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政协委员李书福:夯实碳市场基础 推动汽车产业实现“双碳”目标

王帅国2024-03-04 18:47

经济观察网 记者 王帅国 3月4日,全国政协十四届二次会议在京开幕。全国政协委员、吉利控股集团董事长李书福,提出《关于夯实碳市场基础 推动汽车产业实现“双碳”目标的提案》与《关于在全国设立推行无障碍用车标准 推动先行示范项目建设的提案》。

在《关于夯实碳市场基础 推动汽车产业实现“双碳”目标的提案》中,李书福指出,汽车产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产业链长、关联度高、带动性强,应充分发挥“链长”作用,引导上下游产业链持续有效降碳,率先实现“双碳”目标。

汽车产业实现“双碳”目标有着产业优势,主要包括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全球领先与乘用车平均油耗持续降低。与此同时,汽车产业实现“双碳”目标存在一些障碍,如商用车电动化转型缓慢、国际“碳壁垒”渐行渐近、现行政策无法直接与碳排放体系衔接、同一行业碳排放数字化管理呈分散性等问题。

针对上述情况,李书福提出四点建议:

第一,建立汽车行业统一的产品碳足迹管理体系,并推动汽车产品碳足迹的国际衔接互认。国家发改委等部门于2023年11月联合发布了《关于加快建立产品碳足迹管理体系的意见》,其中提及到2025年,国家层面出台50个左右重点产品碳足迹核算规则和标准,一批重点行业碳足迹背景数据库初步建成,国家产品碳标识认证制度基本建立,碳足迹核算和标识在生产、消费、贸易、金融领域的应用场景显著拓展,若干重点产品碳足迹核算规则、标准和碳标识实现国际互认。我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汽车产品出口国,且现阶段新能源汽车产品优势明显,为进一步扩大汽车产品的出口优势,应对欧美国家的碳贸易壁垒,汽车产品急需成为2025年出台碳足迹核算规则和标准的产品之一。

第二,优先促进《乘用车企业平均燃料消耗量与新能源汽车积分并行管理办法》(下称《积分办法》)与碳减排体系的衔接机制。加快出台汽车行业新能源转型相关配套机制,促进和推动汽车行业低碳转型。2023年6月发布的新版《积分办法》提出“建立新能源汽车积分池”的要求,目前已有大部分企业参与了积分池的建设,且新版《积分办法》已超前提出“适时研究建立本办法规定的积分制度与其他碳减排体系的衔接机制”。因此建议,应统筹考虑参与“积分池”建设企业的利益,经过科学计算后将“积分池”正积分合理转换成汽车碳排放积分或碳配额,充分延续《积分办法》的成功经验,让减排不足的企业向减排优秀的企业购买碳积分,促进行业更加积极地推动减排降碳,在全球碳博弈中打造中国汽车的低碳竞争力,补齐现阶段国内汽车行业碳排放管理的短板。

第三,加快出台重点行业碳减排扶持政策,推进全国碳市场建设,并通过市场机制促进企业有规划地碳减排。建议在全国碳市场建设方面,扩大行业纳入范围,按照成熟一批、纳入一批的原则,尽快将我国重点碳排放行业纳入全国碳市场,特别是钢铁、铝等重要上游关键工业原材料行业,可以有效促进汽车行业产品原材料阶段的碳减排;扩大碳交易产品种类,优化配额发放及履约机制,丰富CCER(中国核证自愿减排量)项目类型,例如新能源车出行与物流减排,适时引入碳期货、碳远期等交易产品;扩大碳市场的参与者范围,适时开放个人参与碳交易,进一步增加碳市场流动性,提升碳信用价值。不断完善绿色金融框架,利用好金融工具,推出包括绿色信贷、绿色债券、绿色保险等绿色金融产品,为扶持重点行业实施低碳转型行动筹集资金。

第四,加强数字化碳管理工具的规范化管理。建议行业主管部门出台本行业数字化碳管理平台的建设标准及监督机制,加强碳管理平台数据质量计量保障体系建设,加强平台全过程信息采集和信息公开,持续提升平台数据监测、采集、存储、核算、校验的可靠性、即时性及规范性。使得政府、行业机构、减排企业可以通过数字化平台得到标准统一、数据可靠、行业互认的数据,从而进行科学性、系统性、规划性的减排工作部署及实施,保障双碳目标的达成。

在《关于在全国设立推行无障碍用车标准 推动先行示范项目建设的提案》中,李书福提出,加强无障碍出行服务工作,是无障碍环境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的必然要求,也是保障残疾人、老年人平等、充分、便捷参与和融入社会生活,让交通运输服务更加包容、更好惠及人民群众的重要举措。

2021年至今,国家出台了多项有关无障碍环境建设与加强适老化无障碍出行服务工作的法规和政策,为无障碍用车标准的设立推行提供了上层设计,但具体到落实层面,关于车型、服务、运营等方面的标准尚待进一步完善,具体问题主要表现在缺乏行业标准支持、推广落实力度不一、投放政策门槛较高、运营成本无法覆盖、社会协同支持不足等多个方面。

针对以上情况,李书福提出两点建议,一是建议在全国范围内设立并推行无障碍用车标准规划;二是建议在全国范围内推动无障碍用车先行示范项目建设。

版权声明:以上内容为《经济观察报》社原创作品,版权归《经济观察报》社所有。未经《经济观察报》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否则将依法追究相关行为主体的法律责任。版权合作请致电:【010-60910566-1260】。
关注汽车产业发展,报道产业转型、车企动向等,对造车新势力、国内品牌关注较多,擅长现场采访等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