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山东采煤往事,使冬天更加温暖

刘永加2024-01-28 08:43

北方每年冬季都需要供暖,煤炭也成为人们绕不开的话题。据科学家考证,我国用煤历史至少在六千年以上,山东是产煤大省,煤炭开采历史非常悠久,也积累了许多采煤逸事。

千百年来,山东人凭着自己的聪明才智,充分利用煤炭资源,并不断改进、提升煤炭挖掘和使用水平,不仅给人间增添了烟火气,也使冬天更加温暖。

宋代枣庄的煤销到京师

《山海经·山经》将煤称为“石涅”,到西汉时古人把煤制成煤饼,用于炼铁,到唐代用煤已经较为广泛了。

据考证,枣庄在新石器时代就有人类聚居,到了唐代已形成村落。枣庄地下煤炭资源丰富,据史料记载,唐代枣庄就有人开始挖煤了。据民国二十一年《近代中国实业通志》,“枣庄附近……矿区以内在唐宋时开井甚多”。

《天工开物》中的采煤图。

古人是怎么发现煤的呢?几千年前,人们在田里劳动,或打水井,或修路,或挖沟,无意中发现了露头煤或浅层煤,古人试着将其用作生活中的燃料,并用来取暖,后来就逐渐开始有规模地开采煤炭了。

唐代以后,枣庄采煤活动非常频繁。到了宋代、元代,采煤活动更为广泛,据枣庄甘泉寺窑神庙的碑文记载,“在元朝至大元年已有人在此掘窑采煤”。

北宋大诗人苏轼在徐州做知府时,曾到过如今枣庄下辖的滕州,后来他写了《石炭行》一诗,就描写了徐州、枣庄一带开采煤炭的情况,可见宋代枣庄煤炭开采已有一定的规模。

据北宋古籍记载,“石炭自本朝河北、山东、陕西方出,遂及京师”。当时煤炭开采遍及各地,而且成为“为利甚博”的商品。也是在这一时期,采煤工具、采煤技术有所改进,生产效率也得到提高,古人初步掌握了较原始的提升、通风、排水等采煤技术,以至于枣庄境内的浅部露头煤、表层煤几乎采掘一空。

另据史书记载,北宋时,京师开封曾遭遇连续大雪,燃料告急,当时枣庄峄县的煤炭转运到京师,以解燃眉之急。

明末清初博山采煤技术

在山东,除了枣庄煤炭开采开始得比较早,淄博煤炭开采也开始得很早。根据日本文献记载,淄博,特别是博山的煤田早在唐代就被开采了,这与淄博制陶业的发展是分不开的。山头、八陡、福山村等村落在当时既是制陶中心,同时也是适宜土法采煤的地区。

《中国矿史读本》也说:“在淄博矿区内的周家地、田家地和走马岭,还有唐代煤井的遗迹。”这里所说的周家地、田家地和走马岭都在博山。从上面的史料可以知道,博山煤炭开采早、应用广。

曾任清代兵部尚书、户部尚书的博山人孙廷铨写过一本叫《颜山杂记》的书,这本书详细记述了博山煤炭的开采情况,也说明当时山东煤炭开采技术是非常领先的。

孙廷铨出生于手工业家庭,从幼年起对家乡博山的采煤、制陶等行业多有了解。《颜山杂记》中关于煤炭生产的内容,是对当时煤矿生产经验的记录,更是对明清博山采煤状况的真实写照。

在《颜山杂记》中,孙廷铨对矿井有描述:“凡攻煤,必有井干焉,虽深百尺而不挠。”“视其井之干,欲其确尔坚也。否,则削。”从中可以看出,当时采煤是十分重视凿井的,凿好一口矿井就成功了一半。

据《颜山杂记》,当时矿井井洞开凿有三种方式,一是浅部直接挖坑,露天采煤,古称炭穴;二是沿煤层露头向深处打平洞或者挖斜井;三是开凿竖井,开凿井坑讲究位置准确,偏斜度小,坚固牢靠,如果不结实,还要注意修整。

对于井下采煤,孙廷铨的描写更是有声有色:“已得炭,然后旁行其隧。视其炭之行。高者倍人,薄者及身,又薄及肩,又薄及尻。凿者跂,运者驰;凿者坐,运者偻;凿者螬卧,运者鳖行。”这里说的是,根据煤层的厚薄,决定道巷有高有低,高的有两人高,薄的只有一人高……凿煤者有的踮着脚,有的坐在地上,有的甚至卧着凿煤。煤挖好了,运出来也极不容易,运煤工人要在巷道里来往,佝偻着腰背煤,拖着笨重的煤筐艰难爬行。

孙廷铨所描绘的,正是一幅生动、艰辛的采煤图。

孙廷铨把井下巷道称之为“隧”。对于隧的布置和要求,他写道:“凡井得炭而支行,其行隧也如上山,左者登,右必降;左者降,右必登;降者下墄,登者上墄。循山旁行而不得平。一足高,一足下,谓之仄墄……”意思是,要根据煤层变化布置上山、下山,另外,巷道应该干燥平整,要经常加以修理。这个记述很符合当时的实际情况。

《颜山杂记》记录的采煤技术,反映了明末清初博山等地在煤矿井坑设计、建造方面,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清代莱芜、蓬莱出现禁煤令

有史料记载,莱芜采煤、冶铁最早出现在宋代。民国时期的《山东之石炭及其矿业情形报告书》说,元代元祐二年,有人镌刻并立在莱芜城隍庙内一块石碑,碑文内容是,元代初年莱芜冶铁业十分发达,到了至元十一年,有冶铁专业户三千户。当时主要的燃料就是煤炭,因此莱芜的煤炭产量为数不少。

