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新闻办公室近日举行新闻发布会,宣布多项金融政策支持稳市场稳预期。其中,鼓励保险资金按市场化原则参与创业投资、支持商业银行设立金融资产投资公司(AIC)等举措引发市场关注。
保险资金在政策引导下持续加仓股权投资。2025年一季度,险资作为有限合伙人(LP)共出资143.22亿元,投向中金资本、中信建投资本等头部机构。其中,阳光人寿斥资45亿元与中信资本合作设立“宸曦共赢”私募股权基金,成为单笔最大出资。4月8日,监管将险资对单只创投基金投资上限从20%提至30%,进一步释放配置空间。此外,险资还可通过投资AIC发行的私募基金、债券或参股AIC等方式拓宽资产配置渠道,形成“银行+保险”联合服务科技企业的新模式。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强调,下一步将推动银行保险资金与资本市场深度对接,通过优化监管规则、创新合作模式,助力科技企业全生命周期融资需求。随着政策红利持续释放,银行保险资金有望成为股权投资市场的重要“压舱石”,为培育新质生产力提供关键金融支持。
本轮政策调整标志着我国金融供给侧改革进入深水区,银行保险资金的深度入局,不仅为科技企业提供"从实验室到科创板"的全链条融资支持,更将推动一级市场从"短期套利"向"长期价值投资"转型。不过,如何平衡资金安全性、收益性与科技投资高风险性,仍需监管与市场的持续磨合。
来源:本网综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