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川谈大模型价格战:巨头的游戏我不掺和

任晓宁2024-05-23 22:19

经济观察网 记者 任晓宁 在同行们的大模型应用产品上线大半年后,百川智能的第一款AI应用“百小应”终于面世。不过,百川智能创始人王小川并不觉得自己的产品上线得太晚,即使按照现在的时间点看,他也觉得应用出来得有点早。

王小川觉得不晚,是因为当前模型的能力还不够强。他并不想做一款用户试用后发现没用,就不再使用的产品。5月22日上线的“百小应”,也远远没有达到王小川对超级应用的要求。他说,这次发布的产品离超级应用还是有距离的,希望这款产品能让应用的可用度比之前有提升。

许久没有公开露面的王小川还是一贯地敢说敢讲。评价其他应用产品时,他直接点名说,某家互联网大厂的产品并不好用。给超级应用下定义时,他并不含糊,说日活跃用户数(DAU)至少需要3000万。他也用了较长的时间,回答了包括经济观察网在内媒体提出的大模型价格战问题,并明确表示,百川智能不会参与降价。

谈降价:都在大厂射程范围内

创立百川智能前,王小川是搜狗的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搜狗与百度搜索直接竞争,引入过腾讯、阿里巴巴的投资,并最终被腾讯收购。王小川熟悉各家互联网大厂,对这次大厂掀起大模型价格战,他并不感到意外,因为这件事在大厂的射程范围内。

“大家实在太看好这个时代的前景,不愿意失去任何机会,宁愿(降到)0元价格也要入场。”王小川说,价格战能从侧面反映出,大家对这个时代的AI能力是有憧憬的。

自从字节跳动宣布大模型降价以来,百度、阿里巴巴、腾讯、科大讯飞都已跟进。这种大厂开启价格战的情况,与10年前的移动互联网颇为相似。不过王小川认为,这一轮大模型价格战与“千团大战”、滴滴快的补贴大战的性质并不相同,更像是上一代AI“四小龙”的应用程序调用接口(API)价格战。

“‘千团大战’、滴滴快的补贴大战,背后都带有网络效应,那种商业模式改变了生产关系,改变了司机和乘客之间、外卖员和用户之间的关系。这次价格战并没有改变生产关系,而是直接做生产力供给,是B端(企业用户)市场的价格战。”王小川说。

目前的大模型价格战,主要是云厂商之间的竞争。主导价格战的部门,也是互联网大厂的云服务部门,包括字节跳动旗下的火山引擎、阿里云、腾讯云、百度云等。

王小川称,国内的云服务业务之前发展得不算很好。进入AI时代后,大模型为云厂商提供了新质生产力,这是一个可以增长的新市场。如果不考虑价格因素,他对云厂商做大模型持看好态度。

谈及此次大模型降价,王小川认为,这与技术进步有关。他相信,大厂对未来技术进步是有预判的,“也许今天亏钱,再过一年不亏了。”在这种情况下,大厂考虑的不是短期亏损的问题,而是未来的机会。

王小川判断,在大模型降价甚至免费之后,接下来B端应用市场会更繁荣,也会诞生新的泡沫和洗牌周期。不过他觉得,没有泡沫并不是好的状态,泡沫周期过后,市场反而会变得更加繁荣。

此外,王小川也回答了百川智能是否会参与价格战的问题。他的态度很坚决:这是巨头间的游戏,百川智能别掺和进去。

谈AI超级应用:都还在路上

今年5月大厂开启的价格战,让王小川更加坚定了“双轮驱动”的战略。他说:“大模型创业公司学习OpenAI(美国AI研究公司)是走不通的,大厂(给)大模型降价这件事更加证明,创业公司一定要‘双轮驱动’,做自己的应用。”

“双轮驱动”即一边做基座大模型,一边做AI应用。“双轮驱动”的原因是,如果只做大模型的B端生意,收的是人民币,花的是美元,在商业模式上不划算。并且,中国的C端(个人用户)市场比B端大10倍,创业公司想做大,就不能放弃这个庞大市场。

