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小众”到“大涨”,化工板块如何崛起?

2025-09-22 14:10

近期,占尽市场高光的不只科技成长。随着A股板块轮动,以化工行业为代表的周期股也在持续发力。Wind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9月17日,在申万一级31个行业中,基础化工以近一年52.37%的涨幅排名13,今年以来以24.83%的涨幅排名11,超越同期沪深300指数15.66%的涨幅。

那么,这个在资本市场上此前几乎处于“小透明”的小众板块,究竟为何能够强势崛起?

内外合力驱动,恰逢其时

9月18日凌晨,美联储如期宣布将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下调25个基点至4.00%-4.25%。随着降息信号的释放,市场普遍预期2025年9月进入降息周期,同时国内也有释放利率调降空间的预期。

化工作为资本密集型重资产行业,企业在产能扩张、技术升级和环保改造等环节需要投入大量资金。降息周期中,企业融资成本下降,有利于改善现金流,降低财务负担,可释放更多资源用于再投资和创新研发,为行业长期发展注入动力。

同时,降息周期通常会强化大宗商品的金融属性,化工行业作为顺周期板块,有望受益于流动性宽松带来的估值提升。Wind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9月17日,中证细分化工产业主题指数的市净率约为2.28倍,位于近10年来37.38%分位点的低位,中长期配置性价比凸显。

此外,国内持续推进的“反内卷” 政策也有望为化工行业供给格局优化提供关键助力。

一方面,“反内卷”政策通过推动化工行业供给侧改革,遏制无序竞争和产能过剩,引导企业向高端化、绿色化发展,从而提升整体行业的盈利能力和市场秩序。另一方面,政策在多个子行业实施产能出清、能耗限制和行业自律等措施,使落后产能逐步退出,推动资源向技术先进、管理高效的企业集中,促使行业运行效率和利润率回升。此外,政策还强化了环保监管和产业整合,助力龙头企业扩大市场份额,增强行业景气度,带动化工板块估值修复和投资吸引力上升。

东海证券分析,我国化工产业链已形成显著竞争优势,凭借突出的成本优势与持续突破的技术实力,中国化工企业正快速填补国际供应链空白,有望进一步重塑全球化工产业格局(数据来源:《“反内卷”有望进一步细化,新材料关注AI、机器人新进展——基础化工行业周报(2025/7/28-2025/8/3)》)。国海证券也指出,当前中国化工行业已具备充沛的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一旦行业扩张节奏放缓,潜在股息率将显著提升,行业有望实现从“吞金兽”到“摇钱树”的角色转变;同时,供给端的结构性改善将带动行业景气度止跌回升,化工板块标的有望兼具高弹性与高股息双重优势​(数据来源《化工行业报告:反内卷,化工从“吞金兽”到“摇钱树”》发布时间2025/08/22)。

天生自带“强α”属性

事实上,除了内外驱动因素外,化工行业本身也具有“地位重要、交易活跃、超额机会多、成长空间大”的“强α”属性。

具体来看,石化和化学工业是国民经济重要支柱产业,经济总量大,且与经济发展、民生及国防军工密切相关。据Wind统计,截至2024年末,已有相关公司超500家,子行业近40个、细分子行业上百个,其中新股占比较多,基础化工流通市值约占总流通市值5.0%,且交易金额排第五且占比持续在6%左右。(数据来源:wind,截至2025.6.30)

在这样的背景下,诺安基金基金经理赵森分析,化工行业的最大特点是结构极度分散、子行业多样化。从基本面角度分析,仅通过投资化工产业链,就能覆盖资本市场的大部分风格周期。这种跨周期的产业链深度,可以为投资者带来两重机会:一方面,不同行业间的景气周期错位,意味着每个季度都有不同子行业“当红”,这为主动管理提供了月度级别的轮动空间。另一方面,由于行业研究门槛高、机构覆盖面窄,即便是行情启动期,也常常存在低关注度、高性价比的小公司,阿尔法空间非常充足。从投资角度看,这种多样性结构意味着板块内部常常出现显著的轮动机会。赵森强调,化工是少数“月度机会显著”的行业,只要有催化——无论是价格波动、供需错配还是政策推动——就有可能演化出独立行情。

展望未来,赵森认为,化工行业中成长股仍有较大发展空间。精细化学品、新材料等领域仍有较大进口替代空间;新材料凭借研发壁垒高、竞争格局好优势,相关成长股潜力巨大;电子化学品则被特别强调为解决国内芯片“卡脖子”问题的关键环节,战略意义重大。同时受益于高增长下游需求驱动,军工领域如芳纶、碳纤维等关键材料需求旺盛,新能源材料需求也持续高速增长。

双轮驱动,构建高“化工纯度”基金

虽然化工板块存在投资机会,但公募基金整体对该板块的持仓比例长期偏低。持有化工股的基金不仅数量少,且被动投资往往难以精准捕捉其内在节奏和结构性机会,而更适合通过主动权益产品来进行精细化布局。在此背景下,“化工纯度”较高的主动管理基金​​就受到了投资者关注。

翻开诺安利鑫混合 2025年中期报告,可以发现其通过“α挖掘”将核心仓位聚焦于化工产业,并结合“β布局”创新医药等爆发行情,构建起“化工为基、双轮驱动”的持仓结构。

