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定币话题热度居高不下,其在全球支付系统的重要性与日俱增,已然成为各国无法忽视的新支付工具。
稳定币(Stablecoin)是一种特殊类型的加密货币,其核心设计目标是维持价格稳定,通常通过与某种稳定资产(如法币、黄金或一篮子资产)挂钩来实现。它是加密货币世界中应对价格剧烈波动的“避风港”,也是连接传统金融与加密生态的关键桥梁。
“稳定币立法比想象中更复杂”——当埃隆·马斯克在X平台上发出这句意味深长的锐评,恰逢美国众议院历史性通过《支付稳定币清晰度法案》的当口,全球金融界的目光再次聚焦于这个加密货币生态中的“定海神针”。它承诺着1:1法币抵押的稳定性,却承载着撼动万亿美元传统支付体系的野心。作为这一领域的核心参与者,Paxos首席执行官查尔斯·卡斯卡里拉(Charles Cascarilla)近期关于监管框架的积极呼吁,更凸显了行业对规则落地的迫切期待。
稳定币,早已不是简单的技术实验。其日交易量悄然超越Visa等支付巨头的现实,正迫使各国正视其重塑跨境支付、甚至挑战美元结算霸权体系的巨大潜能。然而,贝森特的热点讨论、马斯克的警世之言以及美国立法进程的加速,无不揭示着繁荣背后的深层博弈:技术便利、金融稳定与国家战略安全如何平衡? 这场围绕稳定币规则制定的角逐,已然成为大国争夺未来金融话语权的关键战场。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加密货币领域的风云变幻愈发引人瞩目。历经15年发展的加密货币,正从“小众资产”迈向主流金融体系,甚至可能成为大国博弈的新工具。
艾利艾咨询创始人、董事长李未柠在其主编的新书《加密货币与金融大变局》中,通过多维度解析美国在加密货币领域的战略布局,深度挖掘其政策转向背后的意图,揭示潜在风险与挑战,为读者全景展现全球加密货币生态的未来图景。
美国为何加速推进稳定币的发展?可能有以下三点考量。
稳固美元的全球地位
首先,是利用稳定币与美元挂钩的天然优势,推动新一轮“美元霸权”的全球扩张。
美国智库卡托研究所2025年5月21日发文《利用稳定币维护美元的储备货币地位》指出,金融业仍然是美国经济中规模最大、最重要的产业之一,而美国是其服务的净出口国。面对全球贸易摩擦带来的不确定性及经济损害,美国必须巩固其在技术和金融服务领域的全球领导者地位。
美国《福布斯》杂志2025年3月27日刊文《特朗普的稳定币战略将巩固美元的主导地位》称,特朗普政府正将稳定币打造为美国战略的核心支柱,旨在巩固美元主导地位并为联邦政府提供资金支持。目前,规模达2345亿美元的稳定币市场中,超99.8%以美元计价,白宫认为,这不仅是顺势而为的机会,更是将其进一步放大的机会。正如美联储理事克里斯托弗·沃勒在2025年2月的一次演讲中所解释的那样,稳定币让世界各地的人们能够在公共区块链上持有和使用美元,而无需银行账户。这一转变打开了通往更大目标的大门——进入庞大的全球存款市场。
咨询公司麦肯锡的研究称,全球金融体系持有117万亿美元的银行存款,其中包括65万亿美元的个人存款。稳定币提供了一种重塑资金存储和跨境流动方式的途径。通过支持美国许可和控制、以美元计价的稳定币在传统银行体系之外运营,美国正在增强一种现有的全球资本替代渠道——这种渠道可能会开始对传统银行存款进行实质性补充,甚至部分取代。
美国战略与国际问题研究中心2025年4月30日发文《稳定美国金融领导地位:国会为何必须正确制定稳定币监管》指出,稳定币是与美元等稳定货币挂钩的数字资产,在不断变化的金融格局中占据核心地位。由于98%的稳定币与美元挂钩,这种增长将美元深层嵌入数字经济,即便竞争对手正在努力寻找替代方案。
