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拉善岩画:岩石上的史诗 | 对谈

文博时空2023-11-16 08:20

文博时空 作者 巍岙、阿拉善博物馆王晓莉 岩画,这一刻绘或镌刻在岩石上的古代艺术符号,可以说是人类最早艺术造型的滥觞,这部无声的史诗向世人传述着史前时期至各个历史时期的先民活动场景。古代先民用写实和抽象的雕刻艺术手法,揭示了不同时代、不同民族的经济生活、社会活动和自然生态环境,全面反映了氏族、氏族部落及草原游牧民族的生活、生产方式、精神世界等。阿拉善岩画留下了先民们推动草原文明向前的历史轨迹,是人类从稚嫩走向成熟的历史画卷。

8 月 30 日“美在阿拉善——岩画与居延汉简艺术展”在宝鸡青铜器博物院开展。展览深度整合了阿拉善地区独具特色的文物资源,将沉寂千百年的古老岩画带到了宝鸡青铜器博物院。岩画是什么?为什么选择用岩画来诠释“美在阿拉善”的主题?阿拉善岩画的内容包含了哪些主题和形象?代表着什么含义?我们请阿拉善博物馆展陈部主任王晓莉和大家聊一聊。

再现古代社会的“活化石”

文博时空:岩画是什么?

王晓莉:岩画是指古人用颜料或石质、金属工具在岩石表面用涂绘、喷绘、敲凿、磨刻、划刻等方法制作的图像或符号。它是先民在社会活动中留在岩石上的历史印记,是文字之外又一传承文化的重要载体,对于复原已经逝去的历史具有重要的证史价值和补史作用。

文博时空:为什么岩画专家盖山林先生称岩画为“活化石”?

王晓莉:在人类文字出现之前,岩画作为唯一的文化载体、最古老的艺术形式,承担了记载早期人类社会史、宗教史、精神史的职责。这部早期人类的图像史诗,诚如岩画专家盖山林先生所言:“不仅是人类艺术史上辉煌的开篇之作,也是忠实再现作画时代的物质生活和精神世界的‘活化石’。”

文博时空:为什么选择用岩画来诠释“美在阿拉善”的主题?

王晓莉:阿拉善岩画起源于旧石器时代晚期,历经各个时期延续至明清,年代跨度大,题材丰富。其制作手法独特、艺术造诣深厚,成为中国古代艺术精品。岩画是阿拉善独具特色的文化遗产,截至目前,阿拉善盟境内发现的岩画点已达 120 余处,共计 5 万多组,主要分布于贺兰山西麓、龙首山、雅布赖山、曼德拉山、阴山西端及阿拉善北部戈壁丘陵等区域。内容以各种动物居多,还有狩猎、放牧、图案和文字等。造型古拙质朴、线条简洁疏朗,深刻揭示了古代东西方文化和各民族在阿拉善地区交往交流交融的文化现象,是研究我国北方地区民族史、美术史、宗教史等方面极为珍贵的资料。

伊克尔布日岩画群(额日布盖)

夏日玛岩画群(曼德拉苏木)

查干陶荣木图岩画群(额肯呼都格镇大井队)

查干陶荣木图岩画群(额肯呼都格镇大井队)

曼德拉山

文博时空:内蒙古阿拉善“曼德拉山”的岩画非常著名,以其历史久远、雕刻精湛、图案逼真、古朴粗犷的特点被誉为“美术世界的活化石”,亚洲第一,世界第二。能不能给我们简单介绍一下曼德拉山岩画情况?

王晓莉:曼德拉山山体以花岗岩为主体。大面积发育,球状风化而形成的花岗岩成为这里的整体风貌,其主体东西长约 6 公里、南北宽约 3 公里,呈椭圆形。岩画就刻画在花岗岩山脊中大量分布的一条条玄武岩脉上,玄武岩质地致密,相对风化较慢,其因温度骤变而易解理为块状结构,容易形成大的平直石面,且经日晒氧化形成黑漆光泽(又称黑晒岩),故成为制作岩画的理想材料。正是这种得天独厚的条件,曼德拉山受历代草原游牧艺术家的青睐,成为一座草原游牧艺术殿堂。据调查,曼德拉山目前共发现岩画 6000 多幅,其密度之大世界罕见。我国著名岩画专家盖山林先生称其为“北方游牧民族的艺术画廊”。

曼德拉山岩画群(曼德拉苏木)


文博时空:阿拉善岩画都使用了哪些刻制手法?

