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头条】银行消费贷“一卷再卷”: 额度高至百万 利率低至2.88%

汪青2024-03-02 09:20

经济观察报 记者 汪青  在扩内需、促消费背景下,消费贷逐渐成为各家银行发力的重点。

正值2024年“开门红”期间,各大银行为了争夺市场份额,通过发放优惠券、拼团等多种方式降低贷款利率,同时拉长贷款周期和提高可贷额度。经济观察报记者注意到,目前部分城商行和股份制银行已将消费贷年化利率最低降至3%以下,贷款额度提高至百万元。

“以往消费贷一般申请额度只有20万元—30万元之间,现在有些银行最高可以提额到100万元,利率相比较之前的四五个点,现在降到三个点左右,可以说是‘白菜价’了,确实挺让人心动的。”2月29日,在上海工作的王先生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由于申请了3月份提前还房贷,目前手头资金有些吃紧,因而他在考虑申请一笔消费贷用作日常开销。

在银行业内人士看来,银行消费贷“卷”出新高度,一方面是银行响应2023年9月下发的《关于金融支持恢复和扩大消费的通知》要求,降低居民消费成本,另一方面也是利用低利率抢夺市场份额的重要手段。目前银行消费贷利率下调和提额至百万元通常针对的优质客户群体,因此整体风险可控。

“2字头”利率抢市场

记者实地走访银行线下网点发现,“降息、提额”成为此轮银行消费贷“争夺战”推介的重点。

王先生对记者表示,年前招行就给自己账户发了一张年利率3%的“闪电贷利率券”,当时手头工作比较忙就没有申请贷款,利率券也就过期了。没想到最近他又收到招行3.0%的利率券,贷款额度最高可以到30万元,先息后本,每年还一次本金,可以贷三年。

王先生说,正好四五月份需要用钱,3.0%的贷款利率下手还是比较合算的。

融360数字科技研究院监测的数据显示,2023年11月,全国性银行线上消费贷最低可执行平均利率为3.41%,环比下降1个基点。而追溯到2022年11月份,全国性银行线上消费贷最低可执行平均利率为4.20%。一年时间,消费贷平均利率下降近80个基点。

记者注意到,年利率3.0%的消费贷已经不算最低,有部分城商行和股份行消费贷年利率已降至3.0%以下,最低可至2.88%。

“以前纯信用贷只有一年期限,现在我们银行可以贷到三年期限,先息后本。特别是公务员、事业单位或者是大厂员工基本上都可以享受到我们银行的贷款利率低至2.98%,纯信用贷款产品不需要任何抵押,最长可以借三年,不提款不计息,有贷款需求可以考虑一下。”上海地区某城商行客户经理对记者表示,目前市场上出现的百万消费贷额度一般是针对高层次人才,对客户年龄、信用记录、资金实力等方面都会设置一定的准入条件,门槛很高,并非所有人都可以达到要求。

比如,平安银行近期推出了一款“白领新一贷”,针对优享客户用券后年利率(单利)最低可至2.88%,额度最高可以达到100万元。纯信用,无抵押,随借随还,不使用不计息,而普通客户年利率(单利)3.96%-9.72%;北京农商银行凤凰e借通过发放的利率优惠券可以将贷款利率降至2.98%,不过最高只可以贷20万元;北京银行首贷客户的利率可低至2.98%,首贷对受雇企业和个人公积金有要求;交通银行推出“惠民贷新客迎新禧、好运更添‘金’”活动,授信额度最高80万元,优惠利率最低可至3%。

银行方面表示,贷款额度、期限、利率等按当地分行政策及最终审批结果为准。

上述城商行客户经理表示,公务员和企事业单位的客户肯定是最吃香的,也是所谓的“白名单”客户,他们获得的贷款产品在额度和利率方面都会优于普通客户。这种方式既可以满足客户大额资金需求,也可以帮助银行提升业务增长。当然也需要银行采取更精准的风控措施确保资金的最终流向。对于客户而言,需要量力而行,根据自己的实际需求和还款能力去评估,选择适合自己的产品。

“我是在网上看到有网友分享说有的银行贷款利率已经可以降到三个点以下了,但是我在手机App上查询利率还是较高的,和银行客服电话咨询后建议我去线下网点找客户经理申请利率优惠券,这样利率就可以降到3.0%以下。”高先生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由于是事业单位员工,加上整体资质都比较好,最终银行批了60万元的贷款额度。

低利率还能持续多久?