稳定币可以捍卫美元的全球地位。美国彭博社2025年2月12日发文指出,下一个全球货币秩序可能会让美元发挥更大的作用,这在某种程度上类似于黄金在19世纪所扮演的角色。稳定币将成为诱饵,并充当最初的过渡机制。它们能持续多久,将取决于美国政府能否让外国人轻松参与到以美元为基础的货币秩序中。目前,这仍是一个悬而未决的问题。新加坡《联合早报》同年1月25日刊文称,特朗普欲借稳定币捍卫美元全球霸主地位,围绕稳定币的不安情绪正在让位于对稳定币的支持。白宫人工智能和加密货币总管大卫·萨克斯称,稳定币提供了“巩固美元国际主导地位的机会”,并称美国“从根本上来说可以创造一种全世界人民都会使用的数字美元”。
全球支付体系的竞争
其次,是在与盟友和竞争对手的博弈中,继续主导树立新一代支付体系的“美国标准”。
美国大西洋理事会2025年2月12日发文指出,CBDC与稳定币之间的关系将成为2025年的焦点。美国的新政策支持美元支持的稳定币,并反对CBDC;欧洲的政策则持相反立场,认为CBDC(包括数字欧元和数字英镑)能够提供金融稳定,而加密货币和稳定币则会造成金融稳定风险。所有政策制定者都一致认同一点:CBDC和稳定币都将对美元的全球地位产生重大影响。
第一,来自央行数字货币的竞争压力。
美欧政策在CBDC和稳定币之间存在巨大分歧。日经中文网2025年5月30日发文《欧洲数字货币挑战美元》称,同年4月17日欧洲央行理事会声明提出,为了引入数字欧元“将迅速完善法律制度”。目的是捍卫欧元相对于美元的存在感,并发起反击。截至2024年底,美元在全球外汇储备中的占比仍接近6成。虽然与21世纪前半期的超7成相比,呈现出“去美元化”趋势,但欧元的占比却只有近两成。正因为如此,欧洲才把赌注押在数字货币上。欧洲央行的设想是,如果能在这一领域领先美国,便可改变货币的势力格局。
欧洲央行认为,如果贸易交易也使用数字欧元,那么将释放出拥有超3亿人口(与美国相当)欧元区的潜力。欧洲央行副行长德金多斯充满信心地表示:“如果欧洲进一步实现一体化,那么几年后欧元可以成为美元的替代货币。”欧洲执着于CBDC,而以加密资产超级大国为目标的美国则倾向于支持稳定币。
数字人民币、多边央行数字货币桥等对美元形成的潜在压力。美国战略与国际问题研究中心4月30日发文指出,在不断变化的技术格局中,美元面临着多方压力。
在外部,美国的竞争对手正在推行替代支付系统,旨在削弱美元的影响力和美国在国际金融体系中的中心地位。目前,美元仍然是全球金融流动的支柱。然而,中国正试图通过将数字人民币融入国内和跨境交易来削弱美元的地位,而多边央行数字货币桥(mBridge)等项目旨在创建超越西方银行基础设施的金融通道。同样,俄罗斯、金砖国家以及伊朗和委内瑞拉等受制裁国家也在探索数字资产,以规避美国的金融管制。
CSIS还称,全球竞争对手,尤其是正在推进数字人民币发展的中国,正在迅速将“国家控制”的货币推向世界舞台。与此同时,美国选择不开发政府发行的数字美元。这一决定实际上使得私人发行的、与美元挂钩的稳定币成为美国在数字时代展现金融影响力的主要工具。因此,迫切需要建立一个清晰的监管框架,以确保美元在新的格局中有效竞争。
第二,美国盟友和对手正竞相构建可为世界其他国家树立标准的新支付制度。
捷克世界报业辛迪加2025年3月24日刊文称,美国的盟友和对手正竞相构建可为世界其他国家树立标准的新支付制度。如果非美元稳定币在全球贸易和金融中日益壮大,缺乏应对措施也会危及美元的主导地位。美国在稳定币监管方面的领导作用是确保美元稳定和强势的一种手段。美国国会和特朗普政府应迅速采取行动,为美国私人部门在这些重要技术领域的领先地位奠定基础,并以确保稳定和信任且符合美国国家和经济安全利益的方式实现这一目标。
该报称,数字资产有望全面升级20世纪的金融体系。将稳定币融入传统金融市场可释放下一波支付创新浪潮。特朗普政府和本届国会认识到货币和金融的数字化转型是大势所趋。如今它们必须负责塑造稳定币的未来并确保其安全,以免将其中收益拱手送人。
化解美国巨额国家债务
最后,是催生对美国债务尤其是短期债务的增长。
