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后初霁,银装素裹,天空清冽苍蓝,青灰色的老城墙苍古绵延,洁白的雪像一条清丽的玉带,让老城墙显得更加隆重而神采奕奕。远看,一朵一朵的红花在老城墙上簇簇排列着,热情洋溢地绽放着绚丽的风采。
红白的搭配,恰恰好,此时看来仿佛世间没有美可与之匹敌。
那簇簇的红是一盏盏红灯笼,红得热情,红得洋溢,红得喜气盈盈,让人惊艳、惊喜、欢呼,这是新年的味道、欢欢喜喜的年味。
年年过年,年年期盼,期盼新,期盼暖,期盼世间诸般美好。
早上乘地铁上班时,看到很多人一手拉着拉杆箱,一手提着装得鼓鼓的包,还有人扶老携幼,肩背手提大包小包的行李,还有人急切地打着电话讨论买票的事情……这一幕幕归乡过年的图景蓦然让我想起昨天看到的这幅老城墙上的白雪灯笼图。
如今,物质丰富,交通便捷,条件越来越好,即使离家千里,一个视频,也能和家人相坐而谈,总觉得年味不如从前浓郁了。可是到年底的时候会突然发现,其实大家心底期待新年的心情一直是热切而欢喜的。
最近背唐诗,五言律诗这一栏,还没背到刘长卿的诗,每天往后翻翻,那首《新年作》竟很快记住了,“乡心新岁切,天畔独潸然。老至居人下,春归在客先。”也许得益于年底的思绪总是在“思归”二字上。
孟浩然的《江上思归》也在耳畔萦绕,“木落雁南度,北风江上寒。我家襄水曲,遥隔楚云端。”
思归,不仅是千年以前游子歌咏的诗歌主题,也是千年以来以及无涯的时光里,漂泊在外的寻常人的心事。何况又是岁暮,思乡之心更是切切。
故乡、老家,这两个平凡的词语里蕴含着不凡的光辉,无论走到哪里、走多远,相信在一个人的精神版图里都是有着温暖的底色的。
近来读书,读的是哈代的小说《还乡》。故事中的主人公从偏僻的荒原走到了大城市,但又厌倦了大都市巴黎的繁华,毅然放弃城市生活,回到家乡的荒原,带着美好的愿望,开办一所乡村学校。
家乡,无论在哪个年代,都是人们心灵的落脚点。风光时会不由得想到她,失意时想到她,孤独时、受伤时、委屈时,亦如此。
“将家就鱼麦,归老江湖边。”“清淮奉使千余里,敢告云山从此始。”田园牧歌的生活,世世代代,一直是人们心间的美梦,安慰着个人现实处境的惨淡。
常言道:“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这就是一个人受一方水土养育的乡情。年轻时“天高任鸟飞,水阔凭鱼跃”,总觉得外面的世界精彩,可是兜兜转转,惦念的还是家乡的水、家乡的风。
相较于从前,现在出门在外的人更多了,为生活打拼,他乡漂泊,到了年底,谁不想回家看看呢?尤其是父母亲人在家乡的,甚至还没到年底,与父母的电话内容就总是围绕着过年回家这一重大主题了,回家多久,回家做些什么、见见谁,这些想法整天就在眼前晃了。
即便在他乡有了立足之地,有了温暖的居所,把父母也接到了身边,但每逢过年,总觉得在老家才像过年的样子,才有过年的那种感觉和味道。
尤其是父母,年老的人更讲究叶落归根,哪怕老家只有寥落的一方小院、几间房子,也得回去,回去才安心。在他们那一辈人的心里,外面再好,蓬蓬的热闹里,却总有一处说不上来的落寞。
一位朋友告诉我,他的父母岁数大了,在老家没人照顾,朋友就把他们接到了身边。平时住得好好的,到了年底,两位老人意见出奇地一致,一门心思收拾东西要回老家过年。
老家还是多年前的房屋,房顶高,屋子空阔,没有暖气,朋友劝他们等春暖花开的时候再回去,老人怎会听?坚定得很,怕孩子拦着,还悄悄跑到火车站买了回家的票。
年轻的时候也许理解不了这样的心情,但有一天白发苍苍,暮色茫茫里终会懂得长辈们的一片乡心。
文章来源:齐鲁晚报
作者:耿艳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