洽洽困局:瓜子大王的百亿野心与失速现实

2025-05-19 16:53

2025年一季度,"瓜子大王"洽洽食品(002557.SZ)交出了一份堪称"断崖式"的成绩单:营收15.71亿元同比下滑13.76%,归母净利润7724.78万元同比暴跌67.88%,毛利率更是从上年同期的30.47%骤降至19.47%。这份远超市场预期的亏损,不仅让当周股价跌去11%,更将公司推上战略调整的十字关口。

瓜子坚果双线承压,战略扩张陷入困局

作为占营收60%以上的核心品类,葵花子业务早已显露增长疲态。2024年该板块营收43.82亿元,仅较2023年微增2.6%,且低于2022年的45.12亿元峰值。尽管公司推出茶衣瓜子、螺蛳粉味等十余款创新口味,但单价提升有限,全年葵花子均价仅增长1.8%,难以覆盖原料成本上涨压力。2024年内蒙古产区雨水灾害导致的内霉问题,更让库存成本激增,直接拖累该业务2025年一季度毛利率。​

第二增长曲线坚果业务同样面临"量增利减"困境。2024年坚果业务营收19.24亿元同比增长9.7%,但毛利率跌至22.3%的历史低位。巴旦木、碧根果等进口原料价格波动,叠加良品铺子、三只松鼠等竞品的低价销售,使得该业务盈利空间被持续压缩。渠道数据显示,2024年该业务直营渠道占比提升至20.51%,但毛利率25.01%较经销渠道低4.74个百分点,"高端渠道扩张反而拖累整体利润"的悖论愈发明显。

战略扩张的迷茫在新品布局中更为凸显。洽洽在魔芋零食赛道的试水产品被指“缺乏创新”,面对卫龙、盐津铺子合计超40亿元的市场份额,其魔芋制品仍处试销阶段。瓜子冰激凌等跨界尝试更被质疑“蹭热度”,新品贡献率不足15%的数据,与良品铺子30%、盐津铺子25%的表现形成鲜明对比。

曾被寄予厚望的“双百战略”(百亿营收、百万终端)已显露执行瓶颈。2024年营收71.31亿元,距2025年百亿目标缺口达28.7亿元;终端网点增速从2019年的12%降至4.5%,下沉市场渗透率不足。

资本逃离与战略定力拷问

资本市场的耐心正在耗尽。截至2025年5月19日,洽洽食品股价报23.15元,较2020年高点累计下跌67%,市值蒸发超230亿元。两期员工持股计划深陷浮亏泥潭:2023年第八期浮亏46%,2021年第五期缩水53%。尽管公司推出1亿-2亿元回购计划,但仅完成2300万元的进度加剧了投资者对资金链的担忧——同期短期借款激增34.91%至11.47亿元,“资金充足”的承诺与偿债压力的矛盾引发信任危机。

实控人陈先保的跨界动作进一步动摇市场信心。其2022年入主的贵州君台厚酱酒业,虽被强调为“个人投资”,但在葵花籽海外试种、坚果供应链优化的关键期,实控人涉足酱酒等领域的举动,引发“主业分心”的质疑。

当下的洽洽食品正面临战略路径的抉择:是继续推进“大而全”的多元化扩张,还是回归“聚焦核心品类”的初心?渠道变革的阵痛、新品跟风的焦虑、海外投资回报率,无不考验管理层的定力。

即将到来的三季度新原料采购期与中秋旺季,或成关键转折点。若成本管控与渠道调整未见实效,洽洽面临的不仅是“双百战略”的再度延期,更可能是资本市场对其成长逻辑的重新定价。

免责声明:本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供参考、交流,不构成任何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