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赋能新消费

经济观察报 关注 2025-10-10 23:22

谢泓/文

我们正身处技术革命深刻重塑商业世界的时代。科技不再仅仅是提升效率的工具,更是驱动消费业态演进、创造新供给、定义新需求的核心力量。一场由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等前沿技术引领的新消费浪潮,正推动中国制造向全球价值链上游跃迁。

过去很长一段时间,中国制造业处于“品牌缺位”的阶段。在商品稀缺的年代,市场消费基本由工厂生产决定,工厂生产什么,市场就消费什么。随着中国经济融入全球化进程,中国制造在短短几十年间,先后释放人口红利和工程师红利,实现了从规模制造到柔性生产的提升,以惊人的速度跃升为世界头号制造业大国,创造了人类工业化以来规模最大的发展奇迹。

然而,中国制造的崛起引发了全球经济结构性矛盾,全球化体系面临解构,中国制造原有的发展模式也受到挑战。中国经济进入结构性变革期,驱动经济增长的核心引擎亟待切换。

2020年,中央提出“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在传统的“三驾马车”中,投资和出口的边际效益递减,消费已成为中国经济增长最核心、最稳定的驱动力。2024年,中国最终消费支出占GDP比重为39.9%。但传统消费市场面临需求收缩的挑战,单纯依靠刺激政策(如消费券等)效果有限,必须通过科技创造新的供给,以激发新的、更高层次的市场需求。在2010年前后欧美国家发起的新消费运动中,高科技赋能新消费在拉动经济发展方面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如果中国制造面向的是全球市场,“高质量发展”“供给侧改革”“新质生产力”等命题便顺理成章。但当焦点转向国内市场,再先进的技术都必须找到具体的市场场景和清晰的用户画像,才能实现商业落地。这一命题,更为深刻。

新质生产力的核心是科技创新主导经济发展。技术本身不能孤立存在,必须与具体的产业和应用场景相结合,才能转化为实实在在的经济动能。消费领域正是新质技术最庞大、最直接的应用场景。

一般来说,产品从研发到生产制造,再到物流、销售、售后,生产环节仅占不到30%的增加值与收益。中国要实现GDP的持续增长,当下确实需要依靠消费的持续增长来拉动。目前,中国消费与GDP的占比和美国相比还有30个百分点的差距。

事实上,技术赋能与消费的转型升级始终相生相伴。回溯过往,从早期以技术扩散填补市场空白的创造性产品,市场逐步形成通过扩大规模、提升效率为主的消费浪潮;到2000年前后互联网的推广和普及,技术又开始扮演“连接”的角色,电商打破了地域限制;再到2015年移动互联网爆发后,伴随消费升级,技术聚焦流量运营,解决了信息不对称和交易便捷性,催生了电商的黄金时代。

时间来到今天,与十多年前以新材料、信息技术为主的消费变革不同,当下的新消费浪潮以人工智能、物联网、新材料、新能源等为核心驱动力,科技赋能消费也因此有了新内涵:技术从辅助工具的身份中跳脱出来,推动着消费逻辑从效率释放转向价值共生,并逐步融入消费的全链条。

例如,AI大模型基于用户行为数据预判需求(如反向定制商品),数字孪生动态优化供应链(从“以产定销”到“以需定产”),XR技术重构沉浸式体验(虚拟试穿、数字场景互动),甚至让消费者从“被动接收者”转变为“需求共创者”(通过UGC参与产品设计)。更关键的是,技术不再孤立赋能某个环节,而是以数据为底座,串联研发、生产、流通、反馈的全周期生态,形成与前序阶段鲜明的历史分野。

这些技术通过在消费产品上的创新应用(如智能家居、健康食品、新能源车),迅速实现规模化商业落地,形成市场反馈,反哺技术迭代升级,最终构建起“技术研发—产业应用—商业回馈—再投资研发”的循环。这条赛道具有技术密度高、市场空间大、创新创业容错率高的特点,能够吸纳更多受教育人群创业与就业。

如今,全球竞争已从单一的产品竞争升级为基于技术、标准和生态的系统性竞争。欧美发达国家正利用其底层技术优势(如芯片、操作系统、算法)和品牌生态,牢牢掌控全球消费市场的高附加值环节。

中国拥有全球最庞大的消费互联网生态和最完整的制造供应链。通过科技赋能新消费,我们有机会将消费市场的规模优势转化为定义产品、制定标准、引领模式的能力,从而向全球价值链上游攀升,从“制造大国”迈向“品牌强国”和“科技消费强国”。

科技正从底层重构消费产业价值链,“研、产、销”全链路被深刻颠覆,制造端需要从“经验驱动”转向“数据智能驱动”。

泡泡玛特通过分析海量用户数据(如购买行为、社区讨论、潮流趋势等),捕捉消费者的情感和审美偏好,指导新IP的设计与开发,大幅提高了爆款命中率。元气森林依托大数据洞察,发现“0糖”健康趋势,迅速应用赤藓糖醇技术推出新品,开创了全新赛道。潮玩行业利用AIGC加速设计,将打版时间从两周缩短至48小时,结合柔性自动化生产,大大缩短了生产周期。

在营销与渠道端,变革同样深刻:产品推广从传统媒体的“广而告之”转变为数字时代的“精准触达与沉浸体验”;企业数字化使供应链端从“线性链条”向“网状智能生态”演进。

SHEIN(希音)是中国乃至全球科技赋能新消费的典范。它本质上是一家以数字化技术为核心驱动力的科技公司,而非传统的服装企业。它利用AI算法分析全球社交媒体、搜索趋势,预测流行元素,辅助设计师快速生成海量服装款式,并通过柔性供应链中枢与数百家核心供应商无缝连接。SHEIN的核心竞争力并非简单的“便宜”,而是其技术驱动的整个生态系统,实现了对时尚趋势的极速捕捉、精准匹配和高效满足。

“科技赋能新消费”是时代发展的必然。从宏观层面看,它是突破增长困境、承接新质生产力、参与全球竞争的战略必需。从产业发展层面看,它从研发、生产、营销、供应链四个维度重构了消费产业的价值链,创造了“优质中价”、极致体验和全新品类的可能性。从社会发展层面看,它更好地满足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回归了商业推动社会进步和文明发展的本质。

科技消费是将技术创新转化为商业价值和社会福祉的最短路径。它让前沿技术走出实验室,成为每个人都能感知和享受的美好生活的一部分。

展望未来,期待产业界转变观念,政策侧提供新供给,共同开创“科技赋能新消费”的崭新篇章。

免责声明:本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供参考、交流,不构成任何建议。
广东省中小企业发展促进会会长
《正道:中国制造企业的新出路》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