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狼后虎夹缝求生,合资车企能否打赢新能源反击战?

汽车纵横全媒体2024-05-22 16:36

汽车纵横全媒体
前有造车新势力夺路狂奔,后有传统自主车企围追堵截,合资品牌在中国汽车市场上面临的压力可想而知。何时破局?如何破局?国内合资品牌车企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严峻考验。


近年来,与自主品牌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高歌猛进不同,合资车企在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上所占的份额长期在低位徘徊,仅为5%左右,这与自主品牌新能源乘用车过半的渗透率相去甚远。识变、应变、求变,已经迫在眉睫。

借助4月底举办的2024北京车展,部分合资车企针对新能源汽车市场表现出强烈的反攻欲,新品牌、新产品、新战略纷纷上马,甚至为达目的不惜“合纵连横”,跨界“求援”。可以说,在自主品牌和新能源汽车的凶猛攻势下,主流合资企业已经意识到了自己的问题和症结所在,并试图迎头追赶。


日系车企狂推新品牌

从“灵悉”到“铂智”,再到“烨”,日系合资车企在为中国市场推出新能源专属品牌的路上越走越远。

在北京车展前夕的4月16日,本田正式发布了专为中国市场推出的全新电动汽车品牌“烨”。“烨”品牌三款全新车型“烨S7”、“烨P7”、“烨GT CONCEPT”全球首发,其中,“烨S7”和“烨P7”计划于2024年末开始上市;“烨GT CONCEPT”计划于2025年上市。

为中国市场推出新能源专属品牌,本田“烨”并非首例。事实上,东风本田早在2023年9月便推出了全新新能源品牌“灵悉”,这是首个日系合资车企专门针对中国市场推出的新能源汽车品牌。“烨”和“灵悉”两个子品牌在展现本田战略提速的同时,也让人看到了其对中国汽车市场的重视。

事实上,本田对中国市场的重视程度远不止于此。在4月25日开幕的北京车展上,本田不仅带来了上述“烨”品牌三款车型,旗下两家合资公司——广汽本田e:NP2极湃2和东风本田猎光e:NS2两款纯电动车型也联袂重磅亮相。其中,e:NP2极湃2正式发售,猎光e:NS2开启预售。本田表示,将在中国加速推动电动化事业,到2027年,纯电动产品阵容将达到10款车型;到2035年,将实现纯电动车销售占比100%。

另一家日系合资车企——广汽丰田也早在去年11月17日的广州车展上发布了全新新能源品牌“铂智”,首款纯电动车型铂智4X也同步上市。在本届北京车展上,广汽丰田再次展示了其在新能源领域的新产品,其纯电SUV铂智3X全球首发亮相,这也是继铂智4X之后,铂智品牌的第二款战略新车。此外,广汽丰田C级电驱概念车首次亮相北京车展,是铂智品牌布局新能源家轿的又一力作。

日产汽车虽然没有推出全新品牌,但在今年此前的3月份,日产汽车发布了为期四年的全新战略规划——“The Arc日产电弧计划”,展现通往未来的战略部署。在The Arc日产电弧计划的基础上,东风日产汽车量身定制了中国战略,在兼容纯电、插混、增程式混动多动力路径的同时,搭载具有行业领先的高集成高能效电驱系统。同时,日产还将加快推出搭载全固态电池的电动汽车。

此次北京国际车展,东风日产展示了Epoch、Evo、Epic、Era四款日产品牌新能源概念车,均为中国主流家庭量身定制,车型包括轿车、SUV,动力涵盖纯电和插电式混动。基于此次车展展示的概念车,东风日产计划在未来三年推出5款日产品牌新能源车型,展现“GLOCAL新模式”的最新应用成果。

除了上述三大主流日系合资品牌,长安马自达也在2024北京车展上亮相了一款全新新能源车型——EZ-6。新车定位为一款中型轿车,为马自达和长安汽车联合开发的全新新能源汽车,融合了长安汽车在智能电动化领域的领先实力,以及马自达在设计、操控、安全领域的深厚造诣,可以说是集双方母公司之力,一起打造的一款面向中国市场的新能源车型,被长安马自达和股东双方寄予厚望。除此之外,长安马自达第二款电动车概念模型MAZDA创ARATA也同时亮相,未来还将推出第三款、第四款新能源车型。

