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这些“清宫高定”,横览300年大清时尚|观展

文博时空2024-08-15 08:00

文博时空/文 文博时空 作者 宋燕

石青、月白、杏黄、藕荷……如同蒂芬妮有专属的蓝,爱马仕有专属的橙,清代皇家也有它独特的流行色。近日,由故宫博物院和嘉德艺术中心联合主办、沈阳故宫博物院特邀支持的“国采与宫色——清代宫廷织绣服饰色彩展”在嘉德艺术中心对公众开放,近百件清宫“高级定制”,展现出大清三百年的衣尚与礼制,品位与奢华。

我们采访了本次展览的策展人,故宫博物院宫廷历史部章新老师,请他为我们讲出了这些展品背后的“门道”,引导我们看出每件展品所代表的清宫故事。

01

大清蓝:清宫衣褂的基本色

青色和蓝色是清代最经典的颜色,清朝的官服普遍用蓝色。除了满人的审美偏好外,也反映出清代靛染工艺的发达。清代靛染达到了很高的一个程度,清代的青色有非常丰富的色相,且在历史中不断变幻。

在乾隆朝的穿戴档中,经常可以看到四季各种质料“红青褂”的记录;而在康熙朝,档案记录显示出更受喜爱的是天青。展览现场有两件罩在袍子外面用的清代女常服褂,在清宫记录收储信息的“黄条”上,它们都被命名为石青,但很明显地,其中一件青色纱褂发红,连为它配的扣子,都是色调相衬的蜜蜡扣;而另一件青色缎褂则发蓝,配着镂空的银累丝扣子。两件的色相完全不一样。

在历史演进中,人们的色彩取向也一直在变化,比如乾隆比较偏好红色,他在深青中也要突显靛红素,这就是《天工开物》中说的靛红素后呈现出来的青中隐隐的火焰色。乾隆时期还流行过一种“福色”,属于酱色偏红的颜色,这些都是受汉族文化的影响。

02

黄色要分三六九等

本次展览的第二展厅,一进门可以看到四件晚清女性便服料的展柜,展出的四件黄色衣料各不相同,依次为明黄、杏黄、金黄和米黄色。这不是随意排列的,不同黄色标识宫中衣色的等级。

明黄色的这件料子应是为慈禧太后定制的,它有盘金的圆寿字、带根的兰花纹、“杭州织造臣连明”的落款,说明这是当时杭州织造为慈禧特别制作的便服料。它的明黄色是宫廷衣色中最尊贵的。

在明黄之下,等级降低,黄色要怎么处理?清代人的办法就是往里边添红色。清代以黄为尊,以红为贵,添加红色降低黄色的明度,等级就下来了。第二件的色名叫杏黄,在清初时是为皇太子和太子妃准备的服色。后来储位久虚,杏黄就用于统治者的特恩,抬高受赏者的等级。除了色彩不同,纹样也比明黄那件稍微小,相应地降低了等级。

杏黄之中再添红,就是第三件的金黄色。在现代人看来,这是橘黄色,甚至是橘红色。清晚期,“金黄色”越发偏红。这是贵妃以下穿的服色,它上面的花纹,也比杏黄那件又小了一些。

黄色作为传统植物染中最易染得的色彩,如果都用在制度性服装,普通人还能不能穿呢?在清代,也有一些普通人可以穿的黄色,如展柜中第四件的米黄色,还有鹅黄色。这件米黄色相比刚才的杏黄、金黄,要浅淡得多,它的纹饰也是很小的散花。所谓米黄,不是我们现在熟悉的大米,而是小米,是小米粥刚刚煮成的那个颜色。

03

如何染出古人的颜色

随着时代变迁,古代的色彩系统对现代人来说已经很生疏,比如像月白、石青、红青,天青,连我们(博物馆从事文物保管的工作者)一开始也不太能完全能对得上。古代人的色彩命名来自于他们的实际生活环境,而古今的生活环境已太不相同了。比如月白,是他们在那时的夜里看到的明月朗照下呈现出的色彩,因为现代的光污染,我们已经很少体验到类似的生活情景了。