作为研发过6亿用户产品的成功创业者,王小川对C端应用的要求很高,希望能够在起步阶段就做出超级应用。他对超级应用的理解是,DAU要在3000万到3亿之间。

对于AI时代的超级应用,他加了一个新的定义:像人,能陪伴人,而不仅是工具。

5月22日上线的“百小应”,与其他AI应用最大的不同之处就是更懂搜索和会提问。比如询问“引擎盖打不开了怎么办”,其他AI应用会给出一篇几百字的宽泛回答。“百小应”的做法是,它先问用户汽车是什么品牌及型号,再问用户所在的位置,最后给出相对靠谱、可直接操作的答案,同时它还会推送附近维修店的电话号码。

王小川做AI应用的逻辑是,他不希望用户在提问前就准备好一堆咒语一样的提示词,而是希望在类似真人问答的环境下,让AI理解人类的意图,再用AI引导人类一步步完善提示词,最终解决用户问题。

今年年初,一位来自大公司的高管找到王小川,向他吐槽大模型连七位数乘法题都不会做。王小川回答,你要是把它当成计算机,这种情况很闹心,但是任何一个人都不会做七位数乘法题,大模型的使用方法应该是把它当作伙伴,当作人。

“百小应”的品牌标识(logo)上有一缕黄色,这是王小川特意设计的。他说,其他AI应用都在强调科技感,更愿意用蓝色或者冷色调。但他觉得这一代科技与上个时代不一样,现代科技应该像人,所以选择使用暖色调。

不过,王小川认为,目前包括“百小应”在内的AI应用,都还没有实现陪伴或提供经验的功能,现在都处在从工具到伙伴的过渡阶段。他对自己能做出超级应用这件事非常有信心,“现在进入了我们原有经验的主战场,用同一代模型,百川更有机会把超级应用做出来。”

谈商业模式:API收入和付费都不性感

目前大模型厂商主要有两种收费模式,让C端用户付费,或是卖给B端客户。在王小川看来,这两种商业模式都不性感。

“API收入和模型付费收入,都不是成功的商业实践,不是我们要追赶和类比的方向。文心一言也好,ChatGPT(OpenAI旗下的聊天机器人)也好,都不是。”王小川说。

同为大模型创业公司的月之暗面,最近为旗下AI应用产品Kimi开通了打赏功能。当遇到Kimi的使用高峰期时,用户会被提示可通过购买5.2元至399元不等的礼物,获取不同的高峰期优先使用时长。王小川认为,这是正确的商业理念。

他认可的原因在于,打赏的核心是用户认可。当产品的价值产生后,用户付费就能做起来,否则,如果用户不用你的产品,即使商业模式规划得再好也没用。

“百小应”刚刚上线一天,目前还没有开通收费功能。王小川对此的态度是,现在谈商业模式还为时过早。对于C端应用,当下更重要的是寻找付费场景,当某个场景有百万付费用户时,它才是有价值的场景。

目前,国内已经出现一些DAU千万的AI应用。与此同时,这些应用的厂商正在疯狂营销,以获取更多的客户。据王小川所知,有的厂商为了获客,支付的费用已经高达每位用户200元。但他称,百川智能正式开启AI应用之路后,不会加入营销大战。

“(营销)这些做法,只是竞争过程中为了能尽快拿到下一轮融资的举动,我认为并不是健康的行为。”王小川说,百川智能手里有足够的资金,在AI应用之路上能走得更健康一些。

版权声明:以上内容为《经济观察报》社原创作品,版权归《经济观察报》社所有。未经《经济观察报》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否则将依法追究相关行为主体的法律责任。版权合作请致电:【010-60910566-1260】。
TMT新闻部资深记者
关注并报道TMT(科技、传媒、通信)领域重大事件,擅长行业分析、深度报道。
联系邮箱:renxiaoning@eeo.com.cn
微信号:tangtangxiaom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