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阿里巴巴控股集团公布2025财年第四季度及全年业绩。从最新财报来看,饿了么经营效率不断提高,业务增长势头强劲。在外卖平台“三国杀”竞争态势下,饿了么交出的答卷,再次刷新了市场想象力。
5月15日晚间,阿里巴巴控股集团公布的财报显示,截至2025年3月31日止季度,受饿了么和高德订单快速增长所驱动,本地生活集团收入161.34亿元,相比2024年同期的146.28亿元增长10%。伴随经营能力的持续提升,饿了么在经营效率优化的基础上,业务规模迈向新的增长量级。
饿了么充分发挥阿里集团的生态协同优势,不断增强商家、消费者、外卖骑手三方与饿了么的黏性。大量市场数据也证实,生态协同优势既在短期内有助于快速扩大业务规模,更通过生态反哺为饿了么构建长期增长的确定性。
以刚过去的“五一”假期为例,饿了么平台上多个商家就迎来了爆单时刻。其中,奈雪的茶、茉莉奶白、库迪咖啡等茶咖品牌订单同比翻多倍增长,尊宝比萨、米村拌饭、蒙自源等多品类餐饮品牌订单也迎来生意高峰。
展望2025年乃至更长时间,生态协同及流量补给极有可能让饿了么持续刷新市场想象力。阿里集团CEO吴泳铭提出,2025年阿里集团将以饱和式投入的打法,聚焦几大核心战役。这几个关键战役将由多个业务方参与,发挥各自优势和长项,以全局价值最优来制定各项业务的协同策略。
商家爆单式增长
4月30日,在原有补贴基础上,饿了么启动“饿补超百亿”大促,正式拉开了强势增长的序幕。
这轮外卖大战初期,饿了么似乎显得相对低调。与以往的战略核心一脉相承,饿了么选择以务实策略立足于市场,将目光始终聚焦于消费者的体验和商家的运营效率上。
当日在宣布“饿补超百亿”大促时,饿了么提出“我们不打口水仗,只发真福利”。
在首批超百亿元补贴上线后,社交媒体上出现大量用户实测反馈。微博话题“饿了么害我一天三杯奶茶”登上热搜榜单,评论区中“没有人能拒绝3块钱的奶茶”“小小奶茶个位数拿下”等晒单内容引发热议,部分消费者坦言“补贴力度比预想更直接”。
而在饿了么启动“饿补超百亿”大促的同一天,“淘宝闪购”首次亮相并于5月2日在全国全量上线。
其一,淘宝闪购联合饿了么共同加大补贴,为消费者提供免单红包、免单奶茶、大额满减外卖券等多项超级权益;其二,饿了么全品类进驻淘宝闪购,并提供全国30分钟达运力支持。
饿了么承接了淘宝侧的泼天流量,商家订单量暴增。5月1日,淘宝闪购上线仅24小时,奈雪的茶在饿了么平台的订单量同比涨超200%,库迪咖啡销量快速上升至平台咖啡类目第一,较日常订单增长近10倍。
从4月30日至5月5日,短短6天内二者就实现了淘宝闪购跨过日订单1000万单的门槛,其中线下餐食、茶饮等品牌店集体成交飙涨,奈雪的茶、煲珠公等1500余家品牌在饿了么的订单及交易额破历史峰值。两周后,这一数字直接翻倍,破峰品牌数量已逼近3000家。
假期以来,饿了么在全国市场表现亮眼,重庆、深圳、广州、成都等70多个城市的外卖订单量创下历史新高。其中,奶茶、冰粉、冷饮、咖啡等消暑品类的订单量同比增幅均超100%,充分展现了平台战略布局与季节性消费需求的高度契合。
面对外部市场竞争和内部淘宝日均3亿活跃用户的巨大流量,饿了么交出了一份令人满意的答卷:不仅实现了用户规模的高速增长和商家订单的成倍提升,更保证了流畅的用户体验和高效的配送服务。通过与淘宝闪购的生态协同优势,使平台上的商家可以触达更广泛消费者,不断刷新着外界对于饿了么的增长想象。
高增长背后的生态协同战略
近日,阿里集团宣布将以饱和式投入的打法,聚焦几大核心战役。这几个关键战役将由多个业务方参与,发挥各自优势和长项,以全局价值最优来制定各项业务的协同策略。
