脆弱的亲密和消失的信任

付如初2023-08-22 00:31

付如初/文

心照不宣中的信任危机

看今年现象级的影视作品,比如《狂飙》《漫长的季节》《不完美受害人》等等,总有看文学作品般的惊喜:故事好看、生活可感、意蕴可想、人物性格鲜明、命运演变的逻辑扎实……总之,会让人感觉到现实感十足、原创力勃发。曾几何时,这类特点是属于文学的,是影视向文学谋求的支持和借鉴,甚至是影视向文学要好故事、要崭新的人物关系、要一定的现实广度和心理深度的重要指标。如今,情况似乎有反转。这当然意味着中国编剧的专业化程度变得更高了,同时,恐怕也未尝不是资本的力量让创作者“逐水草而居”的表现——靠出版赚钱毕竟太难了。

但对比这些作品和之前火遍大江南北的《人世间》——由文学作品转化而来的电视剧,似乎又能发现更值得探讨的问题:跟这些影视作品相比,《人世间》在尊重现实复杂性和人性多样性、多变性的同时,似乎没有价值疑难,它始终笃定道德和道义的力量,笃定人与人之间的信任连接,这种连接甚至被强调到成为对抗生活苦难的唯一方式。

这一点非常梁晓声,是他多年写作牢不可破的价值立场。耐人寻味的是,无论社会怎么变化,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伦理怎么变化,这种“前现代”式的朴素价值观依然具有打动人心的力量。它让我们几乎是怀着“道德乡愁”般的忧伤欣赏这样的信任挽歌,体会这种如同心理治疗师催眠般的温情疗愈,让我们虽不能至,心向往之。

如此比较下来就发现,老一辈作家以不变应万变地坚守着自己“高于生活”的价值支点,而新一代的编剧却更擅长在“源于生活”的波谲云诡中——当然这种波谲云诡已经足够丰富、足够有戏剧性——试图抓住些许生活和命运的痛感,至于如何应对和缓解这种痛感,是没有价值观方案的。当然,艺术观念的进步和发展也不要求他们提出方案,他们只需要对价值观的混乱和撕裂保持最大限度的尊重就已经足够脱颖而出了。

让故事停留在故事的层面,让戏剧性封闭在戏剧性里,无法对现实敞开,是这个时代艺术与现实互动的锐利和妥协,也是影视作品的资本运营、审批机制和社会学意义上的时代症候——创作者们似乎前所未有地满足于和观众的心照不宣。至于这种心照不宣总归只是沉默,而这沉默中有多少是相互理解的默契,又有多少是“梦醒了无路可走”的无力,他们没办法深究。而且,动辄票房过亿、收视长虹的作品,这样的心照不宣多了,会不会造成价值观的进一步混乱和人的更加犬儒,也没办法顾及。影视作品和文学作品一样,可以不提供答案,可以在世道人心的匡正纠偏方面表达无力,但至少不应该提供更激烈的撕裂和更大的信任幻灭,如《消失的她》那样。

《消失的她》:爽片背后的信任坍塌

要不是给故事穿上悬疑推理的外衣,用连续的反转牵着观众,让人享受来不及动脑子的爽片的节奏感,《消失的她》的内核几乎可以用“苍白”形容。沉迷赌博的渣男蒙蔽单纯的富家女,以爱和婚姻之名谋财害命,幸亏有闺蜜复仇,才让罪行大白于天下。有意思的是,渣男犯罪的手段是演戏——演深情演受害演焦急,闺蜜复仇的手段也是演戏——演冒名顶替演黑白道的猫鼠游戏演急人之所急。最终,业余的败给了专业的——闺蜜毕竟是海归导演系,而丈夫不过是狗急跳墙的三脚猫功夫。

据说,剧本原型是几年前在泰国把怀孕的妻子推下悬崖的案件;也有观众联系某沉迷赌博的男运动员的真实故事;有报道说,影片有很多国家的素材源,包括苏联电影《为单身汉设下的陷阱》、美国电影《消失的爱人》……在最亲密的关系中也要践行“防人之心不可无”,似乎可以算是《消失的她》提供的启示。

然而这种启示显然无益于世道人心,反而具有强大的破坏力。它不仅让网络上那些那些声明“智者不入爱河”的恐婚一族更加严防死守,而且让已经身处爱情和婚姻中的人不寒而栗。我们或许不愿意把创作者的初衷想象成在求爽的观赏性中制造恐慌、强化疑虑,并由此制造极端话题、扩大票房,但在恋爱脑和“穷生奸邪”的人设间如此悬疑推理,也实在是缺乏智力含量,也更加印证了倘若“高于生活”的价值立场缺位或者混乱,“源于生活”也不过是放大阴暗面和强化不信任。如此从生活到作品的典型化,传播越广杀伤力越大。

