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分析研究当前经济形势,部署下半年经济工作。
会议强调,做好下半年经济工作,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保持政策连续性稳定性,增强灵活性预见性,着力稳就业、稳企业、稳市场、稳预期,有力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努力完成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实现“十四五”圆满收官。
会议指出,宏观政策要持续发力、适时加力。要落实落细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充分释放政策效应。加快政府债券发行使用,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兜牢基层“三保”底线。货币政策要保持流动性充裕,促进社会综合融资成本下行。用好各项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加力支持科技创新、提振消费、小微企业、稳定外贸等。支持经济大省发挥挑大梁作用。强化宏观政策取向一致性。
“宏观政策要持续发力、适时加力”,并且强调,“落实落细宏观政策各项措施”。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传递了怎么样的信号?
广开首席产业研究院首席金融研究员王运金表示,一方面,下半年将继续落实好此前已出台的各项政策措施,如超长期特别国债发行与使用、“两重”建设、“两新”工作、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等,增强政策的持续性,充分释放政策效应;另一方面,尽管上半年尤其是5月一系列增量政策的操作力度较大,下半年还是有一定可能会根据国内外经济形势变化考虑适时加力,再度出台相关增量政策继续加强宏观调控力度。
王运金进一步指出,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工作重点将集中于政府债券的发行与使用上。今年1—7月已完成发行政府债券约16万亿元,但受到期规模较大、发行节奏稳健等因素影响,政府债券仅净增约4万亿元,与全年增量目标还有较大距离。下半年政府债券发行尤其是国债发行节奏将持续加快,推进政府投资项目加快落地,着力提升资金使用效率。
从货币政策来看,王运金认为,下半年货币政策将保持适度宽松基调,加大调控强度,通过逆回购、MLF等总量工具加大流动性投放,保持流动性充裕;必要时有望再度降准、降息,推动社会综合融资成本稳步下行,为政府债券的集中大规模发行以及信贷投放提供宽松的金融环境。此外,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养老与服务消费再贷款等各项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将持续发挥其独特优势,更具针对性地支持科技创新、提振消费、小微企业、稳定外贸等重点领域与薄弱环节。
“下半年经济运行仍将面临诸多内外部风险与挑战,稳外贸、扩内需需要宏观政策的持续支持。”王运金建议,新增1万亿元超长期特别国债额度,其中5000亿元用于支持“两新”工作、新型城镇化建设等,加大对基本民生、扩大投资、促进消费、稳定外贸的财政支持力度,给予市场有力的政策信号;另外5000亿元可用于支持减税降费及退税政策,重点支持高新技术企业、高端装备制造企业以及外贸企业。
“货币政策择时降准降息,并重启国债买卖操作,增加流动性投放,再度降低社会融资成本,支持下半年政府债券的大规模发行,同时向市场释放政策积极信号,改善预期、增强信心。”王运金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