传统植物染的色彩呈现是非常丰富的,因为它的染色工艺是手工的,与染匠师傅的技艺有很大关系,各地的水质、气候、蚕种不同等都会影响色彩效果。史料中留下了不少染色配方,用哪些原料、各方多少、先放什么后放什么……都有记载,但是实际操作起来科技含量还是挺高的,就像厨师做菜一样,同样的菜谱,好吃不好吃还是取决于厨师的手艺。

史料中记载清宫内府要求江南三织造中江宁负责织染缎子,织好后再交给苏州去缂丝。为什么让江宁织呢?因为江宁的水质好,染出的青色缎最好看。

04

皇帝龙袍并不都是黄色

本次展览的第一个展厅,分四个方向展出了四件礼服袍,分别是清代皇帝四季祭祀天、地、日、月时所穿的庄重的祭服,它们并不都是大家以为的明黄色,而是各有不同的色彩。冬至祭天登圜丘,穿宝蓝色袍;夏至日祭地登方泽坛,穿明黄色袍;春分祭日登朝日坛时,穿大红色袍;秋分登夕月坛祭月,则穿月白色祭袍。

月白色,现代人听到这个词,都会往白色上想。月白在古代又称月下白——月光照耀下的夜色,是一片淡淡的蓝色。月白色在明代就是流行色。清代继承了明代的衣色,并演绎出了自己的时代风格。除了做衣面色彩,我们可以看到很多袍服的衣里也都是月白色的,它在清代用得非常广泛。

比它再深一点,就是宝蓝色,清中期以后祭天都会穿这种颜色。而清初时,皇帝圜丘祭天时也曾穿过天青色或石青色祭服。

夏至的时候,皇帝去地坛祭地,会穿明黄色祭服袍。展出的这件是纱袍,因为夏至时天气已经很热了。

春分时候去日坛祭日,会穿大红色的祭袍,展出的这件是同治时给小皇帝做的。春分时候还比较冷,所以这件衣服有一圈皮毛的镶边,里边也有棉衬。

这几件祭服做得都很讲究,不过它被穿的机会却不多。每年大概只穿用一次,也不一定每年都要穿用它们。祭礼从日出前三刻开始准备,太阳升起的时候礼仪就已经行完了。行礼完毕,祭服即脱下收起,所以这些衣服很少见天日,这也是它们至今保存得很好的原因。

05

一秒分辨龙袍的主人

清代的龙袍,其实每个时代无论纹样风格、色彩搭配和龙的形态都有变化。

我们说画龙点睛,袍服上龙的眼睛各朝也不一样,早期的龙睛较小,眼神凝聚,目光锐利,显得特别专注,凶怒逼人。往清晚期发展,黑眼珠越来越大,像是瞳孔散大一样,看上去就有点失神了。

龙爪也是,早期顺治、康熙时期的龙爪继承自明代,是撑圆的,张力十足。但到晚期,龙爪就散漫了,给人的感觉是软弱衰颓。

云纹也从早期生动的流云,日益向晚期的祥瑞化、装饰性发展,给人的感觉是越来越僵化,失却了云气的流动感。

最重要的变化是袍服底部的海水江崖纹。海水江崖纹也是从明代礼服上来继承过来的一种纹饰。清早期时是浅浅的一个边,在清盛世期发展起来,纹饰越高,越来越澎湃,形态越来越丰富。这是什么原因呢?是因为皇帝穿龙袍,外面都会罩一件石青褂,穿上外褂后,袍上部的纹饰都被遮盖住了,能露出来的就是袍服底部的海水江崖纹。

时至晚清,纹样和配色的变化都是越来越难看了,是因为皇帝没钱做好看吗?实际上所有这些变化,都与当时的流行风尚和时代的审美水准有关,社会风尚就是这样变化发展。

大家知晓这些变化之后,再看到清代的龙袍,就可以实现“一眼断代”了。

06

越朴素的衣服,越看出皇家的华贵

清宫里的衣服,在当时是由如意馆最好的画师画样。画样经皇帝审阅、修改,认定批准后才发往江南三织造去织、绣或缂丝。用的是最好的材料、最好的设计、最好的染色,做成的自然是当时最顶级的定制。

我们长年研究这些织物和服饰,看多了之后,对绣花、金龙也许没有一般观众初看时惊艳的感觉。但有时,一件乾隆时期的常服,通身一色的绸缎,上面织出暗花龙纹,一升一降,倒会让我看得特别感动——纹样织得真精致!石青染得真粹美!