而饿了么与淘宝闪购的双赢合作,显示了阿里内部生态资源深度整合的实力,也让两者在市场竞争中走出了一条差异化甚至降维打击的道路。
一方面,运力是做好即时零售业务的重要因素。在“小时达”正式升级为“淘宝闪购”后,淘宝就在app首页标签栏以“闪购”一级流量入口做展示,并且“淘宝闪购”首日就上线50个城市,并将在数日内就推广至全国。在这期间,淘宝能快速使用饿了么既有的社会化仓配、骑手运力等本地基础设施。
另一方面,饿了么的商家资源也对淘宝闪购全部开放,形成了强大的品牌商家供给。据了解,淘宝闪购从覆盖200家核心品牌开始,全面打通天猫官方旗舰店和“小时达”的货盘及价格,给消费者带来“电商的低价,即时零售快速送达”的体验。
此外,饿了么与淘宝闪购在进一步提升双方品牌影响力上也展现出了强大的协同效应。例如,此前淘宝闪购联合饿了么推出 “免单1亿杯奶茶” 活动,就在线上、线下引发了市场的广泛关注和讨论,相关话题迅速冲上热搜,进而带动多地奶茶外卖订单量激增。
商务部数据显示,2023年中国即时零售规模达6500亿元,年增速28.89%,远超传统电商。预计到2030年,该市场规模将翻三倍。因此,拥有更高增长潜力的即时零售业务被视为电商的重要增长引擎。
近期,饿了么管理层在也内部指出,集团生态优势让我们具备更强的竞争力,一体化参战,更可以高效集中优势资源,快速拿到战役结果。
长期增长的基础
进入2025年,在外卖平台“跑马圈地”过程中,能否保持长期健康的增长趋势,成为市场对外卖平台的关注焦点。
2023年9月,蔡崇信和吴泳铭分任阿里新任董事长和CEO之后,曾宣布了两大战略重心:用户为先、AI驱动。这一以AI驱动为核心的战略,也为饿了么的健康及长期增长指明了方向。
发力AI给饿了么带来的一项关键改变是为商家和消费者带来了更优质的体验。2024年4月,饿了么发布即时零售行业商家AI经营工具“AI经营助手”,为商家在数字化经营中创造更多增长机会。
为提升消费者的消费体验,饿了么也成为了率先将AI技术应用到明厨亮灶的平台。通过AI技术,识别后厨环境异常、不规范操作行为,帮助商户更快发现后厨存在的管理问题。3月中旬,饿了么还运用AI技术研发并上线了“全息盾”系统,高效识别品牌侵权、违规商品、虚假门店等风险点,达到及时发现、及时处置的整治目标。
在当下AI技术变革的战略窗口期,饿了么管理层近期在内部对公司全员表示:饿了么将继续加快AI应用产品的推出和迭代速度,通过技术助力生态各方都能更好地“升维”解决问题、提升效率。
在发力AI战略 同时,饿了么也积极践行社会责任,持续加大对商家、骑手、特殊人群的投入,推出多项平台全新政策和支持举措。
面向平台上数百万的外卖骑手,4月初,在上海举行的蓝骑士圆桌恳谈会上,饿了么对计价算法进行公开,与骑手、物流商代表及专家学者等一起坦诚交流,进行多元化沟通,以进一步透明化算法逻辑,保障骑手接单公平、收入公平。
为提高骑手的收入,饿了么会优先提供顺路等配送效率更高的订单,其次会基于特殊情形进行补贴,对于重量、时段、天气、距离等影响效率的因素,会测算并对骑手给出补偿金额。
商业竞争中,“口水战”无法为行业带来长期向上的增长潜力。进入5月,随着外卖平台在舆论场上的争论逐渐消散,谁在“裸泳”、谁在布局当下和未来的市场格局逐渐明晰。越来越多来自消费端的故事和数据显示,消费者、商家、骑手正在为舆论场上相对低调的饿了么投下信心一票。
在社会价值和技术驱动下,预计市场可以在2025年期待一个业绩表现更亮眼、市场想象空间更广阔的饿了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