与此同时,跨界合作成为了日系合资车企抢滩智能化的首选。在本届北京车展上,丰田汽车宣布与腾讯合作研发高级别智能驾驶解决方案,其中腾讯提供AI大模型和大数据等技术支持。而就在车展期间的4月26日,广汽丰田、丰田中国与小马智行合作打造的合资公司——骓丰智能科技(广州)有限公司正式注册成立,首期计划导入千辆铂智4X Robotaxi,并在主要一线城市通过小马智行的运营平台提供无人驾驶Robotaxi出行服务,共同推进L4级无人驾驶Robotaxi商业化落地。此外,另一家日系车企——日产中国也与百度签署了谅解备忘录,将围绕人工智能、智能汽车等领域展开合作。


德系车企加码本土化

对于德系合资车企来说,继续沿着既定方向加大在中国投入,深耕中国市场以及加速电动化布局,北京车展也成为检验其决心和信心的平台。

在本届北京车展上,大众汽车特别针对中国市场推出了风格前卫的全新产品品类——ID.UX(中文名为“点时成金”),进一步扩充纯电ID.家族。而基于这一品类之下打造的第一款重磅车型ID.UNYX(中文名为“与众”)也同步亮相,这款车彰显了ID.UX未来的发力点以及区别于同质化产品的差异化优势。值得一提的是,2027年之前ID.UX会向中国市场推出5款全新智能电动车型,其中两款车型将由大众汽车(安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大众安徽”)和小鹏汽车进行联合开发,全面贯彻“在中国,为中国”的本地化产研销一体化理念。

在大众汽车向公众展示的17款车型中,首次亮相了ID.CODE概念车。这款概念车也专为中国市场量身打造,由大众汽车中国和德国团队共同研发,配备了最新AI智能灯光、显示系统和L4级自动驾驶功能。未来,大众汽车在中国的三家合资企业——上汽大众、一汽-大众和大众安徽将利用这一全新设计语言推出量产车型。到2030年,大众汽车集团将在中国市场提供至少30款纯电动车型。

在本届车展上,作为德系豪华车品牌“三驾马车”之一的宝马集团带来了中国首秀的新世代概念车、全新纯电动BMW i4、全新电动MINI Aceman等新车。根据规划,今年宝马集团将在中国市场推出超20款BMW和MINI品牌新车型,2026年将在中国市场进行新世代概念车的国产化生产。到2030年,宝马纯电动汽车在总销量中的占比将超过50%。而就在车展期间的4月26日,宝马宣布对沈阳生产基地增加投资200亿元。

另一驾豪华“马车”——奔驰汽车旗下的梅赛德斯-奔驰G级越野车家族首款纯电车型、梅赛德斯-迈巴赫首款量产纯电车型、奔驰CLA级概念车、全新长轴距E级车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型也在本届车展上实现全球首发、上市和中国首秀。未来,随着梅赛德斯-奔驰模块化平台的陆续推出,每款车型都将会有对应的纯电版本。

一汽奥迪则在车展上首次亮相了PPE平台的首款国产车型——全新奥迪Q6L e-tron,同时奥迪SQ6 e-tron也完成了中国首秀,与同台展出的奥迪Q4 e-tron、奥迪RS e-tron GT共同组成纯电豪华产品阵容。到2025年,一汽奥迪还将基于PPE平台,推出奥迪A6 e-tron和Q6 e-tron家族等更多全新产品。同时,上汽奥迪也携Q5 e-tron登陆本届北京车展。


美系车企力主多元化

作为老牌美系合资车企,上汽通用不仅在纯电动汽车领域布局,还对插电式混合动力市场展开攻势。在本届北京车展上,上汽通用携旗下凯迪拉克、别克、雪佛兰三大品牌参展,并带来了各品牌旗下最新的新能源转型成果。

其中,凯迪拉克品牌宣布旗下豪华纯电中型SUV——IQ傲歌正式上市,市场指导价为23.97万-26.97万元。作为凯迪拉克第二款纯电车型,IQ傲歌的上市表明凯迪拉克加速布局豪华纯电市场的决心。联袂IQ锐歌以及此前已亮相的VISTIQ、ESCALADE IQ,IQ纯电“LOVE”家族诠释了凯迪拉克在新能源时代的先锋精神。

别克品牌带来了重磅车型——车展前一天刚刚上市的全新GL8陆尊PHEV,以及别克奥特能纯电概念轿车ELECTRA-L和ELECTRA-LT。同场亮相的还有别克新一代纯电家族——大五座智电SUV ELECTRA E5与智电轿跑SUV ELECTRA E4,凭借奥特能智电平台的三电技术、全场景多层级的车身与电池安全防护,展现近两年来别克在电动化领域发力的成果。

