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卫星物联网已成为支撑新型工业化和数字化转型的重要信息基础设施。加快卫星物联网业务商用,不仅可以丰富卫星通信市场供给,还能有效支撑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新兴产业安全健康发展。
10月10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组织开展卫星物联网业务商用试验的通知(征求意见稿)》(简称:《通知》)。《通知》提出,将通过开展卫星物联网业务商用试验,丰富卫星通信市场供给,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和模式。
此举也被业内认为是我国卫星物联网业务商用提速的标志。人民日报对此评论指出,发展卫星物联网是支持商业航天、低空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对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培育打造新质生产力具有重要意义。
丰富卫星通信市场供给
根据《通知》,此次试验聚焦低速广域物联服务,覆盖穿戴设备、交通工具等多元场景,核心目标是构建可复制的商业模式与安全监管体系,支撑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新兴产业安全健康发展,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
为保障试验质量与行业规范,《通知》为参与企业设立了清晰门槛,要求企业具备卫星物联网星座建设能力,有为用户提供长期服务的信誉或者能力,以及有科学完善的商用试验方案等。在申请流程上,企业需先经所在地通信管理局初审,再由工信部进行审查并组织专家评估论证,通过后方可获得试验资格。
技术与安全规范方面,《通知》提出明确要求:参与企业需接入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体系,全面支持互联网协议第六版(IPv6),同时需严格规范无线电频率使用行为,并落实网络安全与数据安全管理责任。
此次商用试验的推进,是我国卫星通信产业政策持续落地的重要体现。随着低轨卫星通信技术快速发展,卫星物联网已成为支撑新型工业化和数字化转型的重要信息基础设施。通过开展卫星物联网业务商用试验,进一步丰富卫星通信市场供给、激发市场主体活力、提升行业服务能力,同时构建安全监管体系,最终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行业经验与发展模式。
从市场前景来看,卫星物联网赛道增长潜力显著。据卫星专业咨询公司Euroconsult预测,到2030年,全球卫星物联网连接数将突破3亿个,市场规模有望攀升至千亿美元级别。
中国银河证券研报指出,我国卫星物联网星座规划具备较强前瞻性,核心服务于国家战略需求与数字经济领域的基础设施建设。当前,我国卫星物联网的客户群体以“一带一路”共建国家为主,这些国家整体网络覆盖度相对较低,对低成本卫星物联网服务的需求尤为迫切。研报指出,随着我国卫星物联网组网完整度的持续提升,其全球化市场规模有望在现有基础上实现快速增长。
万亿大市场待开启
早在8月27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的《关于优化业务准入促进卫星通信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简称:《意见》)明确,组织开展卫星物联网商用试验,支持符合条件的企业依托低轨卫星物联网星座,研究设立新型卫星通信业务,进一步扩大向民营企业开放。
此次试验是落实《意见》的关键步骤,标志着我国卫星通信政策从框架设计进入实操阶段。通过“试验—评估—推广”闭环,既规避系统性风险,又为新兴产业提供规范化发展模板,最终服务于国家双循环战略。
卫星通信业务是利用人造地球卫星作为中继站,在地面站、用户终端之间传递语音、数据、图像等信息的通信服务,具有覆盖范围广、通信容量大、传输质量好等优点。这意味着即使在海洋、荒漠、高空等传统信号盲区也不会掉线,为应急救援、远洋航运、野外勘探等场景提供了通信保障。能直连卫星的可不仅仅是手机,还包括电脑、汽车、船舶、无人机等终端设备,这将推动通信、交通、航空航天等产业融合创新,催生新业态新模式。
早期卫星通信终端多为专业设备,通信终端和通话费用价格不菲,令普通消费者望而却步。随着技术迭代,如今已拓展至大众消费领域。在我国,自基础电信运营商推出手机直连卫星业务后,不少手机厂商推出了多款具备直连卫星功能的手机,通过定制芯片、优化天线就能支持卫星通信,费用也逐步亲民。
不久前,工业和信息化部向中国移动颁发卫星移动通信业务经营许可。这意味着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国联通三家基础电信企业都获得了卫星移动通信业务经营资质,可以开展手机直连卫星等业务,丰富应急通信、海事通信、偏远地区通信等场景应用。卫星通信解锁的是海陆空全场景通信能力,将开启天地融合新空间,打开万亿市场的大门。
值得注意的是,卫星通信已成为手机业的新战场。由于技术门槛降低,智能手机也能实现直连卫星,随着卫星通信模块成本持续下降,中端机型有望很快普遍搭载卫星通信功能。在手机市场同质化竞争加剧的当下,卫星功能成了手机厂商差异化突围的关键抓手。
据经济日报报道,目前,华为、小米等头部品牌已推出多款支持卫星通信功能的手机,中小厂商也在快速跟进,共同推动产品创新迭代。卫星功能还带动手机厂商与导航、应急、旅游等服务方合作,构建“硬件+服务+内容”的新生态,催生 “户外探险通信”“远洋应急联络” 等新应用。
此外,卫星通信将为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新兴产业注入发展动能,助力构建 “空天地海” 一体化的万物智联新格局。对于已建成或在建低轨物联网星座的企业而言,商用试验为其提供了市场化验证的“通行证”。卫星物联网为汽车、飞机等交通工具提供服务,将直接赋能低空经济的无人机物流、低空游览等场景,解决跨区域通信盲区问题。