王晓莉:岩画刻制手法多样,艺术造诣精湛,从制作技术上大致可将阿拉善岩画分为岩绘类和岩刻类。岩绘类岩画的制作方法包括涂绘法和喷绘法,如雅布赖山中的彩绘手印岩画等。刻绘类岩画的制作方法主要包括敲凿法、磨刻法、划刻法三类,如贺兰山、曼德拉山岩画等,其中用敲凿法作画的情况最为普遍。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在同一幅岩画上刻制的岩画内容有几个时代的作品。为我们区分岩画的早晚关系提供了重要的线索,同时也为我们判断不同时期的刻制手法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雕凿制作的岩画

图片磨刻制作的岩画

划刻制作的岩画

彩绘制作的岩画

不同时代不同制作手法的岩画

划刻与雕凿共同使用制作的岩画


文博时空:阿拉善岩画创作于哪些年代?这些年代是如何确定的?

王晓莉:阿拉善岩画年代是从史前时期到近现代一直延续。岩画断代的方法主要有:图形断代、风格断代、制作方法断代、考古发掘断代、邻近遗存断代、包浆及风化物断代、叠压关系断代、矿物沉积的放射性碳分析、地衣测年法、微腐蚀分析、热释光测年法等。

旧石器时代晚期岩画

新石器时代中晚期岩画

青铜时代至铁器时代早期岩画

北朝至唐代岩画

西夏时期岩画

元代至清代岩画

文博时空:阿拉善岩画的内容包含了哪些主题和形象?代表着什么含义?

王晓莉:阿拉善的刻绘岩画主要分为以下三类:一是表现“天体神灵”原始信仰崇拜观念的岩画,即神格面具、同心圆、涡纹、凹穴、天体等图像;二是表现“大地生物”的岩画,即羊、牛、马、骆驼、鹿、狗、鹰、虎、豹等动物形象;三是表现“人类社会”的岩画,即各种不同类型的人形、车辆、帐篷等图像。可谓是记录着“天、地、人”——世间万象的岩刻百科全书。这些吐蕃、党项、蒙古等北方游牧民族留在岩画上的各种符号、题字以及印记等图像,都是各民族繁衍生息、不断交流融合的印证。

神明图案

三鹿图

牦牛图

图片鹿、鹰图

放牧与围猎图

骑者图

交战图

哪些展品不容错过?

文博时空:这次的展览中,哪些岩画不容错过?

王晓莉:“美在阿拉善——岩画与居延汉简艺术展”分为“仰观俯思·山海探幽”“千载咏叹·披图可览”“弱水流沙·木石共思”“丝路芳华·鉴古开今”四个章节,展出岩画实物 34 件。我们还将岩画实物与拓片上的内容图案线描出来后,对内容、图案进行了详细描述。

阿拉善右旗 布布手印岩画 旧石器时代晚期

布布手印岩画位于阿右旗雅布赖苏木北部群山中的布布井洞窟,岩画分布于岩洞内侧顶部,共发现褐红色颜料彩绘手印 11 个,其中 9 个左手印,2 个右手印。布布手印岩画是阿拉善地区迄今为止人类最早的色彩图像,距今约 13000 年或更早。布布洞窟手形岩画的发现,为我国手形岩画的研究和史前文化艺术的考察提供了可靠的实物资料,对世界手形岩画的研究也具有一定的意义。