雪佛兰两款全新车型——首款智电插混SUV探界者Plus和首款奥特能纯电SUV探界者EV重磅亮相。依托通用汽车的智电科技与近30年的电气化技术储备,以及上汽通用汽车强大的新能源技术全链路体系实力,雪佛兰将加速推进在新能源、智能化赛道上的产品布局,推动品牌的全面焕新。

令外界明显感知到的变化是,自2022年开始,随着专门为奥特能平台核心部件服务的奥特能超级工厂项目投产,上汽通用汽车明显加快了全新电动车的上新速度。根据规划,到2025年,上汽通用旗下将推出12款全新的新能源产品,包括奥特能智电车型和全新一代PHEV智电插混车型。

相比上汽通用,同为美系合资车企的长安福特在新能源领域的进展乏善可陈。去年9月,长安汽车与长安福特共同组建了长安福特新能源汽车科技有限公司,由长安福特持股60%,长安汽车持股40%,对福特品牌进行电动化、智能化相关的技术输出。为了与长安福特业务区隔,长安福特新能源将专注于新能源乘用车及其现有福特品牌车型的销售与服务工作。在本届北京车展上,长安福特新能源表示旗下首款全新新能源车型CX810将于年内正式发布。

韩系车企厚积待薄发

在中国市场沉寂已久的现代汽车,也借助2024北京车展打响了“反击战”。

在本届车展上,现代汽车不仅公布了电动化蓝图,进一步推动在华电动化事业转型,还公布了N品牌首款量产高性能电动车IONIQ(艾尼氪)5 N中国版,开启了高性能电动化发展的新篇章。

根据电动化蓝图,现代汽车将在中国市场发布已获全球认证的电动化系列产品“IONIQ(艾尼氪)”。其中,IONIQ 5 N中国版将成为现代汽车布局在华电动化蓝图的首款车型,其结合了IONIQ品牌的电动化领先技术以及N品牌的高性能先进技术,在技术的双向赋能之下,将助力现代汽车迈向中国高性能电动化市场,并正式开启差异化电动化战略。

对于现代汽车而言,2024年是在华事业非常重要的转折点。为了推动在中国的电动化转型发展,现代汽车目前正与位于韩国的现代汽车南阳研究所及位于中国的现代汽车技术研发中心进行紧密协同,研发针对中国消费者专用的本土化电动车型,并计划从明年开始逐步上市,到2027年构建完整的中国专用纯电动产品阵容。

与此同时,现代汽车将与多个中国领先的电动化企业展开合作。在北京车展发布会现场,北京现代与宁德时代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围绕北京现代EV项目展开合作。根据协议,未来北京现代推出的新电动车型将采用宁德时代电池。

值得一提的是,现代汽车集团的未来发展不止于电动化。定位为全球氢能行业领导者,现代汽车还不断完善在华氢能事业版图,从NEXO中国版到“HTWO广州”,持续推进“全方位氢能解决方案”落地中国。从今年开始,现代汽车将向国家能源集团国华投资公司(氢能公司)提供14辆氢燃料电池车NEXO,未来将在北京、宁夏、河北、江苏等多地扩大示范运行。

此外,起亚汽车也携全新电动化技术、全新产品等阵容亮相本届车展,包括电动化转型的重磅车型EV5及全球热销的入门级SUV索奈等。同时,起亚EV6、狮铂拓界、赛图斯、嘉华等车型同台亮相,产品线覆盖了燃油和电动的SUV、轿车、MPV等多个品类。

结语

借助今年的北京车展,主流合资品牌大都展现了在电动化新赛道上奋起直追之势。然而,业界对于合资品牌能否打赢新能源“反击战”还有颇多争议。以比亚迪董事长王传福为代表的主流观点是,合资品牌的市场份额还会持续快速走低。但国家信息中心正高级经济师徐长明看法相反。他认为,之前合资品牌新能源产品销量低,完全是因为产品少,而且竞争力不强导致的。未来随着新产品大量投放,销量也会大幅提升。

在徐长明看来,合资品牌目前遇到了较大困难,必须要做出一些重大改变,才能够在中国市场继续有所作为。基于此,徐长明建议,合资车企在新合资时代要想再展宏图,必须要做到以下四点:一是短期内必须敢于牺牲利润来保份额;二是必须按中国消费者需求定义在中国销售的汽车;三是强化在中国本土的研发,充分利用中国在电动化和智能化方面的资源;四是坚持“油电双线”战略。


版权与免责:以上作品(包括文、图、音视频)版权归发布者【汽车纵横全媒体】所有。本App为发布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服务,不代表经观的观点和构成投资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