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今日拯救咗地球未呀?

三蝶纪2024-04-22 14:18

当自然不再自然,保护自然或者说修复自然又意味着什么?

《白色天空下》书中所有在为地球的明天努力的人都依靠着强大的信念坚持着自己的工作,因为“如果什么也不做就会变得更糟”,但是并没有人有自信能完全解决问题。很多的问题也不仅仅是科学问题。伊丽莎白将其称之为“技术宿命论”——“因为它们从一开始就不是一种进步,只是在现有条件下人们所能想出的最佳方案。”

尽管我与伊丽莎白一样悲观,但是当看到书里书外、那些依然在尽力拯救地球的人们时,内心还是受到了极大的鼓舞。面对千疮百孔的地球,做点什么总比不做好,只要有人还在为之努力,就要心怀希望。

看完《白色天空下》以后,我才发现封面红圈里写着:“奥巴马、比尔·盖茨推荐”。能得到这两位重磅人物的推荐,伊丽莎白·科尔伯特绝对是实至名归。

伊丽莎白是《纽约客》杂志的科学记者、环境观察员和评论员,也是著名的科普作家。2015年,她的著作《大灭绝时代》(The sixth extinction)荣获全球新闻界的至高荣誉——普利策奖。

在《大灭绝时代》里,伊丽莎白通过实地踏勘和深度采访,写下了13个关于物种灭绝的专题故事,让读者意识到,人类的活动已经深刻改变了地球,第六次物种大灭绝就发生在我们当下的每一刻。

我非常喜欢《大灭绝时代》,喜欢到收藏了这本书的三个不同的版本。因此,在得知她有新书出版时也格外期待。《白色天空下》保持了伊丽莎白一贯的水准,延续了上一本的风格,针对一个全新的话题进行了深度挖掘和采访,写的也都是近几年的事,让我对隔膜的世界又多了新的认识,也让我的大脑多了新的思考。

保护自然,是近年来全球的共识和热点。可是,当自然被严重破坏以后,想要恢复相对的“正常”,往往要付出巨大的人力、物力、财力成本。《白色天空下》写的就是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一些人,为了地球的未来,用不同的技术和方法去“控制”和“修复”自然的故事。

我们身边的“自然”还能叫“自然”吗?

在《大灭绝时代》里,伊丽莎白为读者科普了一个全新的名词——人类世。这个词最早由诺贝尔化学奖得主、荷兰大气化学家保罗·克鲁岑于2000年提出。

在过去,地质学家普遍认为从1.17万年至今都处于地质年代上的全新世。而克鲁岑提出现在已经不能再叫全新世,而是已经进入了人类世——人类活动已经改变了地球1/3以上的地表;使用了一半以上的淡水;改变了大气组成……历史上没有任何一个时期有像人类这样的物种可以这样迅速而剧烈地改变地球,影响地球上的其他生物。

目前,“人类世”这个名词已经被广泛接受,2024年将由国际地层学委员会通过研究和投票最终确认是否将现今的地质年代由“全新世”更新为“人类世”。不管地质年代最终是否更改,都无法否认人类世的内涵——人类对地球的影响深远,难以逆转。

加拿大的克劳福德湖,一个只有一平方公里的小湖,集中了20世纪以来人类活动加剧及其对环境影响的所有标志物。湖中的沉积物充满了微塑料、碳氢化合物燃烧残留物,当然还有钚。

我们常说要保护自然,可是环顾我们的四周,自然还能叫“自然”吗?我们的城市里引种了大量非本土的外来植物;乡村的农田、果园、苗圃里集中种植着同一种作物;土壤和水都在遭受工业和农业的严重污染;森林被切割得七零八落;入侵物种横扫世界……

虽然地球上仍有不少人类无法到达的蛮荒之地,但是,所有地方都共有一片天空,共有一个大气层,共有一个大环境,彼此关联,互相影响,无论谁在哪里都无法独善其身。

当今的世界,早已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自然。人类对自然的改造和影响,远远超出了可以称之为“自然”的范围。

自然不是任由人摆布的宠物,而是一只桀骜不驯的魔兽。在过去观念和经济都没跟上来的时候,人类得意洋洋地认为自己能够征服自然,可当自然发动激烈反攻之时,人类方才意识到自己的渺小和无力。即便如此,人类依然要与自然保持博弈的状态,每走一步都要慎之又慎。我们对自然认识越深,需要考虑的问题就越多。

那么该怎么做呢?伊丽莎白提供的案例令人大开眼界。

保护自然是个技术活

虽然“保护自然”常常被人挂在嘴边,但是当面对具体问题时,解决问题却并非易事。问题的核心在于保护自然和医生看病一样,是个技术活,只有通过全方位的诊断,才能对症下药,给出治疗方案。