阿拉善右旗曼德拉山岩画 图案 青铜时代

图案主体为太阳花人面像,左侧配有一小人面像。主体清晰,制作方法为凿刻,采用阴刻表现手法。

阿拉善左旗折腰山岩画 虎 新时期时代

图案主体为一只老虎,老虎张着嘴。身体细长,前驱,尾部收窄,虎身纹路刻画流畅。主体清晰,制作方法为凿刻、线刻,采用阴刻表现手法。

阿拉善右旗曼德拉山岩画 车轮 青铜时代

图案主体为车轮型图像,大圆中间有一小圆,以中间小圆为中心,有数条射线向四周扩散。主体清晰,制作方法为凿刻、磨刻,采用阴刻表现手法。

阿拉善右旗曼德拉山岩画 村落图

此画敲凿制成,刻画了一个由十八顶帐篷组成的村落。各帐篷间皆点缀着人形,人身着长裙,双手合十拱于胸前,作恭立状。其中左上方人最为高大,系女性,五官粗备,特意刻画出乳房。大帐篷是村落的中心建筑,最为高大。在大帐篷右侧有四排帐篷,共计十顶,样式基本相同。大帐篷左侧有两排共七顶帐篷、五个人形和似犬的动物。岩画再现了原始氏族部落村落的布局、帐篷的构造样式,也可解读为一幅反映母系氏族部落的繁衍生息图或氏族部落谱系图。

阿拉善右旗曼德拉山岩画 猎羊 青铜时代

图案主体为一只北山羊,有两位射手手持弓箭一前一后瞄准中央的北山羊。射手双腿分开,露出尾饰。主体清晰,制作方法为磨刻,采用阴刻表现手法。

阿拉善左旗敖伦布拉格岩画 骑猎图 铁器时代

图案主体为四位骑者与多个动物,骑者双臂展开手握缰绳,马尾上扬,呈疾驰状,表现为围猎场景。主体清晰,制作方法为凿刻,采用阴刻表现手法。

阿拉善左旗科学井岩画 人面像 新时期时代

中间大的人面上线条组合了多个图案,具有装饰性和威严性。在其左面是一个椭圆形人面像,头部两竖条饰件,右面是一个小的圆形人面像,采用磨刻表现手法。

阿拉善左旗骆驼山岩画 北山羊 铁器时代

图案主体为一只北山羊,长角,短尾上扬。主体清晰,制作方法为凿刻,采用阴刻表现手法。

阿拉善左旗骆驼山岩画 双鹿图 唐代

图案主体采用线刻的手法刻画了两只奔跑中的鹿,右侧鹿角长而夸张。主体刻画清晰,制作方法为凿刻,采用阴刻表现手法。

阿拉善左旗骆驼山岩画 舞者 唐代

图案主体为一大一小两个舞者,舞者双臂展开,双腿叉开,下方一位高举双手手中挥舞法器,舞者下方有一动物行走。主体清晰,制作方法为凿刻,采用阴刻表现手法。

阿拉善左旗骆驼山岩画 植物 铁器时代

图案主体为植物,下方有一个方框,向上生长出一棵树。主体清晰,制作方法为线刻,采用阴刻表现手法。

骆驼山岩画 骑者与羊 唐代

图案主体为两骑者两匹马,马呈坐卧姿态,主体轮廓清晰,身形修长,嘴张开呈嘶鸣状,马尾长向内舒卷。骑者策马扬鞭,马腿弯曲,尾部上扬。主体清晰,制作方法为凿刻、磨刻、线刻,采用阴刻表现手法。

骆驼山岩画 围猎图 唐代

图案主体为两只奔跑中的北山羊,口部大张表现逃命时的呼吸急促,大羊为凿刻,小羊为线刻,一大一小表现并列奔跑时的远近关系,周围刻画了四位猎人张弓射猎,左侧最上方刻画了一只猎鹰,生动的表现了当时的围猎场面。主体清晰,制作方法为凿刻、线刻,采用阴刻表现手法。

近距离感受古老的艺术气息

文博时空:通过展览希望向观众传递哪些信息?

王晓莉:“美在阿拉善——岩画与居延汉简艺术展”旨在讲好中国故事,向观众奉献兼具历史人文品格和学术水准的艺术飨宴,敞开“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文化胸怀,将历史的温度、文化的温度、情感的温度、心灵的温度传递给大家。同时,不断增加展览趣味性和互动性,配合展览,开展“岩·艺”岩画拓印体验活动,通过现场互动,传播历史知识,进一步引导观众近距离感受到阿拉善岩画的古老艺术气息。

宝鸡青铜器博物院展览现场

图片 | 巍岙、阿拉善博物馆王晓莉

排版 | 小谢

设计 | 子彤

版权与免责:以上作品(包括文、图、音视频)版权归发布者【文博时空】所有。本App为发布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服务,不代表经观的观点和构成投资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