心理学家说,与他人建立亲密连接是我们的本能。作为社会动物,我们终其一生都在积极寻找能够相互依存的人。为了找到这样的人,我们甚至不惜把自己塑造成各种形状,比如变成张牙舞爪获取能量、建立连接的焦虑型的章鱼,或者变成遇到危险或亲密就先缩回壳子的回避型的乌龟。([美]杰西卡·鲍姆:《章鱼学会冷静》)

但我们怎么才能知道自己爱上的到底是不是对的人呢?如今这越来越成为难以回答的问题。因为这种不确定性,成年的我们要么过于独立、压抑与人建立亲密关系的欲望,要么不断谈恋爱,以此安抚啃噬内心的孤独感。于是,《章鱼学会冷静》的作者、美国心理咨询师杰西卡·鲍姆依据上世纪八十年代美国心理学家辛迪·哈桑和菲利普·R·谢弗提出的成人依恋理论,将人的依恋类型划分为焦虑型、回避型和安全型。

焦虑型内心有很多恐惧和不安全感。他们不相信自己值得爱,于是他们需要不断确认,包括千方百计想得到亲密关系,并且不惜为维系一段情感牺牲自我、拼尽全力。他们时刻生活在被忽视被抛弃的恐惧中,这种恐惧让他们轻信盲从、充满控制欲,又总觉得自己是受伤害的一方。

回避型也不相信自己能得到所需的爱,只是他们的反应往往与焦虑型相反,一旦感到过于亲密的迹象,第一反应是抽身离开。他们只想保持独立、有自己更多的空间,于是他们掩饰、逃避。然而,最神奇的是,这两类人往往互相吸引,于是亲密关系中你追我跑、分分合合的戏码总是会上演——原来生活和故事中的爱情故事都有心理人格的原因——相爱容易相处太难,用于形容这种关系实在是最为贴切。

无论焦虑型还是回避型,归根结底都是不信任。而鲍姆认为,不信任对方的根源在于不信任自己。因为这种不信任,我们在亲密关系中要找的往往不是伴侣,而是自我缺失的部分。这一点,跟另一本心理疗愈类的畅销书《亲密关系:通往灵魂的桥梁》不谋而合:亲密关系是自我修行的道场,在经历绚丽、幻灭、内省和启示诸阶段之后,缺失得以弥补,创伤得以疗愈。然而,很多亲密关系都倒在了幻灭期——“幻灭”不是负面的词,只是幻想打破之后的现实状态。

《章鱼学会冷静》:

如何坠入爱河而不被淹死?

跟所有与心理学有关的书一样,《章鱼学会冷静》总是力图透过现象看本质,捕捉人的潜意识或者童年缺失,为问题寻找一种可靠的、可调整的心理逻辑。作为心理咨询师,杰西卡·鲍姆接触了很多咨询者。他们带着形形色色的自我和复杂的依恋类型来寻求帮助——一个焦虑型的人也可能会表现出回避型的特点,或者偶尔会有安全型的表现。而作为第一次婚姻失败、第二次婚姻终获幸福的焦虑型依恋人士,她能够精准描述自己的心理状态和情感反应,直面自己的心理问题,给出既客观又体贴,既严谨又走心的方案。

比如她说:我们很多人,尤其是女人,往往被浪漫洗脑,认为婚姻承诺的是伴侣不变的爱和一生没有背叛的幸福,接受的是影视和故事带给我们的似是而非的爱情教育,而我们的社会太过依赖婚姻,赋予婚姻很多责任和使命,要求婚姻双方成为道德完人和理想伴侣。实际上,婚姻的实质不过是“对关系质量究竟如何一无所知或一知半解的两个人,在法律意义上的结合”,它并不必然承诺幸福、物质和安全感,更不确保动机单纯、完全忠贞。“婚姻背后的安全感和相互接受,比婚姻本身更为重要”,所以,“婚姻不是目的地,而是成长过程”。

比如她说:如果你爱上了一个不能以你需要的方式爱你的人,更加用力地爱只会让你完全失去自我,那么这时候,无论多痛苦,你要学的最重要的一课都是放手,找到清晰的界限,并且意识到光有爱是不够的,更要有稳定的自我意识。如此一来,“你可以在全身心爱一个人的同时,保有清晰的界限感”。这种边界,“不是坚硬厚实的城墙,而更像是开关自如的门”。因为这种边界,我们就可以避免坠入爱河的时候不被淹死。

