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观察网 记者 田进 11月10日至12日,在持续三天的“好客山东 好品山东”2023北京推荐会上,多家山东企业的展品诠释了山东在打造大国重器方面的系列成就。
整体上,山东制造业体系完备、基础雄厚。近3年,山东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年均增速近15%,累计培育国家级智能制造示范工厂35家,数量居全国第一。2022年,山东规上装备制造业营收2.4万亿元,占规上工业营收总额的22.1%。
在天空领域,依托烟台优越的地理位置和港口条件,东方航天港打造了航天海上发射母港,以及火箭研发制造中心、卫星载荷研发制造中心、海上发射平台研发制造中心和卫星数据应用开发中心。
具体产品方面,捷龙三号固体运载火箭为中国起飞规模最大、运载能力最强的固体运载火箭,2022年12月9日在海阳市首飞;长征十一号固体运载火箭的运载力达500kg,2019年在烟台海阳市实现运载火箭海上总装、总测、出港“一站式”发射。出色完成了太阳同步轨道、低倾角圆轨道的发射任务,具备常态化海上发射能力。
捷龙三号固体运载火箭 田进/摄
卫星领域,“烟台一号”卫星为国内商业航天领域第一颗智能遥感卫星,具有动静态成像、在轨智能处理以及星地—星间传输通信功能。预期完成遥感影像从数据获取到应用终端分钟级延时的遥感信息高效智能服务,实现信息网络环境下遥感数据应用“快、准、灵”的目标。
多家企业也在天空领域推出了具体产品。如龙翼航空推出的FT60消防投弹无人机最大起飞重量65公斤,最大荷载30公斤,可完成25公斤级水基灭火弹的投掷灭火工作,并且可以进行多次起飞投弹作业。是国内首个 “察灭一体” 空中消防解决方案。
龙翼航空的消防投弹无人机 田进/摄
除此之外,高端海洋装备历来是全球海洋科学技术的制高点。近年来,山东坚持陆海统筹、向海图强,持续推动高端船舶、海洋工程装备、海上风电、核电装备、海上发射装备等海洋装备产业快速发展,研制一批国内外首创的海洋装备大国重器。截至2022年,山东省共有船舶与海工装备规上企业126家,实现营收630亿元,高端海洋装备制造迈上新台阶。
例如,烟台中集来福士海洋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的“蓝鲸1号”是目前全球最先进一代超深水双钻塔半潜式钻井平台,采用Frigstad D90基础设计,由中集来福士完成全部的详细设计、施工设计、建造和调试,配备DP3动力定位系统,入级挪威船级社。 平台最大作业水深3658米,最大钻井深度15250米,是目前全球作业水深、钻井深度最深的半潜式钻井平台,适用于全球95%深海作业。
与传统单钻塔平台相比,“蓝鲸1号”配置了高效的液压双钻塔和全球领先的西门子闭环动力系统,可提升30%作业效率,节省10%的燃料消耗。“蓝鲸1号” 拥有27354台设备,40000多根管路,50000多个机械完工质量报验点,电缆拉放长度120万米。2017年5月18日,“蓝鲸1号”在南海神狐海域助力试采可燃冰成功,创造了产气时长和总量的世界纪录。
青岛国信集团推出的“国信1号”10万吨级游弋式智慧渔业大型养殖工船,为世界上设计规模最大、功能最全的游弋式封闭养殖平台,首创了 “深远海船载舱养模式”,获国家发改委、农业农村部2020年现代化海洋牧场建设综合试点项目;纳入国家科技部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 部省联动专项。
“耕海1号”海洋牧场综合体 田进/摄
“耕海1号”海洋牧场综合体则采用“5G+海洋牧场”发展模式,年可养殖斑石鲷、真鲷等优质海水鱼类20万尾,约15万公斤。生态养殖围栏环绕成40万立方米水体,为全国最大单体养殖水体。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85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