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工商联合总会执行总裁郭柄汛:在进博会,寻找数字创新和可持续发展新机遇

田进2023-10-24 12:45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经济观察网 记者 田进 在即将到来的第六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上,新加坡工商联合总会(SBF)将率领56家新加坡企业的500余名企业代表参展,这将是2020年以来规模最大的新加坡参展团。

过去5年里,SBF一共带领了307家公司参加进博会。在2022年第五届进博会期间,新加坡企业与中国企业共计签署15份合作谅解备忘录,金额超过450万新元。2020年-2023年,双方企业共签署了34份合作谅解备忘录,参展企业在进博会的销售额累计近2300万新元。

一直以来,中国与新加坡互为重要的贸易合作伙伴。从2013年起,新加坡连续9年成为中国最大新增投资来源国,自2007年以来,中国一直是新加坡最大的投资目的地。

根据《新加坡工商联合总会2022/2023年度全国商业调查报告》显示,42%的新加坡企业认为海外拓展非常重要,高于上一年的32%;46%的受访企业已在中国开展业务;在计划启动海外业务的企业中,21%的企业表示期待进军中国。

在10月23日的专访中,新加坡工商联合总会执行总裁郭柄汛表示:“新加坡与中国之间的互惠互利关系,为双方带来诸多重要的商业和贸易机会。展望未来,中国将始终是新加坡企业的重要市场,进博会则是新加坡企业拓展中国市场的重要平台,尤其是在数字创新和可持续发展等高增长领域。”

与此同时,郭柄汛表示,在全球经济疲弱的大前提下,无疑给有意拓展中国市场的投资者带来压力,中国经济整体恢复时间也有可能需要较长的周期。但科技创新是中国经济发展的根本动力,新经济必然在中国未来发展中发挥愈发重要的作用。人口老龄化以及绿色经济也为投资者带来潜在商机。

作为新加坡的最高商会,SBF代表新加坡商业团体在本地及海外的贸易、投资及行业关系等方面的利益。一方面,SBF为新加坡政府与企业搭建连接桥梁,以协助营造一个有利的营商环境;另一方面,SBF也代表各商业团体在国际、区域、双边以及多边平台上扩大贸易,促进投资并开展交流。

经济观察网:中国和新加坡互为重要的投资贸易伙伴,在你看来,双方的投资贸易呈现哪些特点,有哪些进一步拓展的机遇?

郭柄汛:我们非常高兴看到双方全面战略伙伴关系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不断获得升级,并在促进经济增长、维护区域稳定和加强人民与文化交流三大支柱上已经拥有非常良好的合作基础和发展势头。

今年3月27日至4月1日,新加坡总理李显龙对中国进行正式访问。其间,两国更是将双边关系提升为“全方位高质量的前瞻性伙伴关系”,还升级了《中新自由贸易协定》,通过提供更亲商、自由和透明的规则来改善企业的市场准入,并加强在贸易和投资、绿色和数字经济等领域的全面创新合作。

根据新加坡工商联合总会最新的《年度全国商业调查》显示,46%的受访新加坡企业已经在中国设有业务分支。那些有计划要拓展海外市场的企业里,21%的受访企业选择将它们的业务版图扩展到中国。我们预计,未来几年中国市场对新加坡企业的重要性将继续增长,商机无限。

举例来说,胜科集团(Sembcorp Industries Ltd)专注于发展可再生能源和可持续城镇解决方案业务,支持能源转型和可持续发展。目前,胜科在中国15个省级地区拥有已运营和开发中的风电和太阳能项目,并在江苏省和四川省参与开发城镇发展项目。胜科集团也是污水处理设施的运营商,在中国的工业用水与污水处理总产能约180万立方米 /天,业务遍及中国7个化工和石化产业园。

经济观察网:2023年世界贸易总体低迷且GDP增速预期不好,你认为投资新加坡有哪些机遇与挑战?

