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发银行2025年中期业绩快报:净利润同比增长10.19%至297.37亿元

2025-08-08 09:41

作者 胡群

8月6日,上海浦东发展银行(600000.SH)发布2025年半年度业绩快报。报告显示,上半年该行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97.37亿元,同比增长10.19%,盈利能力稳步提升。在复杂的经济金融环境下,浦发银行通过优化资产负债结构、加强风险管控等举措,实现了经营业绩的稳健增长。

值得关注的是,该行在保持利润增长的同时,资产质量指标持续改善。截至报告期末,不良贷款率较上年末下降0.05个百分点至1.31%,拨备覆盖率提升7.01个百分点至193.97%,风险抵御能力进一步增强。此外,贷款总额较上年末增长4.51%至5.63万亿元,存款总额增长8.71%至5.59万亿元,资产负债结构更趋优化。这份业绩快报展现了浦发银行在高质量发展道路上的阶段性成果。

营收利润双增长,资产规模稳步扩大

2025年上半年,浦发银行在复杂的经济金融环境下展现出较强的经营韧性,主要盈利指标均实现稳健增长。在营业收入方面,实现905.59亿元,较上年同期增加23.11亿元,同比增长2.62%。利润指标表现更为亮眼,营业利润达到334.98亿元,同比增长10.82%;利润总额331.38亿元,同比增长9.84%;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97.37亿元,同比增加27.49亿元,增幅达10.19%。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为299.84亿元,同比增长11.86%,显示出主营业务盈利能力的持续增强。

从资产规模来看,截至2025年6月末,浦发银行资产总额达96,457.91亿元,较上年末增加1,839.11亿元,增幅1.94%。其中,贷款总额56,349.31亿元,较上年末增加2,434.01亿元,增长4.51%,增速明显快于资产总额增速,表明信贷投放力度持续加大。负债总额88,445.39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46%,其中存款总额55,943.08亿元,较上年末增加4,483.49亿元,增幅达8.71%,存款增速显著高于负债总额增速,负债结构持续优化。

值得注意的是,该行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资产达7,928.55亿元,较上年末增长7.68%;归属于母公司普通股股东的净资产6,829.36亿元,增长4.04%。普通股总股本增至30,264,499,183股,同比增长3.11%,主要系可转债"浦发转债"转股所致。每股指标方面,基本每股收益0.99元,同比增长11.24%;稀释每股收益0.90元,同比增长9.76%;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4.33%,同比上升0.16个百分点。

资产质量改善 风险管控成效显著

在盈利增长的同时,浦发银行的资产质量指标呈现持续向好态势,展现出较强的风险管理能力:

不良贷款指标“双降”尤为亮眼。截至报告期末,不良贷款率1.31%,较上年末下降0.05个百分点,较一季度末下降0.02个百分点;不良贷款余额736.72亿元,较一季度末减少6.08亿元。这一变化表明,该行在“控新降旧”的风险管理策略下,存量风险化解和新增风险防控都取得了实效。

风险抵御能力持续增强。拨备覆盖率较上年末提升7.01个百分点至193.97%,风险抵补能力处于行业较好水平。这一指标的提升,既反映了该行审慎的风险管理政策,也为其未来应对潜在风险预留了充足的安全边际。

信贷结构优化助力资产质量改善。从贷款投向看,该行持续压降高风险领域信贷规模,加大对优质客户的信贷支持。特别是在房地产行业风险暴露的背景下,该行通过严格的客户准入和贷后管理,有效控制了相关领域的风险传染。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资产质量整体向好,但不良贷款余额较上年末仍微增5.18亿元,提示在经济复苏基础尚不牢固的背景下,银行仍需保持警惕,持续完善全面风险管理体系。

在变革中寻求高质量发展

浦发银行2025年上半年的业绩表现表明,在当前经济形势下,银行通过优化资产负债结构、加大服务实体经济力度、拓宽负债来源等措施,可以有效应对市场利率下行的挑战,实现业绩的稳健增长。从行业竞争格局来看,当前银行业分化趋势愈发明显。一方面,头部银行凭借规模优势和科技实力持续扩大市场份额;另一方面,中小银行则通过深耕区域市场寻求差异化发展。浦发银行作为全国性股份制银行,如何在这样的竞争格局中找准定位至关重要。特别是在零售银行转型方面,相较于招商银行等领先同业,浦发银行仍需在客户基础、产品创新和服务体验等方面持续发力。

浦发银行2025 年全行年中工作会议暨党建工作会议近日在上海召开,党委书记、董事长张为忠明确了下半年五大战略部署,其核心均围绕“数智化”展开,通过客户经营、市场响应、服务模式、技术创新及风险防控的全方位升级,打造高品质价值银行。

数字化转型的深入推进将是决定未来竞争力的关键因素。浦发银行较早提出“数智化”战略,但在具体落地成效上仍有提升空间。一方面,需要加强数据治理,打破部门数据壁垒,真正实现数据驱动的精准营销和风险管理;另一方面,要深化金融科技应用,特别是在人工智能、区块链等前沿技术领域加大投入,提升运营效率和客户体验。

在服务实体经济方面,浦发银行需要把握经济结构调整带来的机遇。随着经济向高质量发展转型,绿色金融、科技金融、普惠金融等领域将迎来重要发展窗口期。浦发银行总部位于上海,应充分发挥区位优势,深度参与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在科创企业服务、跨境金融创新等方面形成特色优势。

风险管理能力建设仍是重中之重。虽然当前资产质量指标持续改善,但考虑到经济复苏的不确定性,以及房地产、地方政府债务等领域的潜在风险,浦发银行需要构建更具前瞻性的全面风险管理体系。特别是在风险定价能力、压力测试方法和风险预警机制等方面需要持续优化。

值得思考的是,在利率市场化深入推进的背景下,传统依赖存贷利差的盈利模式面临严峻挑战。浦发银行需要加快向“轻型银行”转型,提升财富管理、投资银行等轻资本业务的收入占比。同时,要平衡好规模增长与质量提升的关系,避免陷入“规模情结”,真正实现高质量发展。


免责声明:本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供参考、交流,不构成任何建议。
金融市场研究院院长 主要关注银行、消费金融领域市场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