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道王陵,再现古丝绸之路重镇的繁华 | 观展

文博时空2023-12-02 09:59

文博时空 作者 石渠 “天含青海道,城头月千里。”唐代诗人李贺在《塞下曲》中提及的青海道,就是古代丝绸之路南线的重要通道。

丝绸之路上起于两汉,下止于清末,上下两千年;从空间上说,丝绸之路东起洛阳、长安,途经青海,西至古罗马,绵延 7000 公里。当丝绸之路北、中道因战争而中断时,作为南道中的重要部分,“青海道”发挥了前所未有的重要贡献,不但拴住了经济,还凝聚着文化。在青海道重要节点都兰热水发现的吐谷浑王陵,被列为 2020 年中国考古发现、全球丝绸之路考古十大发现。

最近,中国考古博物馆举办的“从‘九层妖塔’到阿柴王陵-青海都兰热水墓群精品文物展”,让我们一睹昔日古丝绸之路重镇上的繁华。

青海道与热水墓群

谈起中外陆路交通,我们所想到的往往是经甘肃河西走廊进入新疆,沿塔里木盆地两缘穿越葱岭,通往中亚、印度和欧洲的那条主干线,即所谓“丝绸之路”。实际上,还有一条不经河西走廊,而是走青海古羌人居住区而通今新疆以至域外的路线,即“青海道”,也极为重要

吐谷浑道示意图(北朝至隋代) 图源:《丝绸之路青海道志》

经学术界考证,青海道初创于史前,约形成于东周时期。远古时期,青海是我国古代羌人的聚居地。秦汉之际,青海地区向北横切河西走廊至蒙古草原,向东经湟水流域至中原,向东南经岷江至四川,形成了三条主要的交通路线,即《史记》《汉书》等历史典籍记述的“羌中道”。虽然汉朝政权对河西走廊的维护和重视,使得“羌中道”一度并未发挥重要的交通作用,但是可以肯定的是“羌中道”为后来丝绸之路青海道的进一步发展和兴盛奠定了重要基础。

青海道在南北朝至唐朝时期走向兴盛并进入鼎盛。南北朝时期,游牧王国吐谷浑统治了青海原有的羌、氐等部落,立国 350 年,疆域北与河西走廊相连,西与西域诸国接壤,既与南朝各政权保持朝贡关系,又与北朝各政权建立了良好的外交关系,扮演了沟通各方联系的纽带角色,并一度代替了河西走廊的交通作用

因此时的青海道横贯吐谷浑,并多由吐谷浑王国掌管,故被史学家称为“吐谷浑道”。此道沿线遗存的众多古城、烽火台、古渡口,以及出土的大量丝织品和西域货币等文物,印证了“吐谷浑道”兴盛的历史事实。663 年,吐蕃大举进攻吐谷浑,吐谷浑可汗诺曷钵与弘化公主及数千帐逃入凉州,吐谷浑灭国。留在青海吐谷浑故地的亲蕃势力被纳入吐蕃统治之下。但青海道交通并未因此阻断,“唐蕃古道”进一步丰富了青海道的内容,不仅在汉藏交往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而且还是中原地区经西藏前往尼泊尔、印度等地国际通道的南亚走廊。

都兰作为丝绸之路青海道的重要节点,在其所连接的东西交通道路的沿线上,遗留大量重要遗迹、遗物,其中以热水墓群为代表,成为东西方文化接触、渗透、碰撞与交流的重要证据。

血渭一号与2018血渭一号

1982 年,在海拔 3300 多米的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都兰县热水乡,青海省文物研究所首次调查发现了热水墓地,并对其中规模最大的一座进行了发掘,这也即是血渭一号大墓。这是中国首次发现吐蕃墓葬群,共有墓葬 200 余座。

都兰县热水乡的热水墓群

血渭一号大墓

血渭一号墓建在自然山体上,在对自然山体加以修整后,形成二层平台。在二层平台中保留山体堆积,在其周边砌石形成梯形台基,台基共三层,逐层内收。墓室开凿在梯形台基中部的山体堆积中,附属建筑位于梯形台基的东北,依台基东边而建。在其南侧平地上,有众多陪葬坑和殉马坑组成了附属遗迹。因其雄伟高大,当地藏民称其为“九层妖塔”(实际上与盗墓小说并无关系)

根据墓葬中出土的金银器、丝织物与其他地区有明确纪年的器物的比对,我们可以大致将该墓葬的年代确定为七、八世纪之交,相当于中原地区的初唐时期。参照敦煌古藏文写卷的记载,薨于 694 年的坌达延墀松可作为热水一号大墓墓主人的可能人选,他大概是吐蕃吞并吐谷浑后册封的首位吐谷浑王,689 年娶吐蕃公主墀邦为妻,其子为下任吐谷浑王坌达延赞松。

2018 年,由于震动全国的 3.15 热水墓群被盗案,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和青海省考古研究所组成联合考古队又对编号为 2018 血渭一号墓的被盗墓葬进行了发掘。

热水墓群地形图

2020 年对 2018 血渭一号墓的航拍全景

2018 血渭一号西距“血渭一号”400 余米,坐西朝东,为木石结构多室墓,由地上和地下两部分组成。地上为陵园,平面呈方形,由茔墙、祭祀建筑,以及封土和回廊组成。地下部分由墓道、殉马坑、照墙、甬道、墓门、墓圹、殉牲坑、砾石层、五室墓组成。反应了吐蕃文化与鲜卑文化、中原文化融合的多元形态。

