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城时代”来临 我们如何评价和发展城市?

丁文婷2023-05-29 17:11

经济观察网 记者 丁文婷 现代化发展新阶段,国家的高质量发展离不开城市的高质量发展,我们应该如何理解城市的高质量发展?在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特聘教授陆铭看来,城市的高质量发展既反映在单个城市资源的有效利用上,又反映在不同城市之间形成一个相互分工、优势互补的发展格局中。

2023年5月25日,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中国发展研究院举办“安泰·问政”——数据看城市格局暨《强城时代》(城市发展报告第1辑)新书发布会。

陆铭在发布会上表示,中国在城市和区域发展方面,正在加快推进建设统一大市场,畅通国内大循环,而其中的核心问题在于人口、土地和资金该如何配置。“二十大”再次强调,当前,中国要持续推进以城市群和中心城市为核心,带动其他中小城市协调发展的区域发展格局。

在新的发展阶段,如何评价城市的发展水平、质量和潜力,发挥城市的比较优势,提升城市的竞争力和影响力?作为新书的牵头人,陆铭介绍,《强城时代》用一系列的数据和指数来评价中国城市高质量发展的状态。

什么样的城市可以被称为强城?如何衡量一个城市的“强弱”?上海交大安泰经管学院教授陈宪认为,强城指数不只是依据GDP总量,而应该从劳动生产率,土地利用效率等多个维度来呈现发展质量。上海交通大学中国发展研究院以劳动生产率、土地生产率、资本生产率、万人专利授权量、人才比例和人均GDP这6大指标对城市进行评判,关注了城市经济的效率、实力和潜力。

2021年GDP超过5000亿元的城市中,入选的中国大城、强城的有54个。其中,上海、北京并列第一,深圳第三,南京、苏州、无锡分列第四至六位,广州位列第七。

陈宪表示,强城之所以“强”,因为有强产业和强企业,尤其是先进制造业的强企业。这些强城中,除一线城市,以及南京、杭州、武汉和宁波等城市外,地级市中的苏州、无锡、常州、佛山和东莞等城市表现亮眼,这些城市的共同特征是以先进制造业为产业基石。“它们给中国的大城市上了一课:专注于发展先进制造业,尤其是有自身特色的战略性新兴制造业,是从大城走向强城的必由之路”。

“强城时代”的背景下,县城与大城、强城的发展成为一个有机的统一体,未来县城该如何发展?上海海事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副教授李杰伟认为,城镇化需要以人为核心,走差异化的县城发展道路,基于区位和产业进行分工,更多地关注人均方面的指标,关注宜居、边界可持续以及公共服务均等化。比如保障基本公共服务方面,政府要加强人均指标的考核,而不是总量指标考核。

在此基础上,人口流入县城和人口流出县城还要实施差异化改革,在统一的、一般均衡的框架下进行思考。李杰伟表示,我们需要转变观念,实际上,人口流动是有利于共同富裕的,既让一部分人享受经济发展的成果,满足了他们对美好生活的愿望。对于留在当地的人而言,通过土地改革,农业实现规模化、现代化的经济也有利于实现共同富裕。

新时代下,如何认识大城市和小城市之间的关系同样重要。上海大学经济学院讲师、新市民与创新研究院院长向宽虎通过制造业用工的大数据,呈现出在“强城时代”下,大城市与小城市之间的关系脉络。基于制造业季节性波动与柔性制造的特点,以及灵活用工方式的兴起,向宽虎提出了“用工指数”。向宽虎发现,灵活用工市场的发展会通过一系列机制,推动劳动力市场的一体化发展,进而实现跨城市配置劳动力资源。这些制造业企业和求职者不仅在空间上是集聚的,行业间也显现出工价趋同的趋势。

上海交大安泰经管学院教授夏立军则从资本市场的角度探讨城市竞争力。结合城市上市公司数据,夏立军认为,一个城市的竞争力很大程度上体现在其资本活力上,如果一个城市不重视上市公司和资本市场的作用,就没有未来竞争力。而研究资本市场,用好资本市场,充分发挥好资本市场的作用,实现科技、产业与资本市场在城市层面的良性循环,是城市竞争力的关键。

版权声明:以上内容为《经济观察报》社原创作品,版权归《经济观察报》社所有。未经《经济观察报》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否则将依法追究相关行为主体的法律责任。版权合作请致电:【010-60910566-1260】。
不动产运营报道部记者
关注华东地区房地产与大健康,探索资本背后的故事。
工作邮箱:dingwenting@eeo.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