元代莱芜炼铁并非直接用原煤,这是因为莱芜的煤种以气煤、肥煤为主,并不适宜直接炼铁,必须先将煤烧成焦炭才可以使用。

据明代万历年间《泰安州志》卷一记载:“五金,出莱芜之黄山。亦有黄、白二土,石、焦二炭。炭石可薪而焦良于冶,颇为民利。”由此可知,莱芜炼焦技术可以推到宋元时期,元代至元年间,莱芜已经用焦炭炼铁了。元代莱芜冶铁业的发达,刺激和带动了当地采煤业和炼焦业的进一步繁盛。

清光绪十二年,莱芜县衙在莱芜“南冶”立过一块禁止采煤的石碑。石碑上说,由于不少人在“南冶”一带采煤,因而破坏了“风水”,损伤了“地脉”。这是“南冶”几个地主联合上告,县衙出面,下令禁止采煤,而且规定了禁止采煤的范围,并将禁令刻在石碑上,告示四方,以警乡民。

根据史料记载,莱芜“南冶”一带宋元时期就出现了采煤业,到了明代,连同炼焦业也兴旺起来。虽然开采煤炭对民生大有裨益,但县衙应“南冶”一带地主的要求,立石刻碑,明令“毋得再行采煤,致伤村脉”“倘有无知之徒,仍蹈前辙,任意采煤……决不宽贷”。这个石碑还记录了禁止采煤的范围——东至汶河边,西至田家铺,南至毛家庄,北至炉炸山后小路。

无独有偶,清末蓬莱县令也曾立了一个“禁开煤窑告示碑”。据史料记载,当时有一个叫刘继武的人到官府呈请办窑开煤,当地士绅闻听说此事后群起反对,并告到官府。

旧时淄博采煤状况  

县令于是勒碑示禁,碑文内容是:“唯是蓬境环海负山,地势窄狭,非村落棋布,即坟墓重叠,若果开采煤窑,实与庐墓、城池、风水攸关。”告示碑上还写着,“近年来米珠薪桂,火食颇艰。开采煤窑……人人自必乐从。”蓬莱县令明知百姓生活需要用煤,而人们生活中燃料非常紧缺,连做饭都很难,蓬莱县令还是下令禁止采煤。

为了达到禁煤的目的,这个县令还宣布对不听从禁令的人采取强制措施:“示仰阁邑民人等知悉,自示之后,如有不法棍徒,仍蹈前辙者,本县定行按律究办,决不姑宽,勿谓言之不早也。”

《聊斋志异》记载的矿难

《聊斋志异》是清代淄川人蒲松龄的志怪小说集。蒲松龄的家乡是淄博所属的蒲家庄,当地煤炭资源丰富,采煤业自明清以来十分红火,蒲家庄有许多世代以挖煤为生的人。蒲松龄自幼经常接触煤矿和矿工,对采煤业是很熟悉的,因而他在《聊斋志异》中,对煤井、矿工有所描写。

蒲松龄还用近乎荒诞与魔幻的手法描写了一次矿难。《聊斋志异》卷十龙飞相公写了这样一个故事:“先是,戴私其邻妇,邻人闻之而不肯发,思掩执之。而戴自改行,永与妇绝;邻人伺之不得,以为恨。一日遇于田间,阳与语,给窥窨井,因而堕之。井深数丈,计必死。而戴中夜苏,坐井中大号,殊无知者。邻人恐其复上,过宿往听之;闻其声,急投石。戴移避洞中,不敢复作声。邻人知其不死,劚土填井,几满之。洞中冥黑真与地狱无异。况空洞无所得食,计无生理。匍匐渐入,则三步外皆水,无所复之,还坐故处。初觉腹馁,久竟忘之。因思重泉下无善可行,唯长宣佛号而已。既见磷火浮游,荧荧满洞,因而祝之曰:‘闻青燐悉为冤鬼;我虽暂生,固亦难返,如可共话,亦慰寂寞。’但见诸磷渐浮水来;燐中有一人,高约人身之半。诘所自来,答云:‘此古煤井。主人攻煤,震动古墓,被龙飞相公决地海之水,溺死四十三人。我皆鬼也。’”

这个故事的意思是,有一个姓戴的青年与邻居有仇,邻居引诱他假装看一口枯井,趁机将他推入井中。邻居怕他不死,还往井里扔石头,用土把井填满。姓戴的青年因为躲在井壁洞内并没有死,他看见洞内三步外都是水,水中磷火很多。有人告诉他,这个井是古时的一个煤井,由于采煤惊动了古墓,龙飞相公因而放水,淹死了采煤者四十三个人,而他所见到的正是死者的冤魂。

根据蒲松龄所写的故事分析,这座矿井坐落于田间,位于飞龙相公的坟墓之侧,井深数丈,从井底向外延伸成煤洞,洞内满是积水。煤井主人是乡里的大户,井下采煤者有四十三个人,可见在当时是一座规模不小的煤井。由于矿井的安全状态十分恶劣,一次地下水的涌出就造成淹井事故,四十三个人全部被淹死。从此可以看出,当时采煤者的生命安全是无法保证的。当然,蒲松龄是用魔幻的手法,在替冤死的采煤者控诉他们的悲惨经历,这正体现了蒲松龄辛辣的现实主义批判风格。


文章来源:齐鲁晚报

作者:刘永加 

版权与免责:以上作品(包括文、图、音视频)版权归发布者【刘永加】所有。本App为发布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服务,不代表经观的观点和构成投资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