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2025年,政策层面涨工资的利好消息接连传来,45岁的吴迪可谓既喜又忧。
今年3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明确提出了城乡居民增收促进行动,包括要促进工资性收入合理增长、拓宽财产性收入渠道等。此后,福建、广东、贵州等地陆续上调了最低工资标准。
吴迪是第一批感受过工资快速上涨的职场人士之一。2003年,他初入职场时月工资不足1000元,此后工资收入进入快速上涨通道。国家统计局显示,2003年至2024年可谓工资增长的黄金时期,二十年间城镇职工月工资上涨约10倍。
得益于工资收入增长,他从一个一穷二白的农村学生到在成都拥有两套住房。只是习惯于高收入、高支出模式之后,他的中年危机感也越发浓厚——近两年,因为所在行业景气度的起伏,他的工资增长虽可以满足一家老小的衣食,但孩子的课外教育支出还在不断增长,动辄数万元的夏令营经常超出家庭的支出计划。
他感慨道:“如果短时间内拿不出那么多钱,就只能四处求人,但求人借钱的滋味其实很不好受。”
互联网资金借贷模式,数次成为吴迪解决资金危局的唯一渠道。如同吴迪一般,越来越多数据显示,中年人越发习惯于使用来自平台借贷的应急资金。
奇富借条的数据就显示,近几年用户的复借率在稳步上升——2022至2024年,平台的复借率分别为88.7%、91.6%、93.1%。在平台上亿用户中,主力用户群体的年龄段为35—55岁,他们的身份既有小包工头、餐饮老板等小微企业主,也有数千万急需资金周转的普通人。
最为关键的是,在使用平台借贷过程中,中年人往往会谨小慎微地维持借贷资金与日常收入之间的平衡。他们深知,资金稳则家庭稳定。近三年,奇富借条的坏账率也均维持在2%左右。
资金缺口总是突如其来
2003年,从一所一本院校毕业后,吴迪顺利进入传媒行业并赶上了时代浪潮。一方面,他主要负责互联网行业的内容写作,而当时互联网行业正处于风口期;另一方面,老家赶上了拆迁,家里在当地县城意外拥有了一间商铺和一套住房。
得益于铺面租金和工资收入,他的小家庭每月都能维持收支平衡。直到2022年,购买学区房和儿子上高中的双重压力打破了这样的平衡。
小时候,父母并不重视吴迪的教育,父母常挂在口头上的一句教诲是“能读就读,不能读就拉倒”。因为自己的坎坷学习经历,他格外注重孩子的教育。
每一年,孩子教育支出也是家庭日常开支的大头——孩子每年的寒暑假研学和补习费用就需要6万元,学校附近的租房费用约4万元。每一次研学,他都会给孩子精细挑选全国知名本科院校的夏令营。
2022年夏天,他掏空了家里所有存款用于购买孩子所需的学区房,恰巧此时孩子的夏令营还需要一笔数万元的资金。在此之前,周边好朋友已经向他借了一笔资金并承诺在他买房时还款。但当他购买学区房时,朋友却因为其他原因短期内没办法履行承诺。
2024年,由Dezhuang Hu、Hongbin Li等学者进行的一项研究发现,教育支出随着孩子教育阶段的提高而增加。具体来说,教育支出从学前或小学阶段的每年平均3594元增加到普通大学或更高教育阶段的20192元。
他说:“实在不忍心让孩子把夏令营计划搁浅,但又拉不下脸去找朋友借钱。人到中年,这种资金缺口往往让人措手不及。”
相比于中年白领们,同样享受过时代红利的中小微企业主们,也在近几年越发感受到突如其来的资金缺口。
工信部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末,全国中小微企业数量达4800万户,比2012年末增长2.7倍。但近两年,因常处在资金链中下游,中小微企业的长账期问题逐渐显露。《中国供应链服务及产融调查报告(2025)》显示,2024年前三季度,中小企业应收账款周转天数由2023年的116.09天延长至134.80天。
2019年,姚庆就精准地踩中了“房地产市场高歌猛进”的风口。那一年,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增速达9.9%。在他所处的四线城市,建筑市场更是繁荣。
