斗实现“超车”。

总体来说,“本科学历无用论”的说法并不妥当,但我们确实需要重新审视本科学历的意义与作用。它需要与时俱进,关注学生的综合素养培养。个人也需在一定学历基础上,注重从学习到实践的能力提高,通过工作和社会实践来真正发挥所获学历的作用。本科学历的无用并非必然,关键在于如何善加利用。

经济观察报:如何看待接下来的大学生就业形势?

李强:2023届全国高校毕业生规模预计达1158万人,再创新高,高校毕业生规模不断攀升,加之过去几年遗留的往届未就业群体,大学生求职人数持续累加,就业压力的“滚雪球”效应明显。

同时,技能错配和偏好错配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就业难度。一是高校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存在错配,近年来高校扩招规模较大的是文科专业,但是企业对理工科人才需求持续升高。根据智联招聘调研,企业对招聘应届生的主要考核因素就是专业,高校专业扩招与需求的不匹配加剧了大学生就业难问题。二是大学生求职偏好与岗位供给不匹配。近几年大学生求稳心态持续加剧,从过去偏好“创新型”企业转向偏好“稳定型”企业。但当下,国企竞争已趋“白热化”,而民营企业呈现招工难,两极分化明显。

经济观察报:为促进大学生就业,认为关键需要从哪些方面出发?

李强:第一,高校和用人单位通力合作,为毕业生提供针对性更强的就业指导方案,帮助大学生明确职业方向和发展路径,引导学生从自身专业、技能实际出发,不局限在固定的区域、行业、职业上,提早准备、选择适合自己的行业和工作。

其次,高校主动根据社会人才需求进行调整,优化高校专业设置,倒逼高校设置更加贴合市场和就业的专业,培养更加竞争力的人才。如,在学科建设中加强对学生数字技能的培养,特别是强化文科类学生的数字化技能教育。

第三,政策和市场环境支持,拓展大学生灵活就业渠道,除传统就业外,提倡创业、兼职、实习等多渠道就业,满足不同大学生的个性化需求。鼓励用人单位转变招聘观念,实行更加开明的招聘政策,拓宽录用范围,摘掉对学历和专业的“有色眼镜”,注重大学生实际能力和潜力,给予其更多机会。

版权声明:以上内容为《经济观察报》社原创作品,版权归《经济观察报》社所有。未经《经济观察报》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否则将依法追究相关行为主体的法律责任。版权合作请致电:【010-60910566-1260】。
大国资新闻部记者
关注宏观经济以及人社部相关产业政策。擅长细节深度写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