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汽集团重组新能源业务 北汽蓝谷管理权被下放至北汽股份

王帅国2024-05-25 09:43

经济观察网 记者 王帅国 5月22日,北汽蓝谷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北汽蓝谷”,600733.SH)发布公告称,控股股东北京汽车集团有限公司(下称“北汽集团”)拟将其直接持有的北汽蓝谷22.90%全部股份对应的表决权,托管给其控制的企业北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北汽股份”HK:01958)的协议,已经过股东大会审议通过并正式生效。

本次股份托管后,北汽股份可以实际支配北汽蓝谷约38.70%的表决权,北汽蓝谷的直接控股股东将由北汽集团变更为北汽股份。在此之前,北汽股份合计持有(包括直接持股及间接持股)北汽蓝谷约15.80%的股份。北汽蓝谷实际控制人北京市人民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保持不变。

北汽股份在收购报告书中表示:通过托管将北汽蓝谷纳入管理范围,将助力北汽股份以更合理的成本布局新能源乘用车产业,分享发展红利,并有利于发挥北汽集团内部新能源乘用车战略资源的协同优势,形成整体合力,打造行业竞争优势。

“这样做可以实现北汽股份与北汽蓝谷的并表(合并财务报表),继而整合北汽蓝谷和北京现代、北京奔驰之间的资源。北汽集团想把关系先捋顺,之前(北汽股份与北汽蓝谷)都是在集团下面,二者之间是兄弟公司的关系,协调起来还是比较费劲。”汽车行业分析师白毅阳表示,至于各个品牌之间协调后能产生什么样的效果还有待观察。

当前,北汽蓝谷在国内新能源市场的销售表现不佳。北汽蓝谷旗下的北汽新能源在2020年之前曾因在B端市场销售火爆而成为国内新能源车企中的头部企业,但向C端市场转型的失利,使得北汽新能源的销量大幅下滑,其在2020年和2021年经历了“寒冬时刻”,后在2022年至今实现销量逐步回升。2023年,北汽新能源销售新车9.22万辆,同比有所增长,但该数字仅为其2018 年销量巅峰时期的58%。

北汽蓝谷面向高端电动市场推出的极狐汽车,也一直未能打开市场,2023年极狐汽车全年销量仅有3万辆。财报数据显示,北汽蓝谷2023年实现总营收143.19亿元,同比增长50.50%,实现归母净利润-54.00亿元。在2020年至2023年的四年里,北汽蓝谷累计亏损已达225.91亿元。

尽管如此,此次股权调整仍是北汽集团改革旗下自主乘用车事业发展模式的一次新的尝试,同时也是北汽集团前任董事长姜德义“放权行动”的一环。在2024年3月卸任北汽集团董事长一职之前,姜德义始终强调“发展自主品牌是北汽的第一要务”。此次将北汽蓝谷的控股权下放至北汽股份,是姜德义在告别北汽集团前对企业进行的最后一次调整。

如今张建勇“接棒”北汽集团董事长,完成北汽蓝谷与北汽股份之间的资源整合,实现北汽自主品牌业务的增量提质及推进北汽集团新能源业务扭亏的重任就落在了他的肩上。

版权声明:以上内容为《经济观察报》社原创作品,版权归《经济观察报》社所有。未经《经济观察报》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否则将依法追究相关行为主体的法律责任。版权合作请致电:【010-60910566-1260】。
关注汽车产业发展,报道产业转型、车企动向等,对造车新势力、国内品牌关注较多,擅长现场采访等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