比如她说:“爱不是同频的能力,而是调频的能力”。完美无暇的关系是没有的,无论你多有安全感,都会与伴侣不时产生冲突。“事实上,关系的健康与否取决于你在冲突发生时如何进行处理。”你越清楚自己需要什么样的安全稳定的连接,就越不会将就。你可以说“不”,可以表达愤怒,也可以修复关系,同时还可以启动保护机制,识别危险信号。安全才会让人产生信任。坏男人往往通过让你提心吊胆而让关系变得欲罢不能,好男人则是通过使你安心让你流连忘返。所以,尽管别人的陪伴可以让自己变得更充实、更安全,自己仍然需要尽力活出自我,把安全感完全外包给伴侣的,不是“爱”,是“需要”。

比如她说:当今的时代,我们越来越难以获得理想的亲密关系,这时候我们要么认为自己哪里有问题,要么就借助别的东西来掩盖这种缺失,比如功成名就、事业有成。同时,消费文化也会为我们提供无数种让我们感觉良好的方式,然而,“任何成就或占有,无论是六位数的月薪,价格高昂的奢侈品,还是傲人的身材,都无法为我们带来持久的自我价值感”。真正的自我价值源自内心,你打心里欣然自我接纳,也从不怀疑自己值得爱。那时候的你会认为,自己不比别人差,也不比别人好,现在的样子“刚刚好”。

比如她说:在光艳滤镜的背后,每个人都有濒临崩溃的时候,也有痛苦艰难的时候。就连心理学家也有许许多多的心理问题。而当你诚实地向内看,看到的不可能全是光和爱,还可能有混乱和令人不安的、难以启齿的隐秘。老莎士比亚曾说:“谁知道人的心中暗藏着怎样的邪恶呢?影子知道。”所以,要学会冷静、要建立连接,首先要诚实地面对自己、诚实地接纳自己,这样的过程如“灵魂之暗夜”——不要以为能穿过暗夜的都是厉害角色,或者气质女神,其实,你也可以,只要你敢、你愿意。

比如她说:我们的社会总是在告诉我们人生应该如何展开。我们应该上大学、有事业、结婚、生孩子……如果我们不想要这些,我们肯定有问题。许多人会感到,如果没有达到某个理想目标,我们就失败了;如果离婚了,我们就犯了弥天大错;如果到了某个年龄段还是单身,我们一定是哪里有问题。其实,我们可以摆脱社会试图强加给我们的刻板印象和模式,拥有自己的人生道路。

所有这些建议,都像是给李木子们的忠告,也更像是给很多普通女性的日常忠告。当然,这些建议都是在具体案例的基础上生发出来的。如我们所了解,心理咨询是治疗,也是抚慰;是劝解,也是打开;是转换思考路径,也是直面不容回避的问题。它试图保护脆弱的亲密,留住即将消失的信任。它可以帮助我们及早认清善于伪装的何非们的真面目。

人生不如意事常八九,几乎所有人都带着或多或少、或轻或重的心理创伤生活,而我们的社会和我们自己往往不知道如何面对伤痛。鲍姆通过一个个鲜活的案例和春风化雨般的建议向我们呈现,争吵可能是通往关系改善的捷径;愤怒可能是最可爱的感受;你觉得受伤的时候对方只是在保护自己;焦虑是获得自我充实的开始;更重要的,人的身体自有智慧,它承载着创伤,也蕴藏着疗愈,你要做的只是卸下心防……你越是能够接受自己的全部,越是能接受伴侣的全部,把恋人当队友,健康而安全的亲密关系就会出现。如一本工具书,《章鱼学会冷静》给人提供日常亲密关系中的心理调试指南。

当然,现实中的婚姻往往是烟火气十足的,尤其是中国式婚姻,受传统伦理、家庭压力、物质局限、孩子牵绊、法律疑难的约束更多。在这些约束和自我解放的需求间挣扎与扭曲的饮食男女,要么隐忍克制,彻底验证婚姻的一地鸡毛和藏污纳垢;要么任性草率,让婚姻彻底卸下承诺、责任,变得随心所欲、招之即来挥之即去。在这样的现实面前,心理问题都会显出些许的轻飘和孩子气。

婚姻:好的,不好的,丑陋的……神圣的

心理学者显然也意识到了这样的问题,所以他们在抽离现实之前,尽可能地引入现实问题、加入个人经验。比如《亲密关系》的作者、加拿大心理咨询师克里斯多福·孟就以自己的婚姻为例,写出它好的:两情相悦、心有灵犀的“月晕效应”,那不实的光彩,那朦胧温柔的体验;它不好的:浪漫幻灭,被日常细节的控制、操纵、改造主导的权力斗争;它丑陋的:倦怠、疲劳、怀疑、背叛、隔膜……还有它神圣的:珍惜、敬畏,重获启示和尊重,得到灵魂层面的提升。看得出来,他在形成自己的心理抚慰逻辑的同时,也尽可能地在增加知识的体验感和经验的说服力。更宝贵的是,他是男性视角——在婚姻这种更多通过成为母亲束缚女性的连接方式中,来自男性的理解和体验总是更值得珍视。

