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时间9月22日,两大科技公司英伟达和美国开放人工智能研究中心(OpenAI)宣布了一项重大合作计划。根据计划,英伟达向Open AI投资1000亿美元,共建10吉瓦大规模AI数据中心。
据媒体披露,两家公司日前已签署一份意向协议书,双方在未来几周内敲定合作细节,首个部署阶段预计于2026年下半年投入使用。这项投资是英伟达迄今为止做出的最大手笔投资承诺。受此利好消息影响,英伟达股价在当天大涨近4%,刷新历史新高,总市值逼近4.5万亿美元。
市场和股权的双重合作
在宣布合作后的联合采访中,英伟达创始人兼 CEO 黄仁勋与OpenAI的首席执行官萨姆·奥尔特曼、总裁格雷格·布罗克曼共同亮相。
黄仁勋表示:“在过去十年里,从第一台DGX超级计算机到 ChatGPT的突破,英伟达和OpenAI一直相互推动。这次投资与基础设施合作标志着新的飞跃 —— 我们将部署10吉瓦算力,驱动下一个智能时代。”
黄仁勋透露,这项投资将采用分阶段实施的方式,随着每一吉瓦数据中心容量的逐步上线而同步投入资金,即每吉瓦投入100亿美元。合作的第一个实质性阶段预计在2026年下半年启动,届时将基于英伟达新一代的Vera Rubin人工智能平台构建基础设施。此番对OpenAI的投资超越了此前所有已公布及签署协议的财务预期,并且是“额外增加”的投入。
奥尔特曼表示,与英伟达的合作将极大地提升OpenAI的研发能力,帮助公司在AI领域取得更多成果。他强调,OpenAI将继续致力于开发安全、可靠和有益的AI技术,为社会带来积极影响。
双方表示,具体的合作细节将在未来几周内进一步敲定和完善。分析称,这种投资方式不仅解决了OpenAI面临的大规模算力瓶颈问题,也为英伟达巩固自身市场领导地位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一位接近OpenAI的知情人士透露,上述意向协议书将促使英伟达最早于2026年底开始交付芯片。该知情人士还表示,OpenAI或合作方将以现金方式向英伟达购买芯片,而英伟达则会通过投资获得OpenAI的非控股股份。
对于这笔巨额投资背后的商业逻辑,Requisite Capital Management的管理合伙人布莱恩·托金顿给出了一个形象的解读。
他表示:“英伟达向OpenAI投资1000亿美元,然后OpenAI很可能将大部分资金用于向英伟达采购其顶尖的GPU、网络设备等硬件来建设数据中心。这对黄仁勋和英伟达来说,无疑是一个非常良性的资金循环,既巩固了客户关系,又促进了自身产品的销售和生态建设。”
AI产业进入“算力资本时代”
英伟达与Open AI的合作有望重塑AI算力市场格局,此举标志着AI产业进入“算力资本时代”。
奥尔特曼表示:“一切都将始于算力,算力基础设施将成为未来经济的核心。我们将借助与英伟达共建的体系,不仅推动新的AI突破,还将在大规模上赋能个人和企业。”
根据合作内容,OpenAI 将选择英伟达作为其战略级计算与网络合作伙伴,双方将共同优化路线图,涵盖 OpenAI 的模型与基础设施软件,以及英伟达的硬件与软件。这一战略合作也将补充 OpenAI 与微软、甲骨文、软银及 Stargate 合作伙伴等现有广泛合作,共同建设全球最先进的AI基础设施。
分析认为,通过这种绑定,英伟达不仅锁定OpenAI未来十年的GPU采购需求(相当于其当前年出货量的2倍),更从单纯硬件供应商升级为AI生态共建者,此举还有效对冲了OpenAI自研芯片的潜在竞争风险,巩固其在AI基础设施领域的统治地位。
随着生成式AI快速扩张,全球主要科技公司正掀起前所未有的数据中心建设潮,预计未来几年总投资将达数万亿美元。
微软在2025财年9月季度就计划投入300亿美元扩建全球数据中心,并与Nebius达成近200亿美元多年度云计算合作。Meta Platforms正建设一座提供5GW算力的大型数据中心,融资规模至少290亿美元,并与甲骨文探讨200亿美元云计算合作。软银集团今年1月宣布将与OpenAI、甲骨文联合投资5000亿美元,用于四年内扩展10GW算力。
今年6月,OpenAI与甲骨文签署了一项为期5年,年均价值300亿美元的迄今为止最大的AI算力合作协议,总规模达1500亿美元,协议将于2027年正式生效。OpenAI将向甲骨文购买云服务,甲骨文作为硬件基础设施供应商,负责建设并运营庞大的数据中心。
分析认为,为了提供这些服务,甲骨文需要向英伟达采购大量的GPU芯片,资金很大程度上流回英伟达,紧接着英伟达再将其部分利润以战略投资的形式返还给OpenAI,支持其进一步的AI基础设施建设,形成商业闭环,巩固三方的合作关系。
值得关注的是,英伟达尝试其他算力合作,日前公司向英国数据中心初创公司Nscale投资约7亿美元。此外,英伟达上周还宣布斥资50亿美元入股英特尔,将与其合作研发AI芯片,筑牢其在芯片领域的技术“护城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