暗花织物其实最能体现衣服的尊贵,为什么呢?因为五颜六色的那些织绣袍褂,纹色抢眼,其中是有很多地方可以压缩成本。比如缎面,经线浮在外面,纬线隐藏在内,那么纬线做一些弊,谁也看不出来。但一色的暗花织物,经纬线都摆在那里,织纹和染色都明明白白,品质精致的就是精致,品质平庸的就是平庸,那身衣服一眼就能显出档次来。按清宫的规定,常服是去彩的礼制袍褂,无论是王公大臣还是皇帝,都是石青、蓝色或酱色、驼色、灰色的一身。皇帝的那身常服,丝与色都是一流的,绝对的精工细作。

中国古代织绣跟现在不一样,它是立体的艺术,也是动态的艺术。一块衣料,你在不同的位置去看,反射的光线不同,效果也不同。而当它被穿到身上,身体活动起来的时候,那些纹样或绣花,也会不断变化明暗,光泽会随着动作闪现。为什么清朝人最重视的海水江崖纹会放在腿部下摆处?因为那里是波动最大的地方。

07

张爱玲也不一定了解清代

张爱玲在《更衣记》里说:“我们不大能够想象过去的世界,这么迂缓,安静,齐整——在满清三百年的统治下,女人竟没有什么时装可言!一代又一代的人穿著同样的衣服而不觉得厌烦”。虽然她是晚清名人李家和张家之后,但她这话,实在是对清代历史缺乏了解。我们仿佛听到她的父祖辈会训斥到:小孩子不懂不要乱说!

今天我们从文物实证来看,清代服饰,特别是女性服饰装容一直在变化。这次展出的一件可能是孝庄皇后穿过的吉服,是“八团”形制,前后身各三团,肩上两团,通身共八团龙。在清早期,男性吉服也用八团形制,后来逐渐专用于女性吉服。

清早期爱用妆花,但清中期绣花比较多。到乾隆时期,衣服的色彩与清早期相比,流行色彩都在变化,此次展出女八团吉服包括苹果绿色、藕荷色、酱色、金黄色的都是清中期的色尚。

清中期以后,旗人女性穿的便服有了新的变化,不同于前期的旗人服饰传统,从民间汉人流行风尚中汲取了更多漂亮的元素。展览中有一幅咸丰朝三个妃子游园的画,三人都身着便服,梳着两把头,领子上加围领巾,呈现出清代中后期的新“宫样”。

展览中十几盘用于衣缘镶饰的花绦展现出晚清的新流行色:雪灰是在雪青中增加了一些灰度;竹灰是在绿色中加了灰度;红灰有点近似现代的粉红……这都是晚清用国外进口染料而兴行起的新流行色。

花绦在当时俗称“栏杆”。花绦在晚清女装上扮演着引人注目的角色。展览中的一件晚清紧身(短小的坎肩),衣料几乎被花绦遮蔽了。晚清妇女在花绦上的花费比衣料还要贵。还有一件衬衣上镶的蕾丝是从西方学来的花边,但进行了中式演变——蕾丝用了清代传统的青色,纹饰也是蝴蝶纹和长圆寿字纹,还有外缘镶滚的洋花绦,在清代被称为“鬼子栏杆”,都是当时不可遏制的流行风尚。

清代人不像我们想的那么保守,她们身上有很多洋货,不同时期也有不同的流行风尚。

08

慈禧是怎么追求时尚的

慈禧太后是清晚期特别有意思的历史人物,20世纪初,她从西北返回朝廷后,照了很多照片。在这些影像中她大多穿着便服,但她穿的便服结合了花绦镶饰的风尚,将便服礼服化了。清中期以前便服上是不准镶边的,清代晚期宫中的女主人们开始在便袍上镶饰青色织金边儿,还有各色各样的花绦,那是古代礼服的装饰逻辑。

慈禧太后喜欢的流行色很多,在她四十大寿、五十大寿的礼单里边,有很多时新色彩的衣料,如红灰、雪灰等。纹饰方面,盘金的圆万寿字是代表太后身份的纹饰,其他再配以时令的水仙花、兰花、牡丹、菊花等纹样。

