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雨虹张蓓:ESG是穿越周期的“必修课”

2025-07-28 11:24

“世界上最快的捷径是不走捷径,世界上最高的投资回报是脚踏实地,长久成功者必定是长期主义者”。东方雨虹董事会秘书张蓓在东方雨虹三十周年庆典媒体采访中表示,公司已连续17年发布ESG报告,并把ESG纳入各个业务流程的环节。她认为ESG是穿越周期的“必修课”。

在建筑建材行业波澜起伏的三十年历程中,东方雨虹从北京奥运场馆的防水供应商,成长为业务覆盖全球1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建筑建材系统服务商。以“防水+涂料+沙粉+管业”矩阵,打造近70个生产研发物流的协同网。其发展轨迹清晰印证了一个核心逻辑:坚持长期主义,将ESG(环境、社会、治理)理念深植战略根基,方能在周期波动中稳健前行,为未来增长注入持久动能。

品质经营到多元发展 长期主义穿越周期

自1995年创立以来,东方雨虹始终坚守“不生产一平米非标产品”的底线,从原材料采购到生产全流程建立了严苛的五道质量管理体系。这种坚持让其在本土市场站稳脚跟——承接85%的北京奥运场馆防水工程、占据国内60%的高速铁路市场份额,并逐步走向全球。

回顾30周年走过来创业和发展的历程,1995年东方雨虹起步于湖南,从成立之初,定了基本的经营原则——不生产一平米的非标的产品,尽最大的努力持续为社会、为用户、为消费者输出高质量的产品和高质量的服务。

张蓓表示,从执着于品质出发,东方雨虹一步一个脚印,沿着建筑防水这一隐形工程赛道,逐步延伸民用建材、建筑涂料等相关产业,道路愈发宽广,但脚步坚定,长期坚守质量门禁,赢得市场有口皆碑。她认为,一个企业在经营的过程中不确定性是常态,对于任何一个企业在初创的过程中,在发展的历程中,我们会发现内部的环境和内部的环境都在不断的变化,唯有守得自己的初心,认得自己来时的路,坚持将品质经营作为立企之本,方得长久。

三十年来,从品质坚守到及时满足客户交付需求,东方雨虹以自身的确定性应对一切不确定性,以长期主义穿越周期。

面对未来,东方雨虹战略布局聚焦五大核心方向,展现出强劲的增长潜力与行业引领性:一是防水主业持续深化,二是砂粉业务成为第二增长引擎,三是拓展新赛道与新的应用场景,比如管业、修缮、运动地坪等;四是全球化纵深布局,产能本地化加速,输出技术标准;五是下沉市场与C端品牌并进,以长期主义锚定未来价值。

从合规底线到价值创造 东方雨虹可持续发展的新范式

在建筑建材行业面临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东方雨虹以30年的全球化发展实践,向市场证明,企业的长期价值不仅源于业绩增长、品质坚守等,更在于可持续的发展动能。作为行业ESG实践的先行者,东方雨虹将环境、社会与治理理念深度融入战略核心,构建了一条“绿色增长”与“社会责任”并重的发展路径。

在张蓓看来,东方雨虹的战略蓝图中,ESG绝非“附加题”,而是穿越周期的“必修课”。作为行业首个连续17年发布ESG报告的企业,其将ESG融入研产供销全链条,实现了从“合规成本”到“价值红利”的转化。

在环境维度,东方雨虹以绿色创新回应“双碳”目标。25个生产基地布局分布式光伏系统,年减碳3.86万吨;研发的高反射屋面材料、零能耗建筑系统等绿色产品,累计获得上千项环保认证,其中防水卷材碳足迹认证为行业首例。

社会价值层面,东方雨虹以共享思维赋能行业。开放近百项专利、建立“雨虹学院”培养专业工匠、创办全球首个防水博物馆普及行业知识,将自身发展与行业升级深度绑定。在海外市场,其通过参与雅万高铁、中泰铁路等“一带一路”项目,将中国建造标准与当地需求结合,既输出高品质产品,也传递可持续建设理念。

治理层面,公司构建了系统化的ESG管理体系。董事会层面设立战略与可持续发展委员会,将ESG指标纳入高管KPI,通过50余个数字平台实现全流程风险管控。董事会秘书张蓓强调:“ESG的本质是降低风险、创造价值。当合规成为习惯,绿色产品获得市场溢价,长期投入自然转化为竞争优势。”

“伟大企业不是诞生于风口,而是存活于寒冬。当53.5亿平方米防水卷材绕行地球400周,这不仅是规模勋章,更是‘以韧性重定义行业’的宣言。”站在三十周年的新起点,东方雨虹的长期主义已清晰勾勒出未来路径:以防水主业为根基,砂粉业务为第二增长曲线,叠加建筑涂料、建筑修缮等新赛道,坚守品质,通过ESG赋能全球化与下沉市场,最终实现“从中国品牌到全球品牌”的跨越。

免责声明:本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供参考、交流,不构成任何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