一开始,他只雇佣三位农民工承接零星的分包项目。随着业务流程的熟练,他带领的建筑工人两年内就增长至十余位,并成立了自己的建筑公司。
因为房地产行业正处风口,姚庆和当地同行们经常会采取从借贷平台或银行贷款来解决短期资金周转问题。并且只要存在有利可图的建筑项目,他都会带领团队以“挤破头”的姿态去竞争。他也曾担忧过资金风险,但是“大项目、高利润”模式的诱惑显然更大。
他说:“在市场扩张期,获得的工程项目越多,企业潜在的利润空间就越大。最高峰时,公司就曾主导过一个产值约2亿元的项目。”
于是,当房地产行情出现剧烈波动时,账期问题开始显现。
在建筑工程行业,中小型包工头通常需要在前期垫资支付工人工资和购买建筑材料,在项目完工或进行一段时间后,包工头才能获得项目资金结算。因此,建筑团队规模越大、上游公司资金支付周期越长,中小型包工头的垫资压力便会相应上涨。
姚庆说,通常情况下,甲方结算项目资金的周期为3个月至一年时间不等,但建筑工人没办法承担这样的工资支付周期。“夹在中间的包工头们,就只能四处借钱来应对回款慢的问题。”
“钱没那么好借”
最近几年的春节前夕,都是姚庆一年中最忙碌的时期。他需要奔走在上游建设公司和当地各个银行间,确保建筑队中每一位农民工工资都能及时到账。
在姚庆的建筑公司中,多数农民工年龄在40—50岁之间,他们依靠每个月的工资养家糊口,一年中大约有十个月需要奔走在各个工地中,平均工资在当地也算一项中高收入。
他说:“建筑团队成员绝大多数是四五十岁的中年农民工,他们是家庭中的顶梁柱。因此,即使公司的工程款账期被延长,我们也要想方设法把工钱准时发放给工人,让大家开开心心过春节。”
2016年,在第一次创业经历中,短短一个多月,姚庆就因为合作伙伴出现资金问题而被迫宣告终止。
第一次创业失败的经历并没有打消他创业的念头。外出务工三年后,他就带着积攒的资金回到老家,开始另辟赛道进入建筑行业,承包当地小型的市政、建筑工程。一往无前和无惧摸爬滚打的性格特点很快让他站稳脚跟。
如同第一次创业中,近几年资金困局场景再次重现。为了能及时筹集资金,姚庆尝遍了借钱的酸甜苦辣。
他苦笑着说:“钱真的没那么好借。尤其是春节前夕,工人等着钱过春节,但如果上游公司仍迟迟未支付资金,自己就只能四处求人。”
在资金周转最窘迫时期,姚庆用掉了当地银行提供的低息创业资金贷款和攒下的创业资金,却依旧有几万元的资金缺口。相比于数百万甚至上千万的项目工程规模,这样一笔资金可谓微不足道。但是当企业资金无法及时回流时,几万元都能成为一座难以靠自身逾越的“大山”。
按照国家市场监管总局的统计,截至2024年9月底,像姚庆这样的个体工商户达1.25亿户。他们是中国经济版图中最基层的市场主体,也在稳定就业、改善民生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只是由于部分中小微企业缺乏各类纳税信息等原因,出台的一系列贷款帮扶政策难以触达他们或者难以满足他们灵活的资金需求。
因为资金短期内无法周转,同为中小微企业主的张亭,也时常面临企业短期扩张节奏被打乱的困局。
2019年,在奶茶市场逐渐火热之际,张亭敏锐地嗅到了其中的商机,随即准备大展身手,加盟多家奶茶店以抢占市场。按照同行分享的经验,他准备了企业经营资料、财务报表等各项材料去做资金借贷,却最终因为缺乏足够可抵押的固定资产等问题而四处碰壁。
2025年5月,新华社研究院中国企业发展研究中心与中小企业数据研究院联合发布的《2024年中国中小企业融资发展报告》提出,一方面,经济下行可能使金融机构在放贷时更加谨慎,对中小企业的融资需求进行更为严格的审核;另一方面,中小企业自身在市场竞争加剧、成本上升等压力下,可能在融资决策上也更加审慎,或者其自身条件难以满足金融机构的放贷标准。
在竞争激烈的餐饮业,商机稍纵即逝,慢一步就意味着在抢占区域市场上落后一大截。时至今日,那段时间四处借钱的窘境他依旧印象深刻。
