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5月22日在国务院新闻办发布会上披露,截至去年底,我国保险业全年为科技领域提供风险保障约9万亿元,并通过股权投资等方式支持科技企业超6000亿元。
金融监管总局新闻发言人、政策研究司司长郭武平介绍,保险业在服务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中发挥重要作用,通过科技保险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和未来产业发展提供风险保障,发挥"减震器"和"稳定器"功能。目前重点推进的三项政策已取得成效:
完善首台(套)、首批次保险补偿机制:联合工信部、财政部扩大保险补偿范围并优化流程,试点以来累计提供风险保障超万亿元;
优化偿付能力监管标准:下调保险资金投资战略性新兴产业未上市股权和科创板股票的风险因子至0.4,科技保险按90%计算偿付能力充足率;
试点重大技术攻关保险保障:在集成电路、商业航天等领域建立共保体机制,为国家重大科技任务提供风险分担方案。
此外,金融监管总局近期推出三项新举措:
允许保险资金投资与主业相关的科技企业;
将保险资金投资单一创投基金的比例上限由20%提至30%;
联合科技部等研究制定科技保险高质量发展政策,强化保险业风险补偿、资金撬动等功能。
此次发布会系科技部联合央行、金融监管总局等七部门发布《加快构建科技金融体制 有力支撑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若干政策举措》后,首次系统解读科技金融支持政策。
来源:本网综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