截至2025年6月30日,以申万一级行业分类,诺安利鑫混合中基础化工占比为59.22%,对比上期增加了14.01%。基金经理赵森在基金中报中表示,延续在化工等中游板块的侧重,希望捕捉经济边际改善带来的周期与成长共振机会。子行业层面,仍看好磷化工、氟化工等景气度的延续,其他细分子行业,根据景气度波动适当调整。

同时,诺安利鑫混合的第二大持仓领域是医药生物,占比为10.58%。赵森在二季报中写到,显著增加了创新药的配置比例,是因为国内更加友好的政策环境,给相关公司提供了更为良好的发展空间,而经过多年发展,部分公司也进入了收入和利润预期开始兑现的阶段。此外,赵森指出基金还增加了非银、银行等板块的投资,一定程度上体现对市场相对乐观的预期。

从业绩表现来看,这种“α挖掘”+“β布局”的组合策略成效显著。据托管行复核数据显示,截止2025年6月30日,诺安利鑫A过去一年净值增长率为20.34%,对比同期业绩基准11.01%的涨幅,实现了9.33%的超额收益。拉长时间来看,该基金过去三年净值增长率为26.11%,同期基准为-0.22%,超额收益达26.33%,同时以近三年同类排名前6%,具体排名28/475的好成绩,获得银河证券五星评级。(排名数据来源,银河证券,发布日期2025.7.28,截止2025.7.25,同类为:混合基金-灵活配置型基金-灵活配置型基金(基准股票比例60%-100%)(A类))


赵森:硕士,具有基金从业资格。曾任职于华泰联合证券有限责任公司、华泰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从事行业研究工作。2015年5月加入诺安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历任研究员。2022年7月起任诺安利鑫灵活配置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基金经理,2024年8月起任诺安安鑫灵活配置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基金经理。

【诺安利鑫灵活配置混合基金】本基金成立于 2017.12.12,由原诺安利鑫保本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首个保本周期到期后转型而来。2017.12.12-2019.3.19,周冬担任基金经理;2019.3.14-2020.12.30,史高飞担任基金经理;2020.12.31-2022.4.24,李迪光担任基金经理;2022.4.22-2024.6.28,吴博俊担任基金经理;2022.7.23至今,赵森担任基金经理。本基金自2021.12.22起分设A、C两类份额。A类2020-2024年净值增长率分别为: 24.20%、10.04%、-12.23%、-1.04%、15.54%,同期业绩比较基准收益率分别为:23.23%、17.68%、-0.60%、-11.98%、-4.87%、12.91%。C类2022-2024年净值增长率分别为: -12.51%、-1.44%、15.07%,同期业绩比较基准分别为: -11.98%、-4.87%、12.91%。(数据来源:诺安利鑫灵活配置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定期报告;本基金的业绩比较基准为沪深 300 指数×60%+中证全债指数×40%)

【诺安安鑫灵活配置混合基金】本基金成立于2018.3.2,由原诺安安鑫保本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首个保本周期到期后转型而来。2018.3.2-2019.1.21,盛震山担任基金经理;2018.3.13-2024.8.16王创练担任基金经理。2024.8.17至今,赵森担任基金经理。本基金2020-2024年净值增长率分别为: 80.21%、31.36%、-21.67%、-5.15%、11.17%,同期业绩比较基准收益率分别为: 17.68%、-0.60%、-11.98%、-4.87%、12.91%。(数据来源:诺安安鑫灵活配置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定期报告;本基金的业绩比较基准为:沪深300指数×60%+中证全债指数×40%)

风险提示:诺安利鑫灵活配置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风险等级为R3,适合风险等级为C3及以上投资者,具体的产品风险等级请以产品购买时的详细页面展示为准。不同的销售机构采取的评价方法不同,请投资者在购买基金时,按照销售机构的要求完成风险承受能力等级与产品或服务的风险等级适当性匹配。 市场有风险,投资须谨慎。基金定期报告披露的投资组合情况仅反应历史特定时点的情况,不代表当下基金的投资组合情况,亦无法利用基金定期报告信息判断基金净值的走势,请投资者留意。本观点仅代表当时观点,今后可能发生改变,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或保证,亦不作为任何法律文件。基金的净值表现与市场波动密切相关,短期内可能因市场表现、持仓资产价格波动等因素出现阶段性较大波动。投资者需要了解基金投资存在可能导致本金亏损的情形。基金经理可能会根据市场情况在符合《基金合同》等法律文件约定的前提下调整投资策略和资产配置比例。投资者投资于本公司管理的基金时,应认真阅读《基金合同》《托管协议》《招募说明书》《风险说明书》《基金产品资料概要》等文件及相关公告,如实填写或更新个人信息并核对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选择与自己风险识别能力和风险承受能力相匹配的基金产品。基金管理人承诺以诚实信用、勤勉尽责的原则管理和运用基金资产,但不保证基金一定盈利,也不保证最低收益。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的业绩不代表本基金业绩表现。基金的过往业绩及其净值高低并不预示其未来业绩表现。基金管理人提醒投资者基金投资的“买者自负”原则,在做出投资决策后,基金运营状况与基金净值变化引致的投资风险,由投资者自行负担。我国基金运作时间较短,不能反映股市发展的所有阶段。

免责声明:本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供参考、交流,不构成任何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