在《白色天空下》中,我们可以看到,“保护自然”这项工作本身,和地球上生物一样,具有极高的多样性。

在美国内华达州死亡谷的恶魔洞里,生活着一种“与世隔绝”的珍稀鱼类魔鳉。为了保护这种鱼类,人们在恶魔洞附近构建了一个与之一模一样的假恶魔洞,用来“备份”魔鳉,还要定期给它们投喂食物,才能保住这最后的种群。

与魔鳉同样濒危的鱼在内华达州就有40种。尽管它们的濒危处境都因人类造成,但是目前必须要依靠另一部分人类的努力才能让它们不在这个地球上消失。

人类活动导致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急剧上升,这些二氧化碳溶解在海洋中造成了海洋酸化,使得海洋中的珊瑚排出与之共存的藻类,发生白化而死亡。为了保护珊瑚,一些研究人员试图通过杂交育种,筛选出适应力更强的共生藻来帮助珊瑚“重生”,保护珊瑚礁和生活在其中的生命。

基因编辑技术曾因为编辑婴儿在社会引起轩然大波,但是基因编辑技术用于防治像海蟾蜍这样的入侵物种却有非常好的效果。当“低碳减排”的观念深入人心时,有公司试图实现二氧化碳的负排放,将二氧化碳封存在岩石或者其他形式中。

有科学家在带领团队开展太阳能地球工程,计划向天空发射方解石甚至钻石颗粒,来降低照射到地球的阳光总量,阻止地球变暖。如果有朝一日,地球真的热到需要实施这样的计划,副作用就是天空将不再是蓝色的,我们都会生活在标题中的白色天空下。

人类真的可以修复自然吗

看这本书时,我时常会想到日本作家星新一的科幻小说《奇妙的花朵》,说的是S博士发明了一种可以吸引各种害虫并把它们吃掉的花。当R先生要采购的时候,科学家又附送了一套养蚊子的装置,说这种花夏天会长得很好,但是冬天如果不搭配使用养蚊子装置,花朵就会饿死。

当自然不再自然,保护自然——这里我更想将其称之为修复自然——存在的问题就像《奇妙的花朵》。

你以为你解决了问题,但实际上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又产生了新的问题,然后你又不得不花钱和其他成本为新的问题买单。就像书的末尾伊丽莎白所说:“这是一本一些人努力想要解决一些问题的书,而这些问题又是另一些人努力想要解决另一些问题时所造成的”。

伊丽莎白还说,“我们的挑战不再只是控制自然,而是‘控制对自然的控制’”。

“控制自然”一词来自美国非虚构写作大师约翰·麦克菲的著作The Control of Nature (1989年出版)。《控制自然》由三个故事组成,分别讲人类如何“控制”泥石流、洪水、火山,在洪水的部分详细描述了人类与阿查法拉亚河之间的拉扯,写得非常精彩,伊丽莎白评价这个故事为“一个暗黑喜剧演员的道德寓言”。正是因为看了这篇,伊丽莎白才去看了旧河控制辅助设备,在书里写了阿查法拉亚河的近况。

《白色天空下》给我的感觉就是新时代的《控制自然》,连三部分的架构都很像《控制自然》,但是它比《控制自然》涉及的领域更广,故事更多,信息也更新,新到里面提及了新冠疫情对二氧化碳排放的影响。疫情对伊丽莎白的采访工作和心态都有影响,否则这本书会有更长的篇幅。

书里所有在为地球的明天努力的人都依靠着强大的信念坚持着自己的工作,因为“如果什么也不做就会变得更糟”,但是并没有人有自信能完全解决问题。很多的问题也不仅仅是科学问题,受制于政治和其他影响因素。

伊丽莎白将其称之为“技术宿命论”——“因为它们从一开始就不是一种进步,只是在现有条件下人们所能想出的最佳方案。”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到她谨慎、略带悲观的态度,她也不认为自然能被顺利“修复”,只是不得不基于现状去尝试“修复”。

比尔·盖茨在书评里表示他比伊丽莎白更乐观,他认为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口增长趋于平稳,会有更多人把资源投入到保护和清洁环境的事业中,他本人也在做地球工程相关的项目。

尽管我与伊丽莎白一样悲观,但是当看到书里书外、那些依然在尽力拯救地球的人们时,内心还是受到了极大的鼓舞。面对千疮百孔的地球,做点什么总比不做好,只要有人还在为之努力,就要心怀希望。

文章来源:非虚构时间

作者:三蝶纪

图片来源:图虫创意

版权与免责:以上作品(包括文、图、音视频)版权归发布者【三蝶纪】所有。本App为发布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服务,不代表经观的观点和构成投资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