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观察报 关注
2025-07-14 13:31
欧阳晓红/文
年中,一场关乎制度、资本、资源的系统性转型,正在按下快进键。
市场积极响应。7月10日,A股上证指数重返3500点,被视为“经济贝塔系数”的银行股持续上攻,工商银行股价收于8.08(+2.93%),月内涨幅逾14%。不仅中国的银行股,同期美国与欧洲的银行股均有亮眼表现。
富达国际亚太投资者调研结果显示,2025年上半年,中国大陆投资者平均回报率为4.3%,高于3.2%的亚太投资者平均回报率。股票、信息技术、能源仍为投资者重点配置领域。
近期,重磅政策密集出台。据国盛证券跟踪,政策重点聚焦于扩内需、稳地产、反“内卷”、强科技、稳外资五大方向。例如,7月1日召开的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提及“依法依规治理企业低价无序竞争”;7月3日,国务院印发《关于做好自由贸易试验区全面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推进高水平制度型开放试点措施复制推广工作的通知》;6月24日央行等部门发布《关于金融支持提振和扩大消费的指导意见》。
当前,政策利好、“长钱”入市预期交织,正推动市场重新评估中国资产的价值。这一系列积极信号,也在回应“内卷”问题的深层结构性矛盾。
“经济贝塔系数”
杨女士将1个月前购买的中高风险偏股基金转换为挂钩银行股息的沪深300红利成长低波指数C类基金,该基金当前的持仓收益率为9.52%。
红利低波资产越来越受到投资者的青睐。沪深300低波红利指数(C类基金)聚焦银行、电信、煤炭等高分红、低波动行业,近期的收益率表现亮眼。有分析人士认为,这反映出市场对“现金流稳定、防御属性强”资产的配置偏好日趋明显。财政部于7月11日印发的《关于引导保险资金长期稳健投资 进一步加强国有保险公司长期考核的通知》,也强化了市场对银行股等高息股的结构性利好判断。
Wind统计显示,大型国有银行(如工行、建行、农行)的H股股票在过去6个月中分别上涨20%—36%,当前股息率为4.6%—5.7%。
横向比较来看,今年上半年,追踪美股银行股整体走势的KBW银行指数上涨9.56%,欧洲斯托克600银行指数上涨29%。
这场中、美、欧银行股的“全球共振”并非偶然事件,而是由宏观政策转向、利差逻辑与长线资金配置偏好“三重因素”驱动所形成的结构性趋势。细究之,作为“经济贝塔”,银行股在周期性资产中提供直接的宏观敏感属性,凭借其高息、低波动特征受到养老金、保险资金等中长期策略投资者的关注。
不过,经济学家刘煜辉提醒,逻辑上必须有强力的需求端政策配合,价格才能见效。
7月9日,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2025年6月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上涨0.1%,CPI同比增速结束了此前连续四个月的负增长。上半年,CPI比上年同期下降0.1%。
价格的真实“见效”并非由市场自发完成,而需政策、信心与需求三者共振。
破“内卷”
有分析认为,当前,致力于高质量发展的中国,正展开一场扩内需、破“内卷”、畅内通的结构性转型,通过供需双侧协同、内外疏导并举,重构资源配置逻辑。其本质是在制度重构、创新驱动与全球协同中,将“内通外达”转化为开放系统中的共生进化。
6月6日,求是网刊发《“内卷式”竞争怎么看、怎么办》文章,指出所谓“内卷式”竞争,是指市场上不会带来整体收益的恶性竞争。有大企业“卷”小企业,有虚拟平台“卷”实体产业,还有商家不顾市场、不计成本疯狂“卷”产能、“卷”价格、“卷”同行,让不少企业、行业深受其害,也制约经济高质量发展。综合整治“内卷式”竞争势在必行、刻不容缓,只有深入认识市场经济规律,才能找到有效整治途径,建立长效防范机制。
7月11日,求是网刊发《如何有效整治“内卷式”竞争?》文章,指出供需不匹配、不平衡是导致“内卷式”竞争的重要原因。这就要求整治“内卷式”竞争必须供需两侧协同发力、协调配合,既要做大市场空间,也要提高供给质量。
平安证券的研究指出,此轮“内卷式”竞争集中在光伏、锂电池、新能源汽车、互联网平台等偏中下游民营企业集中的新兴产业;同时钢铁、水泥等传统原材料行业也会受到影响。对比2016年—2017年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本轮调整虽然同样以“供给端”为抓手,但是存在三方面显著差异:一是行业与企业性质不同,本轮多集中于民企与新兴行业;二是核心矛盾不同,当前强调的是企业无序低价竞争、地方保护和投资过度,上一轮聚焦的是产能过剩、国企杠杆与环保压力;三是政策手段不同,本轮更多依赖市场化引导行业自律,行政手段聚焦制度建设,而非直接“去产能”。
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召开之后,资本市场短期内出现了对“反内卷”政策的博弈性反应,光伏、钢铁、水泥等行业板块涨幅靠前,港股新能源汽车概念亦有回暖。
风向
时间已至年中,市场也在期待政策信号。
长江证券首席经济学家伍戈表示,近期“降准降息”等表态已趋淡化,货币政策进入相对平稳区间。本轮财政扩张并未显著带动信贷增长,说明政策组合的传导效果与微观主体的信心仍需进一步巩固。
民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温彬则认为,由于上半年经济整体好于预期,实现全年目标压力不大,预计下半年政策将“以稳为主”。在不确定事件出现之前,政策更多是用足存量工具,增量政策将“预研储备”,关键时刻可及时启用。
据央视新闻消息,当地时间7月12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在社交媒体平台“真实社交”上发布致墨西哥和欧盟的信件,宣布自2025年8月1日起,美国将对来自墨西哥和欧盟的输美产品征收30%的关税。据新华社报道,近日,特朗普先后致信20多个国家领导人,称将从8月1日起对这些国家征收新关税。
富达国际基金经理彭添裕表示,亚洲央行多数具备货币政策宽松空间,有望缓冲外部冲击。当前美国通胀依旧顽固,而亚洲地区通胀回落,为本地货币政策腾出了操作空间,预计下半年将迎来更多亚洲央行的降息行动。
巴克莱银行则分析认为,自4月2日“解放日”关税政策发布以来,相关负面影响尚未在数据中全面显现,通胀温和为财政刺激预留了空间。
而市场的下一步,取决于“情绪”能否被“数据”接住。
7月11日,上证指数高开震荡,尾盘微涨0.01%,收报3510.18点;全市场成交额达1.74万亿元,较前一交易日放量逾2200亿元,超2900只个股上涨。但午后银行板块整体回落:国有大型银行跌幅1.36%,城商行下跌1.79%。
正如刘煜辉所言,需警惕银行股的“情绪加速”,其当日回落并不意外,关键在于后续的基本面数据与政策支持能否形成逻辑闭环。
杨女士此次“换仓”行为,即将中高风险、波动较大的偏股型基金,转为强调“股息+安全垫+低波动性”的红利低波产品,代表着一种典型的战术性资产再平衡选择。
这种调整方向与富达国际中期策略是一致的:全球格局分化之下,投资组合再平衡正在成为趋势。富达国际认为,新兴市场股票估值相对偏低,中国股市的反弹是建立在更好基本面支撑基础之上。中国内地、印度、拉美市场在中期内都涌现出结构性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