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大学生爱上读书需要双向奔赴

张涛2024-03-21 07:52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再次强调“深化全民阅读活动”,大学生阅读也受到社会各界关注。近期,有关“高校图书馆纸质书借阅量下降趋势明显,大学生不爱读书了吗”的话题在网上引发热议,有人认为这是正常现象,有人对此产生忧虑。

阿根廷作家博尔赫斯有句名言:“如果有天堂,那应是图书馆的模样。”曾几何时,高校图书馆是最受学子青睐的场所,看书借书者络绎不绝。如今,高校图书馆借阅量大幅下降是不争事实。据各高校图书馆统计,近年来特别是近3年,纸质书借阅数据呈断崖式下降趋势,部分学校降至最高峰时的一半甚至1/3。

高校图书馆缘何“不香”了?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方面,图书馆资源适配度不高。一些图书馆的书籍比较陈旧,内容过时,难以适应大学生的学习需求,对于大学生们缺乏吸引力。虽然各高校图书馆每年都会采购更新一批书籍,但在选择书目时往往缺乏必要的调研和分析,导致图书与学生的阅读需求、专业适配度不相符,部分书籍长期“沉睡”,无人借阅。

另一方面,互联网与图书馆抢夺读者。纸质图书借阅量减少的背后,有电子资源的不断丰富,数字阅读方兴未艾的因素。浙江省社科联2022年的调研显示,浙江省大学生纸质图书的人均阅读量为8.48本,电子书的人均阅读量为13.5本。不过,电子阅读固然方便快捷,弊端是显而易见的。一些网站、平台为了吸引眼球、增加流量,会提供浅显易懂、无需过多思考的信息,长期“碎片化阅读”会损害学生的阅读专注力,减少缜密细致的思考;而算法推荐形成的“信息茧房”,会造成学生知识结构狭窄化,知识储量浅薄化,难以提升知识广度和思想深度。

“腹有诗书气自华”。读书不仅可以丰富知识储备,提高个人修养,更能锻炼思维能力,激发创造潜能。眼下,高校图书馆借阅量下降、大学生纸质版图书阅读减少的影响已经逐步凸显出来。今年春节期间,社交平台上诸如“有哪些表达祝福的词汇”“拜年时怎么说显得有新意”的帖子引发很多关注。走亲访友不知该说什么、拜年信息要复制粘贴……不少年轻人觉得自己“词穷”了。前不久,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联合问卷网发布的一项有1333名青年参与的调查显示,53.3%的受访青年感觉近几年自己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下降,47.1%的受访青年感觉自己词汇量匮乏、表达单一。

刚刚结束的全国两会,“深化全民阅读活动”再次写入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让大学生爱上读书,做全民阅读的表率,需要图书馆和大学生们双向奔赴,相向而行。对于高校图书馆来说,应持续更新资源,提升服务质量,提高对大学生的吸引力。湖南大学、河南大学等高校为师生量身定制“你借书、我买单”的服务模式,读者可以在线上自主选择所需图书,采购费用由图书馆承担,有力满足了学生们的个性需求,做法值得借鉴。

对于大学生们来说,要避免长期沉迷于各种游戏、追剧和社交软件,把更多的课余时间用来读书,提升综合素质。同时,应充分认识到纸质阅读和电子阅读各有利弊,主动减少“碎片化阅读”,增加“深阅读”,不断丰富自身知识储备,构建独立思考能力。

来源:东方网 作者:张涛 

版权与免责:以上作品(包括文、图、音视频)版权归发布者【张涛】所有。本App为发布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服务,不代表经观的观点和构成投资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