美国财政部长斯科特·贝森特在2025年3月7日的白宫加密峰会上称,美国将利用稳定币来维护美元作为全球储备货币的地位,并推动对美国国债的净新增需求。美国《福布斯》杂志2025年3月27日刊文《特朗普的稳定币战略将巩固美元的主导地位》称,每增加一个美元稳定币海外用户,都会增加全球对美国短期债务的需求。这不仅支撑了美国的预算,也扩大了对美元的依赖。美国参议员比尔·哈格蒂称,“强劲的稳定币创新带来的好处是巨大的——从提高交易效率到推动对美国国债的需求。”
美国英为财情2025年6月5日发文《美国财政部的算盘:用稳定币拯救美债市场》指出,稳定币催生的需求有助于降低美债收益率,减少对外国买家的依赖,更好地支持美国财政稳定,巩固美元霸权。
目前稳定币已成为美国政府债务的第七大买家,未来的持债规模或将超过中、日、英三国的总和。
美国《纽约客》2025年4月26日刊文《加密货币如何解决美国股票和债券问题》指出,自2025年年初以来,美元兑几乎所有主要货币均走弱,引发了一个紧迫而真实的担忧:随着传统投资者像其他美国资产一样抛售美国国债,美国政府债券的买家可能会枯竭。好消息是,美国国债的新买家正在出现,这得益于比特币等加密货币背后的技术。基于区块链的稳定币目前已成为美国政府债务的第七大买家,超过了德国、澳大利亚等国家。由于稳定币完全由美元储备以1∶1的比例支持,因此它们一直是新发行国债的持续且不断增长的买家。
Foresight News于2025年6月3日发文指出,截至2025年3月末,泰达公司的稳定币储备直接和间接持有的美债已达1200亿美元,其规模甚至已经超过德国(1114亿美元)和阿联酋(1044亿美元)等国家,仅次于韩国(1258亿美元)。泰达公司官网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一季度末,其持有的稳定币对应的储备资产高达1492.7亿美元。其中,现金和现金等价物及其他短期存款(其中美国国库券、隔夜逆回购协议、货币市场基金等)占81.49%,抵押贷款(不涉及关联实体)占5.91%,比特币占5.13%,贵金属占4.46%,公司债券0.01%,其他投资2.99%。
截至2025年3月末,泰达公司持有的稳定币对应储备资产分布
到2030年,稳定币市场吸收的美国债务或将超过中日英目前持有的总和。国际清算银行(BIS)2025年5月28日发布《稳定币和安全资产价格》工作论文称,市场主要由与美元挂钩的稳定币主导,其支持资产主要由以美元计价的短期工具(例如美国国债)组成。截至2025年3月,这些稳定币管理的资产总额超过2000亿美元,超过了主要外国投资者持有的短期美国证券总额。2024年,这些稳定币购买了400亿美元的美国国债,与美国政府最大的货币市场基金规模相当,且超过了大多数外国投资者的购买规模。
美国《纽约客》2025年4月26日刊文称,虽然稳定币在庞大的国债市场中只占很小一部分,但趋势表明,稳定币将继续增长,未来10年或许能占据全球货币供应量的5%~10%,即5万亿~10万亿美元。美国最大稳定币美元币的发行商Circle的首席执行官杰里米·阿莱尔称,到2030年,稳定币市场规模可能达3万亿美元。3万亿美元的稳定币市场吸收的美国债务将超过目前持有美国政府债务最大的三个国家(中国、日本和英国)的总和。
新增1万亿美元的美债需求,很可能促使美国财政部调整债务发行方式。
美国财经门户网站“英为财情”2025年6月5日刊文《美国财政部的算盘:用稳定币拯救美债市场》称,TBAC认为需求增加将有利于美国财政部的融资活动。他们认为,新增的买家群可能有助于降低美债收益率。此外,减少对外国买家的依赖,既能更好地支持美国财政稳定,又能巩固美元的全球主导地位。
新增1万亿美元的美债需求,很可能促使美国财政部调整债务发行方式。为满足新增需求而增发美债,意味着长期债券的发行量将相应减少。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这种调整应会导致长期利率下降。不过,从长期债券转向更多短期发行也存在风险。例如,当收益率曲线倒挂,短期利率超过长期利率时,可能会产生较高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