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财务局积极变阵 杭州银行第一大股东易位

汪青2024-01-18 20:45

经济观察网 记者 汪青 刚刚发布业绩快报的杭州银行,其第一大股东将由杭州市财政局变更为杭州财开集团。

1月17日晚间,杭州银行发布《关于股东权益变动的提示性公告》,杭州市人民政府决定由杭州市财政局对杭州银行、杭州金投集团履行国有金融资本出资人职责,同时将杭州市财政局持有的7.03亿股杭州银行股份以协议转让方式划转至杭州金投集团的全资子公司杭州市财开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杭州财开集团”),作为对该公司的出资。

根据财开集团披露信息,杭州市人民政府所持杭州金投集团90.5912%股权将划转给杭州市财政局;划转完成后,杭州市财政局将成为杭州金投集团控股股东。

作为杭州金投集团的全资子公司,杭州财开集团原名杭州市财务开发公司,此前曾是杭州市财政局投资的国有独资投资集团公司。1999年,杭州财开集团入股杭州银行;2014年,杭州财开集团和杭州市投资控股有限公司联合组建杭州金投集团,股东权益变动前为杭州银行第四大股东。

在本次权益变动完成后,杭州财开集团共计持有杭州银行股份比例将由6.88%增加至18.74%,显著超过非国资的红狮控股所持有的11.81%股份,成为杭州银行第一大股东。穿透股权结构后,杭州市财政局对杭州银行的控股比例间接由11.86%增至18.74%。

值得一提的是,自2023年2月杭州市财政局解除与杭州银行一致行动人关系后,杭州银行一直处于“无主”状态。此次股权变动亦未改变杭州银行无实控人的现状,杭州银行方面表示,此次股东权益变动“不会引起公司管理层变动,不会对公司日常经营活动产生不利影响,公司仍具有规范的法人治理结构”。

对此,杭州银行在公告中表示,“是为贯彻落实中央金融工作会议精神,进一步完善杭州市国有金融资本管理体制,结合杭州市关于推进国有资本布局优化的战略部署,根据杭州市人民政府的相关批复进行”。

有分析人士认为,大股东转变为地方国企,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可以更好的发挥其金融优势,提升财政资金使用效率,从而助力地方经济的高效发展。此外,在银行业经营环境不确定性明显上升、息差持续收窄的当下,通过股权划转的方式完善国有金融资本管理,也能更好的发挥金融国企服务地方的职能。

实际上,地方政府近年来将财政所持商业银行股份划转至地方国资的行为屡见不鲜。2021年以来,成都银行、厦门银行、兴业银行、南京银行均有此类举措。

具体来看,2021年成都银行部分股东将股权行政划拨至成都交子金控,成都交子金控为成都银行第一大股东;2022年厦门银行第一大股东厦门财政局将持有的该行4.8亿股股份全部划拨给厦门金圆投资集团;2022年福建省财政厅将其持有的兴业银行35.12亿股股份划至福建金投。

此外,财政部也曾在2019年将持有的工商银行、农业银行股权的10%划拨给社保基金,总价值超1100亿。

除了此次股权变更外,杭州银行近期由于率先披露银行业首份业绩快报备受关注。1月12日杭州银行披露的快报显示,该行2023年全年实现营业收入350.16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6.33%;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43.83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23.15%;实现总资产18413.42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3.91%。

资产质量方面,截至2023年末,该行不良贷款率0.76%,较2022年末下降0.01个百分点;拨备覆盖率为561.42%。

在实现规模、营收、净利润齐增长的同时,杭州银行也收到开年“1号罚单”。1月15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浙江监管局开出的2024年“1号罚单”,受罚机构正是杭州银行。

具体来看,杭州银行涉及的违法违规问题包括贷款及贴现资金被用于购买本行结构性存款;理财资金用于偿还本行贷款;结构性存款产品设计不符合监管要求,内嵌衍生交易不真实;债券承销业务与债券交易/投资业务间防火墙建设不到位;余额包销业务未严格执行统一授信要求;包销余券处置超期限等6项,共计罚款210万元。

实际上,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对银行的监管力度一直颇为严格,开年来已对银行机构开出32张罚单,罚没金额超1600万元。百万级罚单共3张,处罚对象分别为杭州银行、泰隆银行杭州分行和国开行福建分行,其中,杭州银行被处罚的金额最多。此外,截至1月16日,共47名银行从业人员被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处罚。

版权声明:以上内容为《经济观察报》社原创作品,版权归《经济观察报》社所有。未经《经济观察报》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否则将依法追究相关行为主体的法律责任。版权合作请致电:【010-60910566-1260】。
经济观察报记者
华东新闻中心
主要关注金融领域,重点报道银行、保险和金融科技等市场动态。
新闻线索可联系邮箱:wangqing@eeo.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