总之,看心理学的书会发现,即便是面对婚姻这种人类面临的最复杂、最无解、最爱恨交织的互动关系,他们也总是倾向于笃定一种价值观作为面对问题、解决问题的根基,这种价值观强调无条件的信任和饱含能量的爱,强调自省和一切反求诸己,近乎信仰。比如《章鱼学会冷静》和《亲密关系:通往灵魂的桥梁》都认为:没有什么问题是大到爱都无法解决的,只要你坚信亲密关系的正向作用、坚定婚姻的神圣存在,善于学习,愿意积极储备爱的能力,那所有现实的、具体的问题都可以呈现可沟通、可再认识的面貌。即便双方已经视若寇仇,他们也会用恺撒大帝的话提醒你:“我发现敌人的真面目就是我自己”。——从更新思维方式和提示逻辑变通的角度而言,即便是最顽固的现实主义者、最悲观的不婚主义者也需要心理学家的提示。哪怕这种提示的本意只是:放过自己。

然而,新闻记者的角度不一样。日本记者小林美希出了一本非常有意思的书,叫《有恨意但不离婚的妻子们》,有感于日本接连出现的妻子杀丈夫的极端案件、“银发离婚”案例和温柔女性提到丈夫时会突然冒出“希望他去死”的真实心声。她采访了不同职业、不同年龄的诸多女性,包括公司职员、全职主妇、普通劳动者等等,倾听她们最真实的心声,也直面日本社会面临的诸多问题。因为这些问题,离婚对女性,尤其是做了母亲的女性而言,不是最优选择,唯有丈夫去世才能解决。

据书中的统计数据,日本从2002年开始,离婚案件呈连年下降趋势。作者认为,是经济衰退和就业形势恶化导致了离婚困难。当然,具体到一个家庭,那收入构成、孩子抚养、财产分割、从夫姓制度、低保制度、遗族年金制度、性别歧视等等,都是最现实的问题。此外,书里还出现了“经济家暴”这样的词,女性赚钱养家的家庭,丈夫最初觉得有损自己的颜面,后面又彻底摆烂——这种从歧视到寄生的状态也是一种家庭暴力。所以采访对象才会对小林美希说:“婚姻契约是一份危险的合同,比35年的贷款还要可怕。贷款可以提前还清,可丈夫不能卖掉。夫妻二人身体健康的时候岁月静好,但是还是需要共同面对贫穷和疾病。”

说实话,读这些大多受过高等教育、过的是中产阶级生活的女性的采访实录,体验并不舒服,她们的讲述几乎没有包含所谓的精神和灵魂层面,更多的只是日常:自己怀孕了丈夫照旧加班喝酒;孩子出生丈夫不愿意给孩子换尿布,不愿意送孩子去托儿所,找借口不接孩子放学、不带孩子去医院;为了躲避家务和琐事,宁可加班应酬到深夜……诸如此类的鸡毛蒜皮数不胜数,而所有伤害和恨意的滋长无不藏在这些日常琐事中。当然也有类似出轨、无性婚姻等大问题。浪漫丰满,而生活残酷。显然,心理学解决不了这些妻子们的问题,于是她们采取自己的“报仇”方式:用丈夫的牙刷刷马桶然后看着他刷牙,把抹布上的脏水拧进他喝的味噌汤,停掉丈夫的保险让他醒悟的时候已经身无分文,等丈夫退休让他彻底生活无能等等。

书中提到,日本福冈市有一个“全国亭主关白协会”,主旨是溺爱妻子、辅佐妻子。这个协会根据诸多个案推测,大约有50%的妻子希望丈夫去死,她们看人寿保险条款的时间多于看书的时间,而且妻子厌恶丈夫的实际程度是丈夫感觉到的五倍。那么,丈夫们如何才能避免被诅咒去死呢?

该协会主席天野周一认为,丈夫需要每一天都雷打不动地遵循“爱的三原则”和“不赢三原则”。其中“爱的三原则”是:毫不犹豫地说“谢谢”;毫不恐惧地说“对不起”;毫不羞涩地说“我爱你”。不赢三原则是不赢、不能赢、不想赢,总之要“与妻无争”。当你看到这样的建议忍俊不禁的时候,他正色道:

订婚戒指是世界上最小的手铐。如果夫妻俩能意识到枕边人也是 “陌生人”,就会更容易倾听彼此。只有那些真正懂得婚姻意义的人,才能获得家庭幸福……家庭是人类社会的最小单位,家不安宁则国不长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