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最大的障碍,不是智商,而是杂念

2025-10-06 09:23

作者 李晓丹

天才只是极少数,绝大部分学霸,其实并没有特别超群的智商,而是胜在内心稳定,能够更好地专注在学习内容本身。

很多成绩不理想的孩子,学习的障碍也从来都不是“学不会”,而是内在的战争。

打开书本的那一刻,心里就会涌上莫名的烦躁,其实,烦的压根不是知识和题目,而是下意识地想要逃离自己曾经历过的挫败。

听课时,总有各种各样的声音跑出来干扰,焦虑自己听不懂,也担心老师会突然叫自己起来回答问题,更害怕自己答得不好惹别人笑话。

平时拿起手机就放不下,也不是因为“贪玩”,而是想找到一件能够完全抓住自己注意力的事,来逃避现实的困难和压力。

做目标、列计划,踌躇满志,可一到执行就开始担心这个、顾虑那个,怕最后成绩不理想,自己会很丢脸,怕努力了也没结果,力气白费,还会证明自己不够聪明。

看到周围的同学都在埋头学习,心里就开始发慌,可越焦虑,越学不进去,还充满了负疚感,既没得到放松,也没学好。

好不容易下定决心,想要好好追赶了,一看自己落下那么多,又开始泄气,甚至感到绝望,“我肯定学不会了”。

就像想摘完果园里全部的苹果,可费力气摘了半天,一眼望去,还是有数不清的苹果没摘,瞬间崩溃!焦虑、完美主义、自我否定、过度规划、恐惧失败……这些来自内心深处的杂念和干扰,真的很致命。

它们会大量消耗孩子的心理能量和认知资源,让孩子还没真正开始学习,就已经疲惫不堪、没有力气了。

而同样的精力,有些孩子能够心无旁骛地投注在学习内容本身,学习效率高,也更容易出成绩,带来学习的正向循环。

学习本质上是一场自己与自己的较量。

很多家长总抱怨当下环境太卷,只盯着别人的成绩、别人的努力看,却忽略了真正的对手,从来不是别人,唯有孩子自己。

孩子需要有足够的能量,为他提供源源不断的心力和动力,而不会很快枯竭;还需要有强大的勇气,直面自己的失败,想办法战胜困难,而不是轻易退缩;更需要有充分的心理弹性,想赢,但也不怕输……而作为家长,真正重要且有效的,不是天天盯着孩子学,不停地给他施加压力、制造恐慌,而是给他创造一个不内耗的环境,让他能够放松、充电,重蓄力量。孩子只有赢了自己,才能赢得未来。

免责声明:本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供参考、交流,不构成任何建议。
宏观经济研究院秘书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