郭柄汛:尽管全球经济面临挑战,新加坡仍然是全球最强韧稳定的经济体之一。新加坡以政治稳定为支柱,依靠廉洁和政策透明的制度取得企业的信任,提供一个安全可靠的经商环境。稳健的货币和财政政策加上健全的司法体系,是我们低风险经济的支柱。企业可以对其投资的潜在增长感到有信心。新加坡作为国际金融中心,外资流入总额全球第四。

市场准入和连接性方面,新加坡地处东南亚的战略位置,是深入该区域快速增长消费市场的最佳选择。新加坡拥有世界级的基础设施,包括一个被列为全球第九繁忙的国际机场和一个全球最繁忙的港口之一,有利于企业的连接和物流。

新加坡也被称为通往东盟的门户。东盟是世界增长最快的经济地区之一,也是中国对外投资增长最快的地区之一。当然,全球经济面临的挑战导致出口导向型产业可能受到影响。

经济观察网:在逆全球化和世界供应链脱钩的风险下,你如何看待中国本土的投资前景?

郭柄汛:在全球经济疲弱的大前提下,加上地缘政治原因,无疑给有意拓展中国市场的投资者带来压力,但科技创新是中国经济发展的根本动力,新经济必然在中国未来发展中发挥愈发重要的作用。人口老龄化以及绿色经济也为投资者带来潜在商机。新中两国企业可以在传统的服务和贸易领域以及数字经济、绿色经济和生物医药等新领域深化彼此之间的合作,合力开拓新机遇。

经济观察网:对于2023年进博会,你期望达成怎样的成果?

郭柄汛:除了希望通过进博会继续驱动新加坡企业在中国市场能够实现长期发展目标、探讨如何调整心态,让产品和服务行业在激烈竞争的环境下继续保持创新和竞争力之外,我们还希望凭借新加坡与中国的贸易和物流互联互通,让新加坡成为中国企业掘金东盟及其他地区的基地。

同时,随着新加坡与中国双边伙伴关系进入新阶段,我们期待新加坡企业借此机遇深化并扩展在中国市场的业务。

经济观察网:今年56家新加坡企业将参展2023年进博会,这些企业在分布上呈现怎样的特点,希望在哪些方面寻求合作机遇?

郭柄汛:随着企业的商务旅行恢复,重返进博会参展的新加坡展商数量从去年的23家上涨至今年的34家,这显现了新加坡企业对于通过进博会投资中国市场持有信心。这也将是2020年以来规模最大的新加坡参展团,首次参展的企业占40%,60%的企业则拥有多次参展经验。

近几年,新加坡展馆分为服务贸易、食品及农产品和消费品三个展区。

在消费品展区,今年新加坡展商数量将由去年的8家上涨至今年的13家,这也是新加坡展馆在消费品展馆中规模最大的一次。在“健康中国2030”规划愿景下,中国的健康产业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动力之一,这也为相关的新加坡企业在这一领域与中国企业建立合作提供了机会。随着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对疾病预防、健康管理等健康消费及美容产品和服务的需求日益增强。根据大华银行集团的研究,从投资角度来看,保健领域保持着强劲的增长机会。

在服务贸易展区中,我们看到新加坡企业的巨大潜力。其中两家参展企业参与了中国和新加坡的第三个政府间合作项目。全球第12大集装箱航运公司太平船务集团和全球供应链协调者PSA 国际港务集团参与了“国际陆海贸易新通道”项目,分别投资建设了中新南宁国际物流园、钦州铁路集装箱中心站等物流枢纽项目。

食品及农产品展区为新加坡农业食品敞开了大门。在收入水平日益提高、生活节奏加快的背景下,人们对食品安全、质量以及食物种类和营养价值的追求也更加关注,这为新加坡农业食品生产商提供了出口产品的绝佳机会。我们的参展商期待为中国消费者提供创新、安全和营养丰富的食品选择。

版权声明:以上内容为《经济观察报》社原创作品,版权归《经济观察报》社所有。未经《经济观察报》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否则将依法追究相关行为主体的法律责任。版权合作请致电:【010-60910566-1260】。
大国资新闻部记者
关注宏观经济以及人社部相关产业政策。擅长细节深度写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