虽遭严重的盗扰破坏,2018 血渭一号仍残存有大量遗物,种类包括印章、容器、饰品、马具、覆面、带饰和棺饰等,共计有 1207 件(组)。其中的银金合金印章阴刻双峰骆驼和藏文,藏文译文为“外甥阿柴王之印”,这让考古队员激动不已,因为它对确定墓主身份提供很大帮助(“阿柴”是吐蕃人对吐谷浑的称呼)。

“外甥阿柴王之印”印章

考古人员通过三维重建的印面图片,骆驼、藏文清晰展显

663 年吐蕃征服吐谷浑后,为了统治原吐谷浑境内各部,就势必要扶植一个亲蕃的吐谷浑王。为加强对吐谷浑王的笼络与控制,多采用政治联姻的方式,将吐蕃公主嫁给吐谷浑王,形成甥舅关系。在《敦煌本吐蕃历史文书》的《大事纪年》中即有“赞蒙墀邦嫁与阿柴王为妻”的记载。

阿柴王陵

亲蕃的吐谷浑王自称外甥,作为吐蕃的小邦而存在,地位却远在诸小邦之上,在其管辖之内,设置相应的大尚论、尚论等不同级别的官吏,也有与吐蕃王朝相同的告身位阶制度,从表面上获得相对独立自治权。

2018 血渭一号墓的树木测年为 744±35 年,是吐蕃赞普赤德祖赞统治时期。出土的银质印章,是典型的吐蕃风格的印章,符合墓葬的时代。吐蕃赞普赤德祖赞统治时期,以外甥自称的吐谷浑王,非莫贺吐浑可汗莫属。

青海吐谷浑、 吐蕃考古大事记

丝绸之路上东西文化交流的见证

本次中国考古博物馆特展,展出了唐代吐蕃时期该墓群的精美文物,为我们带来了一场精彩的视觉盛宴。

该墓葬出土的丝绸品极具价值,其中织金锦、缂丝、嵌合组织显花绫、素绫等均属国内首次发现。西方织锦中独具浓厚异域风格的粟特锦数量较多;一件织有中古波斯人使用的钵罗婆文字锦,是所发现世界上仅有的一件确证无疑的8世纪波斯文织锦。图案有各种奇花异草、珍禽异兽、车马人物等。其中佛像、人物射猎、西域人图像、织锦袜等是我国第一次发现的珍品。本次展览也可看到部分珍品。

织锦残片

紫地花瓣团窠含绶鸟锦残片

紫地婆罗钵文字锦残片

紫地婆罗钵文字锦残片(局部)

黄地连珠窼对马纹锦残片

蓝地蜡撷印花绢残片

展出的金银器极具特色,制作技法精妙。其中的各类像生性牌饰,如凤鸟、鹿、人物等形象栩栩如生;饰品种类多样,雕刻繁复,熠熠生辉,常见贴金工艺与绿松石镶嵌;大件的马鞍前桥金饰件和金胡瓶极尽奢华,尽显王者气质;出土的琵琶形银带扣与萨珊波斯银币则生动的反映了青海道上的东西文化交流

包金银饰件

骑射人物包金银饰片

骑射人物包金银饰片

人物贴金银饰片

贴金鹿纹银饰片

鎏金凤鸟

金杏叶

金缨罩

金饰件

鎏金银唐草饰条

冠状镂空金饰片

金胡瓶

立凤银饰片

金带饰

藏文木简

料珠(玻璃)

玛瑙珠

镶绿松石金凤钗

镶绿松石金凤钗(局部)

镶绿松石金覆面

银饰件

银饰局部

马鞍前桥金饰件

银质胡床饰件

象牙梳

萨珊波斯银币

观展攻略

“从‘九层妖塔’到阿柴王陵—青海都兰热水墓群精品文物展”属中国考古博物馆临展,为付费参观项目,展览时间为 2023 年 9 月 28 日至 2024 年 3 月 28 日。周二对历史、考古、文博及相关单位团体开放。周三至周日对社会公众开放。

展厅现场

需实名制(分时段)预约参观。个人观众可提前 3 天通过中国历史研究(http://hrczh.cass.cn/)、中国考古博物馆微信公众号预约。

观众凭预约信息在博物馆入口临展专用通道(博物馆西侧观众通道)付费获取纸质门票。凭预约时使用的身份证件从临展专用通道入馆,凭门票入临展厅。

参观票价为 198 元,老人、幼儿、18 周岁以下学生、军人等可享受半价 99 元;3 周岁(不含)以下儿童、离休干部等可享受免票。(具体优惠政策请参照特展预约需知)

交通方式:

1. 地铁:8 号线、15 号线 奥林匹克公园站 D 出口

2. 公交:82 路、419 路、538 路北辰东路站

自驾车停车:奥林匹克公园中心区 2 号门地下停车场

团队车辆停车:北京奥林匹克公园 P 4 停车场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国家体育场北路 1 号院 1 号楼(南门)

参考文献:

[1]吴焯:《古代青海交通西域的路线及其历史沿革》,《西域研究》1992年第2期。

[2]赵艳:《交流与互鉴:丝绸之路青海道艺术研究综述》,《青海社会科学》2022年第3期。

[3]霍巍:《吐蕃时代:考古新发现及其研究》,科学出版社,2011年。

[4]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青海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青海都兰热水墓群2018血渭一号墓》,《考古》2021年第8期。

[5]韩建华;《青海都兰热水墓群2018血渭一号墓墓主考》,《中原文物》2022年第1期。

[6]仝涛:《青海都兰热水一号大墓的形制、年代及墓主人身份探讨》,《考古学报》2012年第4期。


图片 | 石渠

排版 | 小谢

设计 | 雨欣

版权与免责:以上作品(包括文、图、音视频)版权归发布者【文博时空】所有。本App为发布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服务,不代表经观的观点和构成投资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