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风古韵说秧歌

李学朴2024-03-03 14:12

秧歌是我国北方极具群众性和代表性的歌舞形式,每到元宵节等传统节日,民间都会举办“秧歌会”。

山东秧歌形式有三十多种,其中鲁北的鼓子秧歌、胶东半岛的胶州秧歌与海阳秧歌流传时间长、内容丰富多样且风格独特,被称为“山东三大秧歌”。

秧歌,顾名思义是先民在插秧时所唱的歌。秧歌作为一种民间歌舞形式,是在南宋出现的,清代吴锡麟在《新年杂咏抄》中说:“秧歌,南宋灯宵之‘村田乐’也。”他在《秧歌诗序》中也提到,秧歌是“南宋灯宵舞队中的‘农田乐’”。

据传,河北定州秧歌,是宋代苏东坡治定州时创编的;山东鼓子秧歌,是北宋黄河改道时,包拯至山东赈灾时由河西留传下来的,这些说法均有一定的传奇性,因此秧歌这种歌舞形式来自于多源,而且是在历史中逐步形成的。

齐鲁大地具有悠久的历史、文化,也形成了不同题材、不同形式、不同风格的民间乐舞。“世代沿袭谓之风,群居相染谓之俗”,秧歌源自春秋时期的“夷狄之乐”,经过汉代“百戏”、唐代“乐舞”、宋代“舞队”至明清的“秧歌”,历经千百年的洗涤和冲刷,现在保留下来的是山东民间传统歌舞的精髓。

山东秧歌是山东民间舞蹈的舞种之一,遍布齐鲁大地,形式达三十余种,其中鲁北的鼓子秧歌、胶东半岛的胶州秧歌与海阳秧歌流传时间长、内容丰富多样且风格独特,被称为“山东三大秧歌”,也是山东秧歌的代表。

商河鼓子秧歌

鲁北秧歌有十多种,其中鼓子秧歌历史悠久、形式完整、舞风遒劲恢弘,集中代表了鲁北秧歌的特色。鼓子秧歌发源于商河县,相传汉代鸿嘉四年河堤都尉许商开凿商河,竣工后民众自发鼓伞齐舞以示庆贺,后来民间为了庆祝丰收、祝贺新年,也采用鼓伞齐舞的方式。鼓子秧歌最早叫“打鼓子”,又叫“大鼓子秧歌”“跑十五”等,上世纪40年代以后,才普遍称为鼓子秧歌,表演程式也逐渐形成。

鼓子秧歌早期的表演形式包括“歌”“舞”“丑”三部分。“歌”是指秧歌表演唱,“丑”是一种滑稽表演,“舞”则是跑大场子,由伞头带领,全体表演人员按固定的线路跑各种队形,形式丰富多变、气氛紧张、热烈,颇有古代攻城破阵的气势。

上世纪40年代后,“歌”与“舞”开始在鼓子秧歌的发展中分离。鼓子秧歌的演出可分为四个部分,即祭祖拜神、进街行程、跑场子、唱秧歌。

到达目的地后,秧歌队先在庙前设案摆供,烧香纸、三拜九叩,祈求先祖保佑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同时保佑秧歌队出村演出事事如意、人人平安。

祭祖敬神之后,第二天秧歌队就可以演出了。“进街行程”也称“街筒子”,又叫“串街”“走街”或“行程”,队形多为两路纵队或三路纵队,按伞、鼓、棒、花顺序排列,乐队在前面开路。行走时各角色一般不舞动,起舞时全部“伞头”或全休丑角进至路中央成为一列,交换位置、穿插队形一起表演。

鼓子秧歌之所以被商河人喜爱,是因为它有着浓郁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特色。

胶州秧歌,又称“地秧歌”“大秧歌”,流传于胶州市。据说,胶州秧歌是由清代胶州包烟屯赵姓、马姓两家在逃荒过程中卖唱乞讨时的歌舞形成的,后来经过改进,至今已有二百多年历史。

胶州秧歌

胶州秧歌由小调秧歌、小戏秧歌两个部分组成。小调秧歌是舞蹈部分,表演时音乐、唱腔、舞蹈有固定的程式;小戏秧歌由小调秧歌派生出来,根据剧本进行表演,舞蹈、演唱曲牌,表演与小调秧歌基本相同。传统胶州秧歌表演的过程是迎秧歌、拜庙、拜爷、演出、领赏。

胶州秧歌一般有十个人表演,表演时有五个行当,每个行当两个人。其中“鼓子”是老头形象,如戏曲中的老生角色;“棒槌”则像戏曲中的小生、武生角色;“翠花”是青衣扮相,如戏曲中的老旦或青衣;“扇女”是花旦扮相;“小嫚”是小姑娘扮相。