对于银行低利率“揽贷”,光大银行金融市场部分析师周茂华认为,一方面,国内宏观政策偏积极,市场利率中枢持续下移;另一方面,国内消费信心和消费贷需求处于恢复阶段,叠加银行积极推动消费贷业务发展,同业竞争较为激烈。

在低利率、高额度的吸引下,消费贷规模也在增长。中国人民银行发布的金融统计数据显示,2024年1月新增人民币贷款创单月历史新高。分部门看,住户贷款增加9801亿元,其中,以消费贷为代表的短期贷款增加3528亿元,中长期贷款增加6272亿元。

值得一提的是,消费贷作为一种信用贷,期限越长、利率不断降低,银行可能面临收益与风险不够匹配问题。同时,消费贷资金流向监测难度和成本相对大,对银行管理能力提出高要求。

周茂华认为,消费贷市场“价格战”过度,导致产品风险与收益不匹配,不利于银行业务风险管理,银行需要高度重视业务风险防控与业务可持续问题;过低的消费贷利率,导致市场出现跨市场套利,容易引发部分消费过度负债加杠杆,并可能催生局部资产泡沫风险等。

“金融机构开展具体业务的前提是需要满足自律机制要求,共同维护好正常市场竞争秩序,避免出现非理性价格战,粗放展业,需要围绕市场需求难点、痛点,提升金融服务质量,重视金融服务稳健、可持续业务发展,平衡好获客与风险控制,加强消费者合法权益保护;同时,加强防范消费贷资金违规使用风险等。”周茂华认为,从银行角度,需要提升依法合规开展业务意识,加强业务员培训;优化业务流程,压实业务各环节主体责任,完善考核机制;进一步完善征信管理制度与机制,强化征信市场约束机制;同时,监管部门需要强化监管职能,提升违规成本等。

近年来监管部门也在不断加大检查力度。记者注意到,因涉嫌个人贷款业务违法违规行为,2024年以来已有多家银行收到监管罚单。2月28日,因个人经营贷款业务严重不审慎等原因,浙商银行杭州萧山分行被罚50万元;2月19日,因个人经营性贷款管理不到位等违法违规行为,华夏银行北京分行被罚461万元。

对于金融消费者,上述城商行客户经理建议,有需求的客户一定要通过正规渠道和机构办理金融业务,详细分析相关产品规则、收费方面标准,充分评估自身收入与需求,合理负债、理性消费。在资金使用过程中,需要注意消费贷只可用于个人及家庭消费,如装修、购车、旅游、留学等,不能用于购房或投资理财产品、基金、股票等。

随着近些年房地产市场的变化,导致以往在银行贷款业务中占据“大头”的房贷等中长期业务规模持续下降。在此背景下,消费贷逐渐成为银行发力的重点业务。但目前这种低利率能否持续,下降空间还剩多少?

“净息差作为衡量商业银行盈利能力的重要指标之一,2023年整体呈下行趋势。尽管在持续降息的影响下,银行负债端成本也在进一步降低,但是极低的贷款利率只能看作是一种营销策略,为了抢夺客源的阶段性促销手段。目前了解到有些银行是自己补贴在做这块业务,利率肯定不可能一直这么低,并且也不是所有客户都能享受这么低的利率。”一位城商行人士对记者表示。

中国银行业2023年第四季度监管指标数据显示,第四季度净息差环比下降4个基点至1.69%,跌破1.7%,较2022年同期下降22个基点,环比三季度收窄4个基点。

周茂华亦认为,亏本生意没人做,过度定价行为不可持续,预计利率下行空间有限。一方面,目前部分机构消费贷产品利率存在过度定价,主要是考虑到消金机构资金成本约束与风险溢价问题;另一方面,随着疤痕效应淡出,宏观政策支持,经营状况和居民就业、收入持续改善,消费回暖带动相关金融服务需求增长,市场供需博弈也或对消费贷利率下行空间构成制约。

版权声明:以上内容为《经济观察报》社原创作品,版权归《经济观察报》社所有。未经《经济观察报》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否则将依法追究相关行为主体的法律责任。版权合作请致电:【010-60910566-1260】。
经济观察报记者
华东新闻中心
主要关注金融领域,重点报道银行、保险和金融科技等市场动态。
新闻线索可联系邮箱:wangqing@eeo.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