张亭说,只有真正为借钱四处奔波时,才能深切懂得“一分钱难倒英雄汉”背后的辛酸。
灵活,救急
在茶余饭后中,资金问题是吴迪与中年朋友聊天的高频词。
有一次,一位朋友就和吴迪吐槽起了资金周转的难处。当初,这位朋友因为家庭的一场意外,短时间内出现了数万元的资金缺口,后续四处筹集资金时才真切体会到人情冷暖。
朋友描述的种种筹集资金场景,让他想起了当初为孩子夏令营费用发愁的自己。于是,吴迪就向朋友讲述了自己因为资金周转不过来,机缘巧合之下,使用了奇富借条。按照平台要求填写完个人信用信息后,只等待了不到半小时,就解了资金困局。
从未使用过互联网平台借贷的朋友半信半疑,但因为着急用钱,还是下载了奇富借条并做了贷款流程申请。结果两人饭局还未结束,资金就已到账了,并且资金借贷周期和所需的利息也一目了然。
吴迪表示:“人到中年,在需要急用钱时很难向家人、朋友开口,人情债最难还。互联网平台借贷模式相当于让中年人有了一笔应急资金,应对突发资金需求时也有了更多底气。最为关键的是,平台借贷模式拥有极大的便利性。”
除了个人使用的便利性,多位中小微企业主也反馈,互联网借贷平台灵活的资金借贷也很契合企业的资金需求。
在张亭扩张旗下餐饮企业规模过程中,灵活的资金需求就经常以各种形式出现,资金额度从几万元至百万元不等。其一,一些承包的餐饮项目需要提前垫付资金用于采购食材,并且资金需求通常比较着急;其二,在发掘出一个市场前景良好的新餐饮项目或一家位于热门商圈的门店后,一定时期内需要腾出较多资金用于门店投资建设;其三,短期内需要部分资金用于应对个别项目资金回笼不及时的问题。
从2020年开始,张亭多次使用奇富借条等渠道实现企业资金的灵活周转。尤其令他印象深刻的是,在提交完各项申请资料后,奇富借条的审核流程十分迅速,通常情况下资金能在申请当天或第二天到账。他说,在企业急用钱时,自然会选择优先到账的借贷平台。同时奇富借条的额度灵活度、还款方式也都符合中小微企业的资金需求。
2020年,在餐饮业整体面临受到冲击的背景下,张亭曾频繁地使用奇富借条以帮助企业渡过难关。现如今,他已成功度过资金困局。更为重要的是,他已在餐饮业闯出了一片属于自己的小天地。
把钱花在刀刃上
“勇敢的人,先享受世界”。
因为工作原因,吴迪曾多次注意到高利贷等借贷乱象。他开始也有所担心和顾虑,他只想安全、可靠地借贷还贷。
在奇富借条上借贷半年之后,吴迪按原计划顺利还清了所有的资金。因为良好的使用体验,一年后,他再次在奇富借条上借了20余万元用于装修房屋。
两次借贷资金之前,他也都严格计算和把控了还款节奏。他说,十分清楚自己的财务状况,还贷占每月收入的比例均在可控范围内,因此后续还款也就没太大压力。“其实两次使用下来,只要利用得当,还是非常方便的。”
采访中,多位采访人也提及,一开始自己都是谨慎小心的互联网借贷平台,但熟悉之后,反而会将其当作一种常规的资金利用方式。
出于公司成本把控需要,张亭在每一次使用平台借贷前,都会严格计算所需的资金总额和贷款时长。例如新开一家餐厅前,他会提前详细计算加盟费、设备采购费、员工培训费等,从而计算出所需的借款总额;同时谨慎推算店铺毛利率、盈利周期等来综合计算贷款时长。
张亭的经营理念是,短期借贷是为了促进企业更稳健地发展,公司也从未出现过逾期还款的情况。
在多次使用借贷平台过程中,张亭也积累了经验。在第一次使用借贷平台时,他就综合对比了不同平台的贷款利息、资金到账速度等,多方取舍后才决定使用奇富借条。
他说:“企业通常会储备3—6个月的现金流以备不时之需。借贷是为了企业多元化发展和能更快地抓住市场机遇,坚持储备现金流是为了给企业留下调整经营策略的余地。要把钱花在刀刃上。”
张亭说,接下来如果有好的商机,依旧会使用平台借贷来快速占领市场。对于小微企业而言,平台借贷模式不仅能“雪中送炭”,也能“锦上添花”。只要企业提前评估市场风险、严控财务收支,按时还款以维护企业信誉,借贷资金反而会成为企业增长过程中的第二重动力。
(应采访人要求,吴迪、姚庆、张亭系化名)
张庆/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