胶州秧歌的表演过程中,“翠花”“扇女”“小嫚”三个女角占主导地位。这三个女角根据年龄、性格的差异,在舞蹈动作上有不同的要求,“翠花”年长,动作快发力、慢延伸,要求演员开朗、大方、粗犷;“扇女”用力要有韧劲,动作温柔、娴静;“小嫚”动作要快、轻,以体现小姑娘活泼、俏丽的特点。在表演过程中,三个女角要构成“三弯、九动、十八态”。

胶州秧歌自诞生以来,始终因其雅俗共赏的独特魅力,为当地民众喜闻乐见,有几句流传多年的顺口溜说得活灵活现:“听见锣鼓点儿,撂下筷子搁下碗儿。听着秧歌唱,手中活落放一放。听着秧歌扭,豁上老命瞅一瞅。”另有清代咸丰年间进士宋观炜七绝诗为证:“缓舞轻歌唱插秧,绮罗风散满城香。谁家不惜金钱费,腰鼓轻锣闹一场。”

清末,小调秧歌的音乐、唱腔、舞蹈等方面的程式已基本定形,文场的伴奏有了固定的曲谱,如“得胜令”“打灶”“水浪音”小白马”“斗鹌鹑”等;武场的伴奏乐器有堂鼓、大锣、手锣、大钹、小镲等,其中手锣伴奏的是“冒失鬼”“掂包扭子”“凰三点头”“菠萝翠”等节目,舞蹈场面也固定为“十字梅”“大摆队”“绳子头”“四门斗”“正挖心”等多种表演形式。

胶州秧歌的演出模式为迎秧歌,请秧歌班进村演出时,村人要敲锣打鼓、燃放鞭炮,簇拥到村头欢迎,秧歌班则在唢呐声中进村。秧歌班进村后首先要拜庙,焚香烧纸后演跑场,然后在班主带领下,到村中绅士、名流家门前跑场。

胶州秧歌演出前,先打开锣鼓,然后由“膏药客”用“药幌子”“晃铃”或“吹哨子”指挥跑场。一般先跑“十字梅”,再依次跑“大摆队”“绳子头”“四门斗”“正挖心”等队形。跑场过后接着表演小戏,小戏过后的“领赏”是传统秧歌表演的高潮,由村里的承办人将筹好的赏金用红布包好,放在几张摞起的方桌上,究竟摞几张方桌,视秧歌班艺人功底而定,摞得越高,说明秧歌班的技艺越高。

海阳秧歌是集歌、舞、戏于一体的民间艺术形式,是民间社火中的舞蹈部分,流传于海阳一带。

根据有关资料,海阳秧歌形成于明初,当时为了庆贺赵氏乡坤家五世同堂以及得到皇帝赏赐的双喜临门,“乐舞生”带着秧歌队来表演以示祝贺:“二世祖赵(通)世袭(大嵩卫)指挥镇舞诰封武略将军。"明代洪熙一年,赵氏乡坤家欣逢五世同堂,上赐‘七叶行祥’金额,悬匾谷旦,诸位指挥偕缙绅光临赐贺,‘乐舞生’闻韶率其创练之秧歌,舞唱于庭,其乐融融(据海阳市凤城镇建设村赵炳书家藏《赵氏谱》)。”

海阳秧歌

清雍正十三年,裁大嵩卫,设海阳县(今海阳市),海阳凤城的秧歌在当地广为流传,极为兴盛。

海阳秧歌队阵容强大,主要由三个部分组成,一是执事部分,由三眼铳、彩旗、香盘、大锣组成,排在队伍最前列;二是乐队,其中“乐大夫”左手抱伞,右手执甩子,是舞队的总指挥,器乐队有大鼓、大锣、大钹、小钹、堂锣等;三是舞队,由各类角色几十人组成,有集体表演者“花鼓”与“小嫚”的,双人表演者有货郎与翠花、箍漏匠与王大娘、丑婆与傻小子等。

海阳秧歌的表演过程有七个部分,一是拜进,表示秧歌队进村;二是串街,走街串巷,展示秧歌队阵容;三是走大阵,围场子开辟表演空间;四是耍小场,这是秧歌队几种角色的重复表演;五是跑阵势,是秧歌队各种队形的变化表演;六是演场,表示以上几种形式的表演“煞板收势”;最后是拜出,表示秧歌队表演后与村子告别。

整个表演过程秩序严谨,拜进与拜出表明秧歌队以礼为先、注重礼仪,表演内容丰富,舞者粗犷奔放、感情充沛,逗者形象逼真动人、表演风格幽默,整场表演气氛热烈。


文章来源:齐鲁晚报

作者:李学朴  

版权与免责:以上作品(包括文、图、音视频)版权归发布者【李学朴】所有。本App为发布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服务,不代表经观的观点和构成投资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