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观察报 关注
2025-08-03 14:32
1,山东2024年财政民生支出首次突破万亿 达到10,368亿元
7月29日,山东省政府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山东2024年度省级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审计工作情况。
山东省审计厅副厅长王玉强介绍,数据显示,2024年,山东省大力推进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完成设备更新投资4763.4亿元,带动汽车销售超千亿元;加大基础设施投资力度,交通、能源、水利分别完成投资3252亿元、2140亿元、748亿元,投资拉动效应明显。财政民生支出首次突破万亿,达到10,368亿元,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进一步提升。
山东省审计厅二级巡视员刘增胜介绍,审计整改是有效发挥审计监督作用的重要一环。上一年度审计报告反映的问题已基本整改到位,通过审计整改,促进财政资金增收节支、挽回损失等143.15亿元,2024年,山东省本级向纪检监察机关和主管部门移送违纪违法问题线索130件,相关部门追责问责161人,其中党纪政务处分60人。2025年,审计机关将进一步加大审计整改督促力度,压实整改责任,推动标本兼治,促进审计成果更好转化为治理效能、发展动能。
提示:从本次山东的审计情况看,大规模设备更新、消费品以旧换新,以及交通、能源、水利等基础设施领域的大额投资,有效拉动经济增长,财政民生支出破万亿元,更是对民众福祉的有力托举。审计整改成果突出,也能在资金层面促进增收节支、挽回损失。
2,到2027年 山东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速将超过10%
8月1日,山东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政策例行吹风会,解读《关于加快释放数据价值 加力推进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下称《实施意见》)。《实施意见》是山东省未来三年加快构建以数据为关键要素的数字经济,推动实体经济与数字经济深度融合的指导性文件。
山东省副省长孙喜民介绍,《实施意见》围绕释放数据价值、赋能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这一主题,部署了20项重点任务,主要聚焦五个方面,包括聚焦激活数据要素价值、聚焦布局数字经济新赛道、聚焦推进实体经济数智变革、聚焦推动跨领域跨区域协作、聚焦优化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布局等。
《实施意见》明确到2027年,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速超过10%,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稳步提升,做到时间目标更加具体,重点任务更加细化。
在抓试点试验区方面,《实施意见》提出要高水平建设省级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特色集聚区,到2026年年底前,培育100家左右“领军型”数字经济企业。
提示:近年来,山东加力实施数字产业化“十大工程”、产业数字化“八大行动”,数字经济撑起全省经济发展的“半壁江山”。今年1月—6月,山东省信息技术产业营收增长18.6%。
3,如何打造韧性城市?山东明确12项重点任务
8月1日,山东省政府新闻办举行政策例行吹风会,解读《山东省推进新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 打造韧性城市的实施意见》。
韧性城市,即在灾害风险面前具备承受、适应和快速恢复能力的城市。《实施意见》从设施韧性、空间韧性、管理韧性3个维度,明确了12项重点任务,形成环环相扣、层层推进的韧性城市建设体系。
山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党组书记任海涛介绍,《实施意见》科学设定了2027年和2030年两个阶段性目标:到2027年,建立较为完善的新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标准和机制,搭建全省统一互联互通的信息平台,丰富智慧应用场景,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做法,为山东省乃至全国蹚出路子、提供示范。到2030年,城市基础设施数字化转型取得全面突破,各设区的市主城区新型城市重点基础设施建设全面覆盖,县(市、区)重点领域城市韧性显著增强,城市运行更安全、更有序、更智慧、更高效,让人民群众共享“韧性城市”带来的安心与便利。
提示:建设创新、宜居、美丽、韧性、文明、智慧的现代化人民城市,是中央城市工作会议明确的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城市工作的总体要求。此次山东出台的《实施意见》,涉及领域多、覆盖范围广,既是对国家决策部署的具体落实,也是各地推进工作的实践指引。
4,山东立法保障建设高水平“齐鲁粮仓”
7月31日,《山东省粮食安全保障条例》(下称《条例》)经山东省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十六次会议通过,将于2025年9月1日起施行。
山东省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副主任徐金妹介绍,《条例》共11章64条,主要规定了耕地保护、粮食生产、储备、流通、加工、应急、节约、监督管理以及法律责任等内容。
《条例》在严格落实粮食安全保障法基础上,围绕山东扛牢粮食生产大省责任,建设更高水平的“齐鲁粮仓”,发挥地方立法的实施性、补充性、探索性功能,坚持鲜明问题导向,突出山东地方特色,注重运用系统思维加强制度设计,健全完善粮食安全保障制度机制。
提示: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山东作为粮食大省,2024年粮食产量达1142亿斤。《条例》的制定是山东粮食安全法治建设新的里程碑,为进一步推动该省粮食事业高质量发展,构建更高层次、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可持续的粮食安全保障体系提供了有力的法治保障。
5,济南发布首批100个人工智能应用场景
7月30日,“AI泉城”赋能行动暨人工智能应用场景开放对接活动在济南举办。本次活动,济南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发布了100个济南市人工智能场景需求清单发布以及60个济南市第二批人工智能大模型推荐名录。
场景需求清单汇集首批100个人工智能应用场景,聚焦农业、工业建筑业、生产性服务业、生活性服务业以及公共管理、经济管理、社会治理等7大领域,涵盖面广、针对性强。其中工业领域28个、公共服务领域24个、生活服务领域20个。
第二批推荐名录的60个大模型,从行业分布看,工业领域持续领跑,共15个,占比25%;数字政府领域11个,占比18.3%,新增政务大模型、公共安全等场景;农业领域8个,占比13.3%;医疗健康领域6个,占比10%,新增中医、传染病监测等特色方向;交通、司法、传媒、能源、金融等其他领域共计20个,占比33.3%。
提示:当前,济南人工智能大模型产业正沿着“技术突破——场景验证——规模应用”的路径发展。2024年,济南市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达到482亿元,根据国际数据公司评估显示,济南位列2024中国人工智能城市排行榜第八位。
6,《财富》世界500强榜单发布 山东5家企业上榜
7月29日,《财富》世界500强榜单发布。今年上榜门槛(最低销售收入)又有提升,从去年的321亿美元增长至322亿美元。其中,山东共有5家公司上榜,较去年增加一席。
从具体的排名和业绩来看,山东能源集团有限公司以1204亿美元的营业收入位列全球第82位,居鲁企首位;山东魏桥创业集团有限公司以776亿美元居全球第166位;海尔智家股份有限公司以397亿美元的营业收入居全球第390位;山东高速集团有限公司以388亿美元的营业收入居全球第401位;山东黄金集团有限公司以348亿美元的营业收入居全球第465位。
提示:《财富》世界500强榜单向来是观察全球经济格局与企业竞争力的重要窗口。此次上榜的山东5家企业分布于不同产业,不仅是山东传统优势产业的代表,也是山东近年来新旧动能转换、产业升级的成果缩影。它们的成功,既得益于自身的战略眼光与创新实践,也离不开山东在产业政策、营商环境优化等方面的持续发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