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源拓界 众行致远 | 开放原子“园区行”(重庆站)成功举办

2025-09-02 16:04

汽车纵横全媒体


8月28日—29日,2025世界智能产业博览会系列活动——2025智能汽车基础软件生态大会暨第四届中国汽车芯片大会在重庆渝州宾馆盛大召开。会议同期举办开放原子“园区行”(重庆站)活动,以“共建智能汽车操作系统开源生态”为主题,汇聚政府机构、高校及科研院所、主流整车企业、汽车软件开发企业、芯片企业、开源社区等近100名代表,共探开源模式如何破解智能汽车基础软件发展难题,推动产业高质量升级。

多方共识:

开源成智能汽车产业升级核心引擎

西部科学城重庆高新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张炎介绍,重庆高新区正以开源为抓手推动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不仅发起成立天工开物开源基金会,还支持普华基础软件开源国内首个规模化、量产级安全车控操作系统小满EasyXMen,未来将持续强化人才、资金保障,助力开源生态培育。

西部科学城重庆高新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张炎

开放原子开源基金会理事长程晓明表示,开源有效推动企业从“单点研发”向“平台协同、生态共建”跃迁。基金会通过强化资源整合联动,推动更多企业深度参与开源、开发者参与社区贡献,让开源成果更好惠及产业。未来将持续凝聚“开源促进生态发展”共识,转化为可执行的路线图与机制,携手产业链各方做深做实汽车基础软件“根社区”。

开放原子开源基金会理事长程晓明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副秘书长杨中平表示,车用操作系统从封闭走向开放是重要发展趋势。中汽协会2023年发起的“中国车用操作系统开源共建计划”,已落地“龘”微内核、“开源小满”OS等核心项目,400余家企业、175所高校加入社区。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副秘书长杨中平

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学术发展部部长冯锦山表示,我国车用软件开源虽已从“概念”到“共识”、从“单点”到“矩阵”,但仍面临核心技术栈未打通、复合型人才缺口大、国际话语权不足等挑战,唯有协同共建,才能掌握汽车智能化发展主动权。

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学术发展部部长冯锦山

路径剖析:

拆解开源、促进数字化转型实践

明确开源的核心价值与行业共识后,如何具体推进开源转型、实现技术突破成为关键议题。开放原子开源基金会业务发展部部长付海巍首先从组织层面给出解答,他表示,基金会凭借中立身份,有效促进企业合作与技术革新,加强底层核心技术创新驱动,既加速生态构建与产业发展,还为企业带来资源共享、研发协同、成本降低的多重利好,助力车企落实平台化战略、提升研发效率。

开放原子开源基金会业务发展部部长付海巍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云计算与大数据研究所开源和软件安全部主任郭雪分享道,开源是汽车行业降本增效的核心支撑,企业参与开源生态建设需经历开源基础能力储备、推动开源技术应用、创新开源模式应用、参与贡献开源生态、自主对外五个发展阶段,同时需清晰界定自身开源发展目标与具体建设路径。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云计算与大数据研究所

开源和软件安全部主任郭雪

电子科技大学嵌入式软件工程中心主任罗蕾介绍,汽车电子电气架构正向“中央+区域”“车路云一体”演进,亟需开源模式突破技术瓶颈:一是加快补齐我国汽车软件在技术研发与产品落地的短板,构建智能网联汽车软件供应链安全保障体系;二是推动形成汽车软件领域标准化行业解决方案与完善产业生态,借助开源体系深化国际合作与技术协同。

电子科技大学嵌入式软件工程中心主任罗蕾

成果落地:

开源操作系统实现“从示范到量产”跨越

活动集中展示了我国智能汽车开源领域的阶段性成果,普华基础软件总经理助理罗彤介绍,普华基础软件发布的开源龘EasyAda采用第三代微内核架构,支持多核调度、核间通信及微秒级实时响应,已捐赠至开放原子开源基金会;开源小满EasyXMen是全球首个规模化、量产级安全车控操作系统,覆盖车身域、动力域、底盘域等多域控制器需求,截至2024年底累计装车超过2000万套,适配国内外主流芯片超180款,下载和克隆总次数逾1.5万次,社区累计访问数超过10万次。

普华基础软件总经理助理罗彤

此外,来自开源欧拉社区、东风汽车、AUTOSAR、华汽研究院、Roboraction.ai、软安科技、安势、联通智网的专家,围绕智能汽车操作系统开源生态,从技术、产业、社区建设等维度分享实践与见解。

开源欧拉用户委员会主席王军分享了开源欧拉社区治理经验与国际化工作规划,将携手全球开源组织共建开源新生态,通过使能上游原生支持,同时保障开源软件供应链安全。

开源欧拉用户委员会主席王军

东风汽车集团有限公司研发总院智能电子电气开发中心副总工程师任慰针对智能网联汽车的发展趋势,倡议行业,多方按照领域平台化、中立开放、代码优先的原则共建中立开放的车载操作系统平台。

东风汽车集团有限公司研发总院

智能电子电气开发中心副总工程师任慰

AUTOSAR中国代表荆喆表示,开源软件在汽车行业有值得关注的应用和尝试,AUTOSAR秉持开放的精神,一方面与其他组织和开源项目保持合作,另一方面在尝试实现“开源”的AUTOSAR AP软件栈。欢迎更多专家伙伴参与AUTOSAR国际标准和代码的开发工作。

AUTOSAR中国代表荆喆

华汽基金会华汽研究院院长何芳认为,开源的核心价值在于其“普惠与高效”,能够降低整个行业的技术门槛,并围绕领先技术构建强大的生态引力。然而,理想化的开源在现实中面临巨大挑战。商业模式模糊、数据与信息安全难以界定等问题是推广开源必须跨越的障碍。安全,是不可逾越的红线,开源绝不意味着无限制的开放。

华汽基金会华汽研究院院长何芳

Roboraction.ai公司CEO黄浴介绍,Dora 中间件支持自动驾驶和机器人实时系统,自2022年发布以来在开源社区中快速发展,将支撑多机系统协同所需的统一管理与高可靠运行,最终构建一个可扩展、低延迟、稳定性强的运行平台。

Roboraction.ai公司CEO黄浴

软安科技有限公司联合创始人杨国梁认为,开源软件在给全行业带来新动能的同时,也带来了汽车行业过去从未面临过的新挑战。通过对开源软件在汽车行业应用时的挑战的梳理,需要针对开源合规风险以及开源软件在汽车行业如何确保代码质量与合规的话题进行深入探讨。

软安科技有限公司联合创始人杨国梁

CHAOSS maintainer、CCF开源执委会成员高琨介绍,汽车架构变化带来软件生态变化。开源有利于降低芯片和软件成本,打造差异产品,增加盈利模式。引用开源软件,可加速开发效率,持续保持进化优势。

CHAOSS maintainer、CCF开源执委会成员高琨

联通智网西南分公司技术总监向劼博认为,产业链协同是中国汽车全球化的长期战略,汽车全球化的成功不仅依赖技术优势,更需要灵活的战略调整与深厚的本地化投入,中国汽车和供应链企业在新能源时代拥有先发优势,若能借鉴既往经验,发挥自身产业链能力,有望在全球市场实现从跟随者到引领者的跨越。

联通智网西南分公司技术总监向劼博

开放原子“园区行”(重庆站)的举办,既集中展现了我国智能汽车基础软件开源的阶段性成果,更清晰锚定“协同共建”的未来发展路径,进一步推动中国车用操作系统开源生态加速发展,为汽车产业智能化转型持续注入强劲动力。


免责声明:本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供参考、交流,不构成任何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