09

清宫里,穿“高定”的不只是人

如果我们去看紫禁城中皇家的库房,推开门首先看到的也许不是各式古玩器物,而会是一个锦装的世界。皇家档案里记载着大量各色锦的装裱,清代早期、中期、晚期各个时期织锦面貌也在变化。

这次展览最后一个展厅有个展出了清代历朝皇帝御笔《心经》的空间,我们可以看到康熙爷爷写心经装裱的锦面,与他的“好圣孙”乾隆帝用的锦风格完全不同。

康熙御笔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乾隆御笔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康熙帝用的龟背如意纹织金锦,有的角度看金线灿然,但变化一个角度金彩就看不出来了,而龟背纹交织点上那些白丝织出的点和线却会像星芒一样闪光,还有的角度,能看到如意花纹的红、绿丝彩闪烁,金线反而只成了一种陪衬。大家可以想象,当康熙帝把这本《心经》册拿在手里的时候,随着角度、光线的变化,锦的光彩也是在变幻的。

乾隆帝在养心殿西暖阁有一个“三希堂”,宝藏着三件晋代书圣王氏家族的法帖,其中王献之的《中秋帖》前,乾隆帝御题了两个大字:至宝。他为什么那么喜欢中秋帖呢?大概是因为他的生日在八月十三,与中秋节仅隔一天。

乾隆帝在中秋帖上题了一组“中秋帖子词”,此后每年中秋,他都会和群臣雅集唱和。这个中秋节的文艺活动他组织了 10 年,形成了 10 卷中秋帖子词。他让宫廷画师为词卷外包首画样,然后发苏州制作了 10 片缂丝包首,这些缂丝包首都非常精致典雅,色彩都不一样。

金廷标绘庆霄正满中秋帖子词卷

钱维城绘九秋佳夕中秋帖子词卷

《中秋帖子词》是很珍贵的书画文物,然而这次,我们却以不打开的展陈方式,只给观众看它们的缂丝包首。乾隆时期的缂丝是比较典型的清代缂丝风格,其特点是缂绘结合——它仅是用缂丝的手法把纹样的形状缂出来,然后由如意馆的画师上笔彩绘。缂丝这个织绣品种本来就追求“如画”,缂绘的目的,就是要画卷般设色的效果,然而又是缂丝织物。这些包首的图案非常漂亮精细,在铺地锦纹上有各种吉祥纹饰,包括杏林春燕、松竹梅纹,都是清代流行的纹样。

你去故宫书画展,常常是看不到画卷外这些漂亮的锦绣装潢的,而那些古色古香的书画装潢是我们中华文化的另外一份宝贵遗产——中华锦绣。

10

本次展览的最高潮竟然是这件

本次展览最后一个展厅中的最后一件展品,是江宁织造用妆花工艺为宫廷戏台织出的一件戏服,一件女帔,是为戏曲中的老旦制作的。

这件袍服的青色接近现在的黑色,它上边的纹样,各个季节的花卉,还有蝴蝶、湖石都包了金边,显得华艳多彩而又高贵雅致,穿上非常有气势,我觉得年轻女子都镇不住,只有像《宇宙锋》里赵高的女儿赵艳荣、《贺后骂殿》里宋太祖的贺后这样的大女主,才可能通过这件女帔,把她们的气势体现出来。

这件衣服上的花样多姿多彩,主体纹饰是牡丹和梅花,此外还有茶花、石榴、香橼、桃花、菊花、石竹、秋海棠、牵牛花等……红牡丹的色彩娇艳欲滴,绿叶的色彩表现都很细腻漂亮。蝴蝶除了金彩以外,这么小的翅膀里集合了那么多色彩;湖石用的月白色非常漂亮雅洁,随着视点的移动,呈现不同的效果;梅花中用金线织出了长长的群蕊,把梅花的富贵气一下就显示出来。

所有这一切都不是绣的,而是在织机上完成的,它需要由织匠和挽花匠配合着才能完成。

这件女帔纹彩的精美,我觉得用语言无法表达,只有到现场平心凝神的认真审视才能领略古人的神采。

相关阅读

看完这个展,才知道什么叫皇家的奢华|博物馆巡游


图片 | 宋燕 杜广磊

排版 | 小谢

设计 | 尹莉莎

版权与免责:以上作品(包括文、图、音视频)版权归发布者【文博时空】所有。本App为发布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